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陳松伶與婆婆相處模式,總是浮現出1個表情包:1個挑事的微笑

01。

最近看了《婆婆和媽媽》,也不知道陳松伶一家日常相處模式就是如此,還是導演刻意安排的?

總之一家子說話都屬於不是息事寧人型,都是直接“挑事兒”型。

不像黃聖依的一家子,婆婆是高水平端水大師,對兒子和黃聖依都是各種點贊,黃聖依對婆婆也是很尊敬,楊子經常沒事以懟黃聖依為樂,但黃聖依從不生氣,婆婆倒是經常打抱不平。

“挑事”之一:

在婆婆還沒有來之前,陳松伶就寫了很多小紙條,到處貼,到處佔地盤,貼上“鬆鬆”的就婆婆就不能碰。婆婆來了之後,倒也沒說其他,貼在張鐸身上的“鬆鬆”被她直接扯下來扔掉了。

誰家過日子,婆婆來了如臨大敵,趕緊貼上標籤不準婆婆動這個,不準婆婆動那個?這種方式在中國太不現實了。

“挑事”之二:

陳松伶和婆婆一起出去照相,她們想照出真正母女親密的樣子,陳松伶問婆婆:媽,我們可以在這照相嗎?沒想到婆婆直接就生氣了,說:這是像女兒對媽媽說的話嗎?你應該直接就說媽來照相吧。

婆婆生氣的點,最初我真的是沒get到。

之後陳松伶也生氣了,直接就準備走開,大聲說:我不照了,是我不照了。

“挑事”之三:

最近一期,陳松伶自己去唱片店找了一些老唱片,約張鐸去聽老照片,婆婆在上海戲劇學院門口約張鐸去拍張照。這就要看張鐸最後選誰了。

很明顯,張鐸會選擇了媳婦兒這邊。他們玩high了之後才去找婆婆,婆婆已經生氣的回家了。剛一到家,陳松伶就直接跪在地上說:媽媽對不起!我把張鐸約走了。

婆婆毫不客氣地說:你為什麼老纏著我兒子?張鐸趕緊說:是我纏著人家。

婆婆問:你們是在忙工作吧?婆婆在這裡應該是想息事寧人,找個臺階下。

沒想到陳松伶直接“挑釁”地說:

我們去玩兒去了,去唱歌跳舞了

婆婆就很鬱悶了。

“挑事”之四:

婆婆誇陳松伶說:雖然我這個婆婆對兒媳有些挑剔,但兒媳寬宏大量原諒我,我聽著你的歌,閉著眼睛,想著你的成長,我這心情就很開朗。

陳松伶直接來一句:

你沒病吧?媽!都開始胡言亂語了

這真是按下了葫蘆起來了瓢,婆婆和媳婦誰也不是息事寧人型,都是屬於不服氣,直接“挑事兒”型。或許這也是導演特意安排的,這樣才更有話題吧:

▶陳松伶的婆婆是兒寶型婆婆人設,寵兒子寵到無底線;

▶張鐸不是媽寶男,而是寵妻人設,總是毫不留情地懟老媽;

▶陳松伶是受氣包小媳婦人設,但又不是真正服服帖帖的小媳婦兒型。

02。

婆媳關係可以說是最微妙的一種關係,就像宮鬥戲裡永遠是女人們之間暗自較量,心機重重。好的婆媳關係可以像母女一般,不好的婆媳關係就是大女人和小女人之間的較量!

而中國婆媳關係中最常見的現象就是

界限感不夠

!或者說,

根本沒有界限感

界限感是指在人和人交往時,彼此之間劃定特定的標準,雙方都彼此遵守,不會隨意跨越,這樣雙方都會很愉悅。

papi醬曾經在節目上曝光自家的婆媳關係:papi醬和老公自打結婚,過年期間都是各自回自己的家,而結婚這麼多年,兩家親家都沒有見過面。papi醬說:對我的爸媽來說,我最重要,對於他爸媽來說,他最重要。

乍一聽,這種關係似乎一點都沒有人情味,與中國傳統的喜慶方式不一樣,每逢過年親戚都會湊在一起熱熱鬧鬧地過。但反過來一想,如果雙方父母都能做到心無芥蒂,這樣的方式反而更好相處,也就不存在什麼難纏的婆媳關係以及丈母孃嫌棄女婿之類的問題了。

電視劇《婆婆來了》裡面有一句臺詞說的是:婆媳關係,遠的香近的臭,最忌諱就是沒有自知之明和臉大的。

鄰居家一位奶奶,活得就非常通透,她老伴過世了,但是她自己把生活過得有滋又有味,兒子需要她接送孫女上幼兒園時,她就在家準備好各種好吃得好好照顧孫女,後來孫女上小學去了別地區,不需要她接送了,她就參加各種歌舞團,演唱團,還會和自己的老夥伴們一同出去旅遊,天南地北地遊玩。

這樣的老人是很難得,

在孩子的生活中懂得進退自如

,兒子也相當尊重她,在孩子上學,媳婦上班後會特意陪老媽看場老電影,陪老媽逛逛街。

03。

老人與孩子之間彼此之間有幫襯,也有界限感和進退,是最好的相處方式。

《家庭關係痛苦的根源:中國人普遍缺乏界限感》說:

守住自己的界限,也不要侵犯別人界限

,明確哪些事是別人的事,哪些事是自己的事,只有讓界限感清晰起來,才是最好的開始。

婆媳之間最好的關係就是:你是你,我是我!彼此之間有界限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