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那個被嘲“最醜”的北大數學學神,才知道我們的孩子最缺什麼

看了那個被嘲“最醜”的北大數學學神,才知道我們的孩子最缺什麼

圖片

我們這個時代,有明星,他們並不存在於舞臺上、螢幕裡。他們生活在實驗室與宿舍樓之間的兩點一線。他們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希望,他們才是值得我們敬重的人。

前兩天,網上流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採訪影片。

記者在北大校園內隨機採訪了一個匆匆趕路的男生。

這名男生左手提著一瓶水房裡打來的水,右手拎著一袋饅頭。 穿黑衣,背書包,頭髮凌亂。看上去挺是不修邊幅。 這名“不識廬山真面目”的記者朋友,對這位小哥一通追問後,收集到了如下的關鍵資訊:

“北大2010級的本科生,2014級的研究生,現在在北大當老師。” “喜歡數學,透過數學競賽保送北大,曾是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山東省第一名,拿過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的金牌。”

最後,記者懇請小哥對即將參加高考的學子送上祝福。 小哥說了句:

“加油,歡迎來到北京大學。我也不會說別的。”

看了那個被嘲“最醜”的北大數學學神,才知道我們的孩子最缺什麼

圖片

影片發到網上後,有網友在評論區裡酸: “我終於知道我為什麼上不了北大了。我太帥了,口齒清晰,這都是阻礙我好好學習的絆腳石。”

看了那個被嘲“最醜”的北大數學學神,才知道我們的孩子最缺什麼

圖片

言下之意,影片裡的小哥其貌不揚,口齒不清,比不上螢幕前光鮮亮麗的他。 但隨著更多人看到影片後,這位小哥的真實面目一點點被揭開了。 他叫

韋東奕

。 傳說北大校園裡有四大“瘋人院”,也就是四個集結了各學科天才、怪才的院系。 他是頭號“瘋人院”——數學院的“頭號瘋子”、“首席掃地僧”。 他被網友尊稱為:

“韋神”

“瘋人院院長”

。 看完他的履歷後,一位網友的評論,道出萬千網友的心聲:

“韋神的存在讓我明白,我出生在這個世界上,其實就是來充數的。”

這個韋東奕到底是何許人也?他又有多大的神通? 今天就聽我來給大家話一話。

01

燕園傳奇

北大校園裡流傳著兩個真人真事的段子。 第一個段子是這麼說的: 有一堂給大一新生上的數學課,數學老師帶著助教來教室,由助教給學生們講課。 助教講課過程中,臺下由鴉雀無聲,變成了交頭接耳,最後乾脆改成七嘴八舌的自習課了。 後來老師問在座的學生們:“大家應該都聽懂了吧?” 學生們譁然:“不懂!老師您再給我們講一遍吧!” 老師微微一笑說:

“不行,助教講得太深奧了,我也沒聽懂……”

第二個段子說的是: 另一個學期,還是這位助教,被另一位老師帶著進了課堂。 老師對同學們說: “我是你們這一學期的數學老師,我旁邊的是你們的助教。 如果你們有不會的問題,可以來問我。

如果我不會,你們可以問助教。

如果助教也不會,那應該是題目出錯了。

” 一來二去,北大校園裡,“掃地僧助教”的威名被廣為人知了。 經常有數學系的學生,拿著一道群策群力都解不出的難題,跑去找助教。 助教往往是接過題,用眼瞄一遍,再心算一遍,直接扔下一個正確答案 ——連草稿紙都不用。 接著他再給呆若木雞的同學們一步步講解做題步驟。 這位被任課老師奉為奇才、被燕園學子捧為大神的助教,就是前文的主人公——

韋東奕

看了那個被嘲“最醜”的北大數學學神,才知道我們的孩子最缺什麼

圖片

說到這兒,肯定有很多讀者會問: “這小子是TND天才嗎?!” 沒錯,還真是。

看了那個被嘲“最醜”的北大數學學神,才知道我們的孩子最缺什麼

圖片

02

橫空出世

相貌平平韋東奕,15歲時因為其數學天賦,被山東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特招免試入學。 自此,這個少年天才,便開始了他狂飆突進的征程。

看了那個被嘲“最醜”的北大數學學神,才知道我們的孩子最缺什麼

圖片

2008年7月,第49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召開。 在國內集訓中殺出重圍的韋東奕,跟隨國家隊一起走上了國際奧數的賽場。 這是一片看不見硝煙的戰場。戰場上他們面對的,是500多名來自全球各個國家的頂尖的數學人才。 這是韋東奕第一次踏出國門、為國出征。 但這小子一出手,就讓所有人驚掉了下巴 ——持續兩天的比賽,每天三道大題。

