心理學:在逃避生活的你還不自知,看看有沒有這3種行為

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質,可逃避生活並不是在趨利避害,它只能說明你的內心無比軟弱。

越長大我們就會越明白,一

個人

要面對現實社會生活是辛苦的,是不易,甚至是困難重重的。很多時候會感覺不是我自己缺乏適應能力,不適應生活,而是生活好像不適應我,不想把自己容納進去。

然後在這種莫名的挫敗感中,我們會開始覺得身心俱疲,於是想要逃避生活的種子開始在這種心理暗示下慢慢發芽生長。

心理學:在逃避生活的你還不自知,看看有沒有這3種行為

有的人面對人生會選擇迎難而上,有的人面對人生會選擇知難而退。逃避生活的人自然就是後者,他們錯誤的以為逃避開那些所謂的困難就是在救贖自己,但一味的逃避只會讓自己變得更懦弱、脆弱。

但是調查

發現

,其實很多人對自己是否在逃避生活是沒有一個準確認識的,有的人甚至完全不自知自己的行為是在對生活的一種逃避。

逃避生活的人往往有以下幾種表現,如果都符合的話證明此刻的你應該做出改變了。

一、不喜人群,遠離社交

不喜歡貼近人群,總是遠離各種社交場合。喜歡一個人獨來獨往的生活習性,不想也感覺自己不需要和任何人產生聯絡。換言之就是有很少的朋友,就算有朋友也很少去主動聯絡對方。每天自己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彷彿閉關修煉,不聞世事,處江湖之遠。

心理學:在逃避生活的你還不自知,看看有沒有這3種行為

其實他們的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和認同感,本質上是不擅長和人交往,不擅長去建立和經營起一段關係,他們對這種窘迫給出的解決辦法,就是索性不去交往。

長此以往,身邊沒有各種情緒的分享者,沒有遇到苦難的互助者,沒有獲得成功的認同者,亦沒有懈怠生活時的勸慰者。沒有友人的支援,使得他們勢單力薄,常常會感覺生活處處受挫,於是逐漸逃避生活,陷入了這種惡性迴圈裡。

二、不問眼前,置身事外

這種行為是說他們很少對身邊和眼前的事物表現出關心和重視,比如人情世故,油鹽柴米等。他們關心的總是那種跟自己生活不太搭邊的事情,而對身邊事表現出來的態度就是默然。

心理學:在逃避生活的你還不自知,看看有沒有這3種行為

那麼他們為什麼會這麼做呢?因為他們是想把大家和自己關注的重點進行轉移,轉移到和自己無關的隨意什麼事情上都好,從而隱晦的藏起自己內心的不安和焦慮。就算有人打開了關於自己生活近況的話匣子,他們也一般不會接下去,而是立刻找到其他話題進行轉移。

他們為何總是會做出這一系列轉移呢?因為他們現實生活過的不盡理想,甚至糟糕,於是他們想要置身事外,逃避自己真實的生活。

三、沉迷某事,依賴極強

所謂沉迷就是我們已經陷進去了,已經產生了巨大的依賴感。側面說明我們每天必須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做這件事,和自己的現實生活發生了賓客易主的情況。把沉迷的那件事看作是生活的中心和重心,從而就忽略了自己正常的生活。

心理學:在逃避生活的你還不自知,看看有沒有這3種行為

常見的沉迷有沉迷遊戲,沉迷睡覺,沉迷追星,沉迷寵物,沉迷聚會等等。但事實上,沉迷會成癮,沉迷任何事物都是不好的習慣,哪怕那件事的本身並沒有什麼錯誤。

所以,不管是哪種沉迷,都會產生極強的依賴性,都會對自己正常健康的生活帶來巨大影響,這是一種對生活逃避的表現。

逃避生活是一種對自己的不負責,短暫的逃避可以看作休整,但長時間的逃避就是成長的停滯。

如果你在逃避生活還不自知,那麼就觀察一下自己有沒有以上行為表現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