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踢壞影院18萬巨幕:“天價銀幕”背後,是家長的不負責

假期裡,帶孩子們到電影院看個電影,已經成了不少年輕家庭的一種新的休閒娛樂方式。但孩子畢竟是孩子,很難靜下心來安安靜靜地看完一兩個小時的電影,如果家長們沒有注意看管,熊孩子在電影院裡也很可能會給家長“惹禍”。

最近,廣東一電影院價值18萬巨幕被熊孩子踢壞的事件就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引起了不少網友和家長們的關注。

據網上流傳的一則影片顯示,5月1日這天的中午時分,東莞某電影院巨幕廳裡放映的電影正片剛結束,正在播放字幕時,一名看上去只有幾歲的小男孩便是跑到大銀幕前,對著銀幕拳打腳踢。

只見小男孩先是用雙手用力推了下銀幕,然後就是手腳並用地對大銀幕拳打腳踢起來。網傳這塊大銀幕價值18萬,“熊孩子踢了5下,家長需要賠償18萬元,每踢一下三萬六!”

根據記者採訪瞭解到,工作人員是在事後才發現了熊孩子的調皮舉動,並且已經報警。由於熊孩子破壞的是這所影院裡最大最貴的一塊銀幕,而且損壞的銀幕已經非常影響到了放映效果,基本上無法修補,只能將整塊幕布都換掉。工作人員表示:這塊銀幕的價值“大概就是網上說的那麼多”,但網傳要家長賠18萬元是謠言。

目前,警方已經聯絡上了涉事兒童的監護人,正在積極引導影院和孩子的監護人雙方透過法律程式妥善解決問題。

本來就是開開心心地帶著孩子去看個電影而已,結果事情搞成這樣,根據這塊銀幕的價值,想來家長需要賠償的金額應該是不低,真的是血虧。

而且,更虧的是,從熊孩子踢壞銀幕到事件被網上傳得沸沸揚揚,熊孩子的家長始終未曾露面,也未主動與影院方面取得聯絡,直到警方找上門。這種有些逃避責任、不敢擔當的做法,顯然對於孩子將來的教育也是不利的。

這件事情也是給我們廣大的家長敲響了警鐘,熊孩子精力旺盛無處發洩,很容易就給家長們“闖禍”,因此,家長們平常的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何況教育孩子本就是父母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作為家長,我們應從自身做起,從生活小事做起,從小培養孩子。

1、家長以身作則,明確態度

很多時候,規則的樹立不在於孩子,而在於父母。

很多父母總是把一些規矩、規則掛在嘴邊,嚴格要求自家的孩子去執行,但到了自己身上時,卻又以各種理由推脫,孩子一套,自己一套,搞“雙重標準”。

這對孩子來說,顯然是不公平的,孩子也很難真的會去遵守,畢竟“既然父母都做不到,我為什麼要做到?”

因此,作為父母,我們首先就應明確態度,從自身做起,儘量避免漏洞或者片面化,做出一個好榜樣,孩子才能慢慢學會去遵守規則。

2、樹立規則意識,讓孩子學會承擔

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規則意識不僅是孩子教養的一種體現,更是保護孩子免受傷害的一種方式。家長們從小就應讓孩子瞭解什麼事情是可以做的,什麼事情是不能做的,並且做到規則面前人人平等,營造出一種全家學習並遵守規則的氛圍。畢竟只有當所有人都能共同遵守規則時,規則才能成為真正的規則。

當然,如果孩子不小心觸犯了規則,犯錯了,家長們可不要偏心包庇,或以為沒必要小題大做。應採取正確的方式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同時為自己的錯誤負責。

只有孩子心存敬畏,今後才能更加謹慎,不會重蹈覆轍。

3、引導孩子,知錯能改

孩子小時候難免都會犯錯,重點在於家長如何引導,家長對事情的處理態度,往往會影響到孩子今後對同類事情的處理方式。

因此,家長們可得正確認識到這件事情的重要性,犯錯並不可怕,重點是要引導孩子正確認識並解決問題,讓孩子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同時加以改正,獲得成長。

4、換位思考,培養同理心

相信多數孩子所犯的錯誤本身並無惡意,大多數或許都是出於好奇或是貪玩,比如孩子之間的打鬧、爭搶玩具,孩子只是出於本能想要玩這個玩具,但還不能體會到被搶了玩具的孩子心理的難過。

這就需要我們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引導,可以藉助做遊戲或是情景模擬的方式,讓孩子認識到如果是換了自己心愛的玩具被搶了,自己同樣會不開心,從而學會換位思考,多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

關於今天的話題,你還有什麼想法嗎?歡迎留言評論,和我們一起交流哦。

免責宣告:本人的科普,科普內容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人就職單位無任何關係。如果我的科普內容有誤,請留言告訴我,我非常願意核實並更正。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果涉及到您的版權,請聯絡我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