韋東奕以六道大題全部滿分的成績笑到了最後。

最讓人驚歎的是,最難的一道壓軸的平面幾何題,他居然是用純代數的方法解答出來的。 那年的奧數競賽,500多名參賽選手,只有3個滿分。 韋東奕是其中之一。 拿下了國際奧數競賽滿分金牌的他,在那個由公式和圖形構成的數學世界裡,一戰成名。

那年他高一,16歲。

看了那個被嘲“最醜”的北大數學學神,才知道我們的孩子最缺什麼

圖片

左:韋東奕 而以上,還只是故事的開始。 緊接著,第二年。 讀高二的韋東奕再次跟隨國家隊出征第50屆國際奧數競賽。 作為國家奧數集訓隊歷史上唯一一個滿分選手,他又重新整理了一項國內記錄:

連續兩屆拿下國際奧數競賽的滿分金牌。

連續兩屆,滿分。

除了“臥槽”,水木君已經找不出更好形容詞來表達我的膜拜之情了。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搜集了很多關於韋東奕的資料。 翻閱這些資料的過程,就彷彿是一個被開水燙了嘴的過程——全程只能“臥槽臥槽臥槽”。

看了那個被嘲“最醜”的北大數學學神,才知道我們的孩子最缺什麼

圖片

再看看他上了大學之後的戰績。 2012年,就讀於北大數學系的大二學生韋東奕,拿下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的: 代數與數論金獎應用與計算數學金獎機率統計銅獎個人全能銀獎。 這是全中國最頂尖、水平最高難度最大的數學競賽。 從這一年開始,韋神在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上,開始了各類獎項大滿貫式的狂攬。 2013年,他拿下了丘賽的: 丘成桐獎 金獎華羅庚獎 金獎陳省身獎 金獎周煒良獎 銀獎林家翹獎 金獎許寶騄獎 金獎。

看了那個被嘲“最醜”的北大數學學神,才知道我們的孩子最缺什麼

圖片

簡而言之:

韋東奕,用數不清的獎項,證明了自己是當今中國數學競賽史上前無古人的No.1。

他還帶隊,跟清華大學以及中國科技大學的頂尖學子們進行PK,憑一己之力碾壓對手,震驚燕園。

看了那個被嘲“最醜”的北大數學學神,才知道我們的孩子最缺什麼

圖片

數學界前輩們稱他是

“幾十年難得一遇的數學天才”

; 崇拜他的學子直接用

陳景潤先生的接班人

來為他封神。 2014年本科畢業,他用3年半的時間,完成了北大數學系碩博連讀,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如今,他成了燕園裡最低調、卻也最傳奇的“掃地僧”。

03

天才?地才?

14歲因為數學天賦而被山師附中奧數訓練隊錄取;15歲被山師附中破格免試錄取;16歲參加國際奧數競賽,一舉奪魁;17歲蟬聯國際奧賽金獎;18歲保送進北大;26歲博士畢業,成為北大助教,榮譽滿身。 韋東奕的這份履歷,任誰看來,都是隻有天才,才配擁有的榮譽榜。 但細看他的成長經歷便不難發現,天才的誕生,也需要後天的許多努力。 韋東奕出生在一個高階知識分子家庭。 父母都是大學老師,父親韋忠禮既是山東建築大學理學院的副院長,同時也是“985名校”山東大學的博士生導師。

看了那個被嘲“最醜”的北大數學學神,才知道我們的孩子最缺什麼

圖片

書香門第的家庭,給了這位橫空出世的天才,最好的奮力託舉。

由於父親在大學裡任教數學,韋家的書櫃裡,擺滿了和數學有關的書。 7歲那年,剛上小學一年級的韋東奕,摸到了書櫃裡的《華羅庚數學課堂》。 多年以後,回憶起當年與數學的初次“觸電”時,韋東奕坦言: “那本書倒是沒什麼特別的,就是記錄了一些很難的數學題。” 但正是因為解出了書中的一道數學題,才讓7歲的韋神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看了那個被嘲“最醜”的北大數學學神,才知道我們的孩子最缺什麼

圖片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打那時候起,家裡的數學藏書,成了韋東奕的快樂源泉。 而父親看他對數學感興趣,也常常在閒暇之餘,對兒子丟擲一句: “咱倆解兩道數學題玩玩?” 一起在數學海洋裡遨遊,成了父子二人的共同消遣。

很多人都喜歡把天才的成就,歸因