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環境影響娃成長,教養不當的問題兒童,易陷入“受害者模式”

我們知道,孩子所生活的早期環境,會對孩子產生重大影響。很多兒童因為不能在良性的環境中成長,給其人生帶來了陰影,人過半百仍然揮之不去,甚至到離世前都不能忘記。

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家庭環境的差別、重大變故的影響等,會影響孩子的心智模式。

《拆掉思維的牆》中提到:限制我們的不是世界,而是思維的牆,人也就是心智模式,它的優劣決定 了我們的人生的高度。

我們知道愛迪生的故事,雖然他的事蹟存在爭議,有人說他既是一個發明家,又是一個奸詐的商人,他能有很多發明,源於他精明強幹的發明團隊。

歷史是勝利者的故事,我們聽到的故事是這樣的,他被塑造成“發明大王”。

有一次,班裡在算一個數學題,所有同學都給出一致的答案,只有愛迪生在“糾結”,為何會產生這個答案,他在尋求事物的本質。老師也無語了。

他有一個優點:強大的好奇心,喜歡鑽研,直到弄明白為止。

幼年時,對小雞的孵化產生興趣,還鬧出笑話,透過自己的身體來孵小雞,他看作是一個實驗。

長大成人,他建立自己的實驗室,擁有上千種發明,包括白熾燈、留聲機、電報機等,為人類的進步提供強大動力。

他非常惜時,認為浪費時間是可怕的,最好用最少的時間做最多的事情。

老媽對他的引導起到很大的作用,大家認為愛迪生智商有問題,老媽不離不棄,為其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早期環境。

在中國,也有一個典型的案例:孔子的學生孟子小時候,生活在一片墳地邊上,經常有辦喪事的隊伍經過,嘈雜吵鬧引起孩子們的好奇,他們爭相模仿,孟子也在其中。

孟母看在眼裡,認為對孩子沒有好處,決定搬離住所。她本以為兒子可以健康成長了,可是有一家鄰居是屠夫,經常聽到動物的嘶吼聲,孩子出於好奇會前去觀摩,這種場面顯然對孩子不利。

她決定一定要找一個適合兒子的環境,最終決定遷到學堂附近,經常能夠聽到兒童的讀書聲。

如果沒有孟母的果斷決定,早期不良環境的影響,他可能變成一個很普通的人。

瑞典教育家愛倫凱指出: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環境是孩子形成正確思想和優秀人格的基礎。

可見,早期環境對於兒童的成長是無意識的。家庭結構的不同,也會對孩子產生影響,比如獨生子女與非獨子女,因為從小所接觸的事物不同,他們也有一定區別。

人們常說獨生子女更自私、不願分享、不易交心、朋友多、愛乾淨、自控能力強、性格堅定而麻木等;而非獨子女大多相反。

因此,家中所處的位置,也是決定其性格的影響因素。

大S在家中排行第二,父親重男輕女且家暴,母親無法容忍選擇離婚。

作為姐姐,她很早就承擔起幫助母親的責任,十多歲外出掙錢。

妹妹剛生下孩子,沒有做好心理準備,她跟妹妹有個約定,幫小S帶娃一年。

兩姐妹性格差別很大,大S要照顧家庭,養成強勢的性格,身為姐姐,有保護妹妹的責任。

兒童教育不能太早

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會形成自己的一套“規則”,遇到事情會用“規則”做出相應的迴應。

