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這句話是“道”的精髓,真正能悟透的人不多

上週無事,和好友電話閒聊,發現他的精神狀態很差,他在短時間內接連經歷了工作的失敗和親人的離世,因此終日鬱鬱寡歡。

我透過電話安撫他,跟他說自己的經驗。我也有過類似的經歷,也曾一蹶不振,那段灰暗的時間裡,我整天把自己關在房間埋頭看書,想要借古代先賢的智慧來解脫痛苦。

《道德經》中這句話是“道”的精髓,真正能悟透的人不多

幸運的是,我真的得到了開解,於是我把自己領會的道理告訴友人。

人的一生憂喜無常,成年以後,更是憂思勝過歡喜。我們最避不開的,一個是事業上的挫折,另一個是與年邁親人的生死離別。

《道德經》中有一句話,它可謂是道的精髓,它是宇宙的最高法則,如果能夠明白,生活中所有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只可惜真懂的人不多。

01

反者道之動‍

《道德經》中這句話是“道”的精髓,真正能悟透的人不多

《老子》認為,道的執行是迴圈往復的,一切事物都遵循這個規律,比如春夏秋冬的輪轉,草木的枯而復榮。盛的極致過後就是衰亡,衰微到極點以後就能走向盛。

按照這個真理,就可以得出新的方法論:想要達到目標,先從它的反面著手。大到王朝建立,小到個人成就,都是從低位和貧賤處開始著手。

唐朝時候,科舉制度還處於早期階段,因此存在許多漏洞,當時科舉的名次都被有背景的文人所擠佔了,寒門子弟很難出人頭地。因此就出現了“終南捷徑”。

《道德經》中這句話是“道”的精髓,真正能悟透的人不多

終南捷徑的意思是一個人想要做官,非但不去考科舉,反而去終南山等名山之中歸隱。透過歸隱來給自己的名聲造勢,從而驚動朝廷來請他做官。

李白就曾在很多名山大川中隱居過,陝西的終南山,河南的嵩山,江西的廬山等等。作為歸隱的人,生活異常清苦,地位低下,沒有任何的權勢,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雙手。

但李白並不是放棄求進,甘於受苦。而是在低位處積蓄力量,不斷分析時局,給達官顯貴遞上自己的經世文章,終於在天寶元年得到唐玄宗的召見,一朝躍上鳳凰枝。

《道德經》中這句話是“道”的精髓,真正能悟透的人不多

德國哲學家尼采曾經有一句話:“殺不死我的,都會使我變強大。”

可見,人要做成事業,難免要經歷低處的苦難,熬過了極大的苦難,轉眼就是常人難以企及的輝煌。現在很多人渴望成功,但是面對困難就退卻了,缺乏成功所必需的意志。

沒有人能夠不經歷山腳和山腰的磨練就一步登上山頂的,摔跟頭都讓我們吃一塹、長一智,避免再摔倒。工作上栽的跟頭就更能夠使我們變得強大了。

在可怕的事發生後,我們總能比那個艱難的時候活得好一點,往後的人生,都是在向上反彈。所以,只要堅信自己能夠挺過去,所有的苦難都會變成人生寶貴的財富。

02

弱者道之用

《道德經》中這句話是“道”的精髓,真正能悟透的人不多

《老子》緊接著提到,道的執行是用弱,而不是用強。用強是有為,用弱即無為。

我們要認識到人事變遷的實質,順應規律而為,少一點偏執,多幾分妥協。正如俗話所說:“得寬懷處且寬懷,何必雙眉抻不開。”

蘇軾最後對自己一生的評價是:“問汝平生功業,黃州儋州惠州。”

他在長久的貶官生涯中領會了人生的真味,生命就如同飛鴻踏雪泥,留下了印記又要被抹去。倒不必為此憂心,處世以弱就能得到長久的心安。

《道德經》中這句話是“道”的精髓,真正能悟透的人不多

太陽東昇西落,不會追求永遠掛在東方的高天,反而安於夕陽遲暮,因為夜晚來了,黎明也不遠了。

人的生活與此同類,用強而“有為”的人,也許能夠獲得更多,爭取到更多。但是這種獲得也會不斷放大他的慾望,目標越來越高,越來越難以滿足。

蘇軾的前半生因為才華而鋒芒畢露,世人過高的讚譽讓他對自己有了更高的政治追求。

因此他經常不顧及皇帝的意願上書執言,一心想要為朝廷匡正道路,但是被人抓住把柄,引發了“烏臺詩案”。

《道德經》中這句話是“道”的精髓,真正能悟透的人不多

經歷劇變後,蘇軾突然對自己所奮起追求的道路迷茫了,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蒼生百姓,卻為何遭致人禍?

初到黃州的蘇軾,不停地痛苦思考著,為什麼從曾經先皇口中的“宰相之材”一朝變成了如今的罪臣。之前為官時聲名有多顯赫,現在他的境遇就有多淒涼。

這種痛苦很少人能夠承受得住,看看那些因為股票而絕望輕生的人就知道了。以及網際網路上那些一夜成名的網紅。

雖然在短時間內獲利巨大,但是所要承受的精神壓力卻往往壓垮他們。因為沒有人能夠在不經訓練的情況下,突然接受成千上萬陌生人的評頭論足,甚至是惡意攻擊。

《道德經》中這句話是“道”的精髓,真正能悟透的人不多

所以,為了不遭受大的精神崩潰,我們不必豪奪名利,追求暴富,強大的福運需要強大的心理才能承受。平常人反而應該站在低一些的位置,用柔弱而符合規律的力量來積蓄自己。

後來蘇軾釋懷了,也許是在痛苦思索中找到了答案。這個時期,道家的哲學思想讓他不再執著於過去的苦難,而是開始直面當下的清苦生活。

因為要養活自己,他開始向老農學習種地,學會勤儉持家;為了融入底層人民,他在黃州城內外四處找老百姓聊天,希望聽他們講故事,同時也給他們講故事。

《道德經》中這句話是“道”的精髓,真正能悟透的人不多

有人知道他的事蹟,在私下裡對他評頭論足,他也全然不在意;他開始有大把的時間遊賞山水和寫作,遊記、文賦、詩歌、曲子詞,為後世留下了諸多不朽的名篇。

你看,柔順的處世方法不也很好麼。

老子的理念雖然讓人不能很快成就事業,但是人生的路上,捷徑通常伴隨著懸崖,收益和風險是成正比的。

與其和別人在獨木橋上爭奪時機,不如在寬敞的大路上慢慢向前進,用符合規律的行為去發展自己。

《道德經》中這句話是“道”的精髓,真正能悟透的人不多

慢是慢了點,但勝在穩妥,平穩的心境下,人的精神狀態最佳,生活質量當然是好的,良好的積蓄之下,事業就水到渠成了。

總而言之,面對人生必然要經歷的苦痛,不要放棄抵抗,萬念俱灰,不如就放肆地悲痛一場,然後迴歸平常。

人的生是從無到有,人的死就是迴歸到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程序,不必為先行者的離去而磨損自己。從反處出發,以柔弱戰勝磨難,世上就又多了一位強者。

作者:千面略懂先生

家事國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煩心憂心玻璃心,開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永珍,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湧動的真實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千面略懂先生每天帶你一起識破生活假象,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路,只是臨時作為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於商業用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