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孩子疑似被欺負,“咆哮父母”大鬧課堂,“起來給我道歉!”

鬧老師、鬧班級、鬧學校,永遠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到頭來受傷的還是自己孩子。

執筆:張大貓

編輯:張大貓

定稿:歐陽比文

當父母的最見不得自己孩子挨欺負,尤其是家裡有女孩的家庭,上學之後孩子會不會被欺負、被欺負了家長該怎麼處理,都成了父母關心的問題。

最近,江蘇南京就發生了一起因為同學矛盾引發家長大鬧課堂的事件,對於這件事網友的評論幾乎是一邊倒。

因為孩子被欺負,家長護子心切“咆哮課堂”

就在前兩天,江蘇南京的一所小學課堂發生了一件讓人無語的事情。

正在上課的時候,一對家長不顧老師的多次勸阻,徑直闖入課堂,面對一個小男孩厲聲呵斥,要求男孩起身給他兒子道歉。

家長闖進課堂後,面對小男孩厲聲質問,“你是不是打人了?”被呵斥的小男孩顯然嚇的不輕,神情緊張,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正在上課的老師趕緊制止,要求家長出去等待一下,家長則說,“我不影響你上課,我們在這解決還是去你辦公室?”然後又說,“我沒去過你辦公室,也不知道在哪,今天必須在這解決!”

之後轉過頭對著男孩再次大聲呵責,“道歉!”小男孩這次低下了頭,鞠躬對男孩說了聲對不起。不過家長依然不滿意,大吼道,“站起來,到這來給我道歉!”

老師多次勸阻,“咆哮父母”也絲毫不退讓,態度非常強硬。多次嘴上答應著去辦公室協調解決,但就是一動不動。

期間“咆哮父母”還一直在用手機拍攝整個過程,然後還把影片發到了家長群裡,這一舉動也引發了其他家長的極大不滿。

最後無奈,學校只能報警,在警方的協調下,雙方父母才算是和解了,“咆哮父母”也向學校道了歉。

對此不少網友都表示:

“這個家長的做法太過分了。”

“這個家長是不是有點兒虎啊?”

“這就能解決問題了?你孩子以後就不在這上學了?”

咆哮課堂就能保護孩子了嗎?

事情到此似乎算是告一段落了,但事實上,“咆哮父母”造成的影響遠沒有結束。

從當時的影片來看,在他們咆哮的整個過程中,受到影響和恐嚇的不止那個小男孩,還有周圍的許多同學,一個個都神情緊張,明顯被嚇得不輕。

這樣的行為堪稱十分惡劣,會給這些年幼孩子造成極大的心理陰影,讓他們對學校都失去安全感。今後和同學之間的交往都會非常謹慎。往嚴重了說,對他們的未來成長都會有影響。

在這個過程中,最受傷的還是他們自己的孩子。

不僅被同學欺負了,還被自己父母嚇夠嗆,而這麼一鬧之後,他在班裡的處境也可想而知,同學肯定都會疏遠他,甚至連老師都會敬而遠之。

所以你看,本來一件並不算大的事情(事後瞭解,兩個孩子就是因為做遊戲的道具發生了爭執打鬧,男孩也並未霸凌對方),在家長這麼一鬧之後,自己孩子反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其實小孩子之間打鬧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只要不存在“霸凌”的行為,家長完全沒必要參與,孩子之間就能自行解決好,或者老師的干預都能把問題處理的很好。

瞭解孩子被欺負後,父母該怎樣做?

不過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也能理解“咆哮父母”的心情(但這個做法實在有些過分,或者說太low了)。畢竟知道孩子被欺負了,當父母的第一時間都會坐不住。

不過我們要做的不是衝動,而是以下幾件事。

1)瞭解原委

首先,我們不應該衝動直接去找對方的孩子,而是應該仔細詢問孩子的事情的經過,或者詢問老師,來判斷一下事情嚴重與否,孩子是不是被“霸凌”了。

如果孩子不是被霸凌,那就和老師溝通即可。如果孩子確定被“霸凌”了,那一定要找到對方家長,找到學校,積極溝通,尋找一個合理的解決辦法。

2)安撫孩子

知道孩子被“霸凌”後,一定要及時安撫孩子,讓孩子知道你在他身邊,他不會再被欺負。這樣做也能提升孩子的安全感。

3)多帶孩子出去走走

事情發生後,父母應該平時多帶孩子出去走走,放鬆放鬆心情,這樣有助於舒緩娃的情緒,也能增進親子關係,影響孩子的性格向積極的方向走。

4)帶孩子運動

家長還可以多帶孩子運動健身強健一下體魄,也可以給娃報一些散打或者對抗性運動的活動班,幫娃在肉體和精神上都強化提升一下。這樣對培養娃堅毅的性格也有好處。

5)告訴孩子打回去

雖然不想說也不建議,但是還是要說,讓孩子學會打回去很重要。首先跟孩子明確,我們不能欺負人,但如果挨欺負了,可以反擊,可以打回去。

不過事後也要跟孩子講明白,動手反擊不是好的處理方式,但是一種可以保護自己的方式。不到萬不得已儘量不要動手。

同樣作為家長,這對父母當時的心情我可能有那麼一丟丟的理解,孩子跟自己說被欺負了,對方家長和孩子都沒當回事(事情確實也不算大),家長有些衝動,熱血一下就上頭了。

不過這個做法實在太“低情商”了,而且誤傷一大片,這不是愛孩子,這是妥妥的坑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