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要抱抱,不抱還鬧,瞭解原因後,我笑了

應該有很多寶媽寶爸都有這樣的困惑吧:小孩子自己都能走能跑了,為什麼每次出外都要抱抱?不抱還鬧了!

我也有這樣的煩惱,今天天氣好,難得的回南天過去了,本來想帶萌娃出去公園走走,鍛鍊鍛鍊。剛出門口,萌娃就說要抱抱。我決定不能一味讓著她,就說要抱抱的話就不去玩了。萌娃一聽,不能出去玩呀,那答應吧,趕緊點點頭。於是愉快地從二樓走到一樓,上車,出發。

很快來到公園,一下車,“爸爸,我要抱抱!”額……答應好的呢?我又是一堆說教,這下萌娃使出了絕招了,嚶嚶地開始哭鼻子了。好吧,最看不得女人哭了,雖然這個女人才兩歲半。

結果是,我今天得到了充足的鍛鍊,比上週一週的步數還多,整整抱著萌娃走了5公里!

所以現在都不敢出遠門,上次去動物園的經歷還記憶猶新,胳膊養了兩週才好。這種情況吧,出點力氣雖有些抱怨,其實更擔心的是怕把小孩寵壞了。我小時候,新聞有段時間報到小皇帝比較頻繁,都是些不好的記憶。所以也怕自己是否寵溺了,沒把孩子養好教好。

那到底小孩子為什麼總是要抱抱呢?難道真的是嬌生慣養,懶慣了?還是說只是這個年齡階段才會這樣,長大一點點就變好了?那如果現在不糾正,長大後會不會難管?有沒有什麼辦法去糾正這個行為?

腦子裡有太多疑問了,於是趕緊去找資料瞭解。這瞭解完,答案真的讓我驚呆了!且看下面細細分享。

一個美國著名的教育家,叫斯基爾斯,他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他找來兩組孤兒,一組只供給水、食物、衣服等生活必需品;而另一組則找人來當他們的媽媽,和他們擁抱對話。

20年之後,經過跟蹤研究,發現第一組的孩子生活質量一般,很多人有病,有些人甚至沒能活下來。第二組的孩子,則發展良好,能夠自食其力,大多數人也結婚了。

這個實驗的結論是,擁抱和愛等身體接觸,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相反,則對孩子身心造成額外的傷害。

是的,看完這個故事,我心裡慶幸的是自己還有耐心接受很多萌娃的抱抱要求。也對以前拒絕了那麼多次她的要求感到慚愧。可能很多人會有疑問,這個實驗結果是不是樣本太少,沒有代表性呀?同樣帶著這樣的疑問,我看到了又一個故事。

美國杜克醫學院曾經做過一項長期的研究,他們追蹤500個嬰兒和孩子,按他們和父母的擁抱頻率分成三個等級,將他們進行分組觀察。

經過30年後,研究人員重新對這500個孩子的心理狀況進行了評估,結果是:被父母經常擁抱的孩子,心理狀況最佳,成年後情緒穩定、較少出現焦慮,幸福感也較高。

為什麼會這樣呢?有沒有什麼科學依據?研究人員繼續探索,最終找到了原因:被擁抱時,孩子大腦分泌“催產素”,孩子感到被信任,被支援;當孩子經常被擁抱時,內心的安全係數也較高。

有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孩子向家長要求抱抱的時候,可能就是孩子安全感瞬間下降了,同時會產生恐慌、害怕、難過、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試想這個情況經常出現,久而久之,孩子的安全感就很低,很難信任別人和周邊的環境。

所以,放心地去抱抱孩子吧,無需過多擔心會把孩子寵壞!多抱抱,只會讓她成長得更健康,未來的路更寬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