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孩子不孝的人,這輩子白活了”,70歲老人的話,看得通透

每位老人都希望年老以後孩子能夠孝順自己,然而有時候因為種種原因卻不能如願,進而和子女產生各種矛盾,不斷抱怨。對於這樣的情況,我的鄰居田大爺有著不一樣的看法。

“抱怨孩子不孝順的老人,這輩子算是白活了”,7旬老人這樣說

田大爺今年73歲,和愛人育有一兒一女,老兩口都是知識分子,一直以來對孩子的教育問題都非常重視,孩子們也是很爭氣,兒子到美國留學後,直接

留到當地“掙美元”

,女兒碩士畢業後也是

在大城市落戶安家

,聽說如今已經做到了一家大型公司的管理層,收入不菲。

“抱怨孩子不孝的人,這輩子白活了”,70歲老人的話,看得通透

按理說老兩口正是享清福的時候,可惜田大爺的老伴卻去世的早,只剩下了

田大爺一個人獨居

,固然兒子女兒都很有出息,也不用為經濟問題煩惱,但是

田大爺的孩子一年到頭也難得回來探望一次,在外人看來這樣的晚年生活難免有些淒涼

,尤其是最近兩年田大爺身子骨越來越差,越來越需要人照顧。

可是田大爺對生活的態度卻非常樂觀,對於自身的情況他有著另一種想法,有次在和田大爺閒聊時,無意間就談起來了養老的話題,田大爺表示

“那些抱怨孩子不孝順的老人,這輩子算是白活了”

“抱怨孩子不孝的人,這輩子白活了”,70歲老人的話,看得通透

在他看來孩子們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理應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人生,他們即便是身在異國他鄉,一年到頭也回不來幾次,但自己仍然是感覺十分開心的,如果為了能

夠讓子女圍在身邊盡孝,強迫他們放棄理想中的人生

,這樣的父母是失敗而且自私的,因為生命傳承的意義在於延續,而非淺顯的要求子女回報自己。

不得不說年過古稀的田大爺,確實活得十分通透,這樣的觀念很發人深省,有些老人

動不動抱怨子女不孝,辛辛苦苦把他養育長大,卻沒有對自己百依百順

,殊不知現在的社會形態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不像傳統的農業社會中子女可以守在父母身邊一生來盡孝。現在的孩子長大以後,都有自己的生活和人生目標,不可能時時刻刻陪伴在父母身邊讓父母安守晚年。

“抱怨孩子不孝的人,這輩子白活了”,70歲老人的話,看得通透

養兒只是為防老?生命延續的意義不該如此狹隘

自古以來我國民間就流傳著“養兒防老”的說法,好像父母之所以生下孩子,為的只是不讓自己晚景淒涼,能夠老有所依、老有所養,然而養兒真的只是為了防老嗎?對於物質資源空前豐富,養老方式選擇越來越多的現代社會來說,或許

生命傳承延續的意義不該如此狹隘才對。

而值得一提的是某些家長誤

將“生”當做了“養”

,以為只要將孩子生下來養大,老年時孩子就必須對自己百依百順,盡好孝道。

“抱怨孩子不孝的人,這輩子白活了”,70歲老人的話,看得通透

殊不知在養育孩子長大的過程中,自身並沒有盡到為人父母的責任,既沒有

以身作則使孩子認識到怎樣孝敬父母,乃至還動不動對孩子進行打罵

,美其名曰

“棍棒底下出孝子”

,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造成巨大傷害,子女長大後打心底裡不想給予父母細緻入微的照顧,最後背上了不孝的罵名,被人戳脊梁骨。

要想孩子孝順自己,先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家長

固然“羊羔跪乳,烏鴉反哺”是我國傳承已久的美德,但要想讓孩子孝順自己,家長首先應該

盡到為人父母的責任,只有自身照顧孩子時盡心盡力,孩子在家長晚年時才會照顧地無微不至。

“抱怨孩子不孝的人,這輩子白活了”,70歲老人的話,看得通透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並不是一場交易,家長想讓孩子能夠孝順自己無可厚非,但卻不能要求孩子對自己百依百順,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照做,否則如果家長要求太高,孩子拼盡全力也無法滿足,最後只會讓彼此之間出現隔閡,父母不停地

抱怨養了個“白眼狼”

,而孩子也是無可奈何,雙方的關係越來越惡化,乃至是反目成仇。

其實就像田大爺的這種想法一樣,“養兒只為防老”的觀念放到現代社會是非常狹隘的,家長應該儘量看開一些,只要孩子能夠過得更好,成為理想中想要成為的人就足夠了,過分要求孩子反而會適得其反。

“抱怨孩子不孝的人,這輩子白活了”,70歲老人的話,看得通透

歪媽結語:

孩子不是家長的附庸,家長將孩子生下來也不僅僅是為了養老,如果孩子能夠過上理想中的生活,卻不免在照顧父母方面有所懈怠,家長

應該祝福而非抱怨

才對。

今日話題:你身邊有類似於田大爺這樣的情況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