年幼的小孩,他們的心智模式沒有完全成型,不具有穩定性。

隨著年齡的增長,相似的經歷不斷積累,慢慢形成相對穩固的行為方式。

其行為方式,不再是對現實世界的直接反應,會加入經驗、主觀因素,再給出無意識的應對方式。

當兒童應對一件事情時,做出錯誤的思維判斷,同樣會做出錯誤的行為方式。

幼年的錯誤認知無法在早期環境中得到正確引導、糾正,往往在成年後很改變。

上大學時報了普通話學習班,我的同桌是一位本科院校的老師,我們的訴求是一樣的,糾正方言。

老師在上面像教小學生一樣,細化的拼音、聲調、前舌音和翹舌音等,學生在一遍一遍跟讀。

直到最後面試,口音仍然無法糾正,用普通話跟老鄉溝通,還會被嘲笑。

我的孩子從小在城裡長大,平時交流也是普通話、吐字清晰,不存在方言的問題。

可見,幼年的環境對孩子有重大影響,不進行積極的干預,一些不良影響,後天努力較難改變。

小孩有了自我意識後,他們有了個人想法,這就要求家庭教育要因人而異,不能用一套教育方式覆蓋所有孩子,保持其多樣性和靈活性。

因此,要針對不同個性的孩子,採取與其相適應的教養方式。

因為長相酷似馬雲的範小勤,很多被網紅公司“挖走”,讓他從8歲起走向“人生巔峰”,在外面可“上學”,出門有“隨從”,餓了有“美食”。

父親可能覺得,唯一有機會改變家庭命運的人就是小兒子。

後來,迫於環境壓力,“小馬雲”被送到老家。

缺失的四年時間,基本的加減法不會,百元鈔票是兩個雞蛋。

不要認為他是“佛系少年”,早期環境中缺乏父母教育的參與,父親沒有額外收入,只能解決溫飽問題,媽媽精神有問題。

小馬雲缺乏良好的成長環境,而經紀公司看中的是利益,他們並不是做公益,不會真正關心“小馬雲”成長成什麼樣子。

電影《至尊無上Ⅱ之永霸天下》中,阿杰出獄尋找女兒的下落,妻子已經“名花有主”,把女兒寄養到阿杰的表哥家,當他看到女兒被鎖在家裡,趕忙撬開鎖鏈,女兒攻擊別人、摔東西、防衛,被表嫂趕走。

她一邊拿東西打爸爸,一邊大聲痛哭,在爸爸脖子咬出兩排牙印,用這種方式表達所受的苦難和委屈。

朋友告訴他,欣欣的媽媽走了之後,她不願跟任何人交流,誰接觸她,她就會打誰,這才把她鎖起來。

直到爸爸帶她去餐廳吃飯,仍拿著叉子做出牴觸的防衛舉動,直到狼吞虎嚥吃得剩下光碟,緊緊抓住他的衣角,緊隨其後。

對於女兒來說,父母缺失的愛,已經給她的童年造成了巨大創傷,媽媽已經不管她了,不想再失去爸爸。

對於欣欣童年所遭受的傷害,會伴隨很長時間,短則幾十年,長則一輩子。這並不是她的錯,而是家庭環境的變故分不開。

就像一個小孩被狗咬傷過,後天對狗有一種恐懼感;如果幼年與狗狗和諧相處,長大後對待它有一種親切感。

單親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其性格易出現問題,除了影響未來事業發展,也會影響與伴侶、孩子的相處方式。

試想一下,人家的小孩從小在父母的關愛下成長,而單親家庭的小孩,只體會到一個親人關注和呵護。

孩子不幸的早期環境,就沒有辦法改變了嗎?

孩子如何自救

我們前面提到的孟子,同樣出生在單親家庭,母親非常注重對兒子的培養。

前兩次住所會給孩子造成影響,這是外部環境的原因,並不是孩子自身的問題。

有人把這樣的情況稱為“受害者模式”,很多人長期處於痛苦之中,少有快樂,原因是受困於這種模式之中,無法解救自我。

孟母的做法透過更換環境改變生活方式,跳出受害者的狀態,真正做到自己掌控環境。

為何有人無法自拔?

有人認為自己是受害者,並享受“受害者狀態”,透過習慣性“找理由”,而不是尋求改變。

比如孩子分數差,為了面子考慮,不是自己不夠努力,而是老師教學質量太差,從不考慮別的同學為何成績很好。

他們習慣活在謊言和自欺人的迴圈中,總認為別人欠自己的,別人幫他時是理所當然的,沒有愧疚感。如果得不到幫助時,就會你懷恨在心,責怪別人不幫忙。

他們享受把自己看作“受害者”,不從自己能掌控的方向努力,成為“掌控者模式”,努力找到問題根源,想盡辦法去解決。

而是把自己的各種情緒與別人捆綁在一起,不僅讓別人感覺很煩,自己也很累,他們得不到真正的快樂。

圖片來源網路,只供想象,圖文無關,侵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