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說:這三種“善舉”,看似行善,實為行惡,儘量別做

春節期間,家人難得團聚。無意間聊起了關於“善良”的話題。大家七嘴八舌地感慨著:“世間還是好人多。”

剛入職不久的弟弟卻說:“這可說不好,有的‘善’說不出不好,也沒有啥好。”

原來,他辦公室裡有個老大姐,心地善良,沒少幫助這些新來的員工。大家也都非常的喜歡她,但是老大姐有個‘毛病’,沒有立場,分不清對錯是非。

每次幫人解決問題,幫著幫著就成了幫倒忙了,你說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姥姥說:這三種“善舉”,看似行善,實為行惡,儘量別做

弟弟的話成功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是的,現實社會中,這種人可是不少。討論陷入了短暫的思考階段。

這時,八十歲的姥姥笑了笑說:“真正能幫助人的就是‘真善良’;幫不了人,反而壞事,這就是‘偽善良’了。”

姥姥的話驚呆了我們這些從小受著“善良是傳統美德”思想長大的人。“善良”也分“真假”,我們對姥姥的話感到很驚訝。

姥姥淡然地接著說:“有三種‘善舉’,看似善良,實則作惡,我們不要做。一旦別人這樣對我們,我們也要儘快遠離這種人。”

01

對惡人無底限縱容,而無霹靂手段

姥姥說:這三種“善舉”,看似行善,實為行惡,儘量別做

姥姥說:“慈不帶兵,義不養財。做人要懷菩薩心腸,做事要行霹靂手段。”

曾國藩,大家都知道,他本是一介文人,卻要上戰場殺敵,他曾為此非常苦惱。他的好友胡林翼就勸他:“做人做事要剛柔並濟,在菩薩心腸和霹靂手段之間要分清主次。”

當問題出現的時候,要雷厲風行,快刀斬亂麻。但是在解決問題之前一定要思慮周全,不能衝動處理問題,造成後患。

姥姥接著說:“所以,我們在生活中,要學會做個‘好人’,千萬不能做‘爛好人’。你對惡人的無限縱容,其實是在害人。”

姥姥說:這三種“善舉”,看似行善,實為行惡,儘量別做

“升米恩,鬥米仇”的古話就是這個道理。這句話說的就是,當別人處於困境的時候,你給他一升米,算是幫他接了燃眉之急。

但是,你給他一斗米,就說明你還能給的再多。此時,如果不給,就結下了仇,不僅沒有從真正意義上幫助別人,還為自己樹立了敵人。

生活中的人情世故也是如此。幫助他人,要幫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就行了。幫多了,你不幫就是錯誤,選擇繼續幫,就是縱容錯誤了。

所以行善事也是要有原則,霹靂手段就是這個“標尺”。不對的行為就是要及時遏制,不要打著“善良”的幌子去做錯事,終究害人害己。

02

毫無原則和稀泥,充當老好人

姥姥說:這三種“善舉”,看似行善,實為行惡,儘量別做

姥姥說:“要當好人,不當‘老好人’。毫無原則和稀泥的人,人們會更加討厭。”

這兩種人看起來都是好人,但是一字之差,卻謬之千里。“好人”有一顆善良的心,救助他人,做盡好事。

“老好人”有一張善良的臉,我們不去追求其善良的真假,至少他做事沒用盡全力,總透著“虛偽”。

“好人”善惡分明,如果是對,就會去做,如果是錯的,就會拒絕。

而“老好人”做事情是沒有底線的,不管什麼事情,都會去參與。目的就是為了體現自己的“善”,而是否能夠幫助別人,這卻不是他考慮的重點。

姥姥說:這三種“善舉”,看似行善,實為行惡,儘量別做

“好人”做善事,內心是快樂的。因為這是他想要做的,幫助別人也是真心的,所以幫助別人的過程內心充滿喜悅。

“老好人”卻不是,他沒有原則,只是為了滿足別人的要求,所以他們不快樂。因為不是自己想要做的,也沒有實現自己的價值,內心也沒有得到滿足。

“好人”大家都喜歡和他在一起,“老好人”人們卻避而遠之。和好人在一起,內心坦坦蕩蕩,和“老好人”在一起,總是抓不住他的心。

姥姥說:這三種“善舉”,看似行善,實為行惡,儘量別做

他們事事為你著想,卻總是從他那裡得不到想要的東西。久而久之,“老好人”的總會遭人嫌棄。

所以,從“好人”和“老好人”的區別中就能看出,老好人充當的就是“和稀泥”的角色。他們不辨是非、沒有原則,不懂拒絕,總是模稜兩可的“這也好,那也對”。

這樣不僅解決不了問題,當不了“善良”的好人,反而成了無原則的“無用”之人。就像弟弟辦公室的“大姐”,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好人”的價值,慢慢招人嫌棄。

因此,不要做“和稀泥”的老好人,幫不了別人,反而害了自己,付出不少,卻一無是處。

03

透過行善,獲取名利的資本

姥姥說:這三種“善舉”,看似行善,實為行惡,儘量別做

姥姥說:“行善的目的是單純的。如果利用行善去獲得好名、好利,這也是‘偽善’。”

我們經常在網路報道中看到企業家,或者明星人物為希望小學,或者受災地區進行募捐。

這些人當中,有的是真善,是造福社會;有些人卻是為了獲取好名聲,進而謀取自己的利益。這種善舉就失去其價值和意義,而不過是一種宣傳自己的手段而已。

除了這些公眾人,生活中這種“偽善”也是處處可見。

姥姥說:這三種“善舉”,看似行善,實為行惡,儘量別做

在電影《後來的我們》中有這樣一個情節:

女主周冬雨和男主井柏然過年回家,為了向父母和朋友顯示自己在“北京”的生活。

他們拿出自己全部的工資和年終獎,甚至還借了點去租車、去給所有人買了北京烤鴨,為的就是讓別人說我們“好”。

這種出於“目的”的善意是經不住考驗的。劇中的男主不僅被朋友識破了伎倆,也被老父親罵得體無完膚。

藝術源於生活,這就是生活中很多人的翻版。

姥姥說:這三種“善舉”,看似行善,實為行惡,儘量別做

他們活的不夠真實,為了表現自己比他人過得更好,寧可拮据的生活,也要買名牌去裝點自己;為了讓別人說他們孝順父母,為父母添置新衣,購買昂貴的營養品……

這種事例舉不勝數,殊不知,真正的善,不需要包裝,真正的孝,僅僅是陪伴。

善事發自內心的,行善的過程別人也能感覺得到你的心,是真心還是假意,都會得到相應的結果。想利用善的名義,去獲取好名、好利,終究會被識破,自己的內心也會不安。

以上三種“善舉”,看起來是“善”,實則是惡,我們不能做。沒有原則、充當老好人、虛偽的“善”沒有任何的正能量,反而促進事情的不斷惡化,切記不能行之。

作者:千面略懂先生

家事國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煩心憂心玻璃心,開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永珍,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湧動的真實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千面略懂先生每天帶你一起識破生活假象,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路,只是臨時作為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於商業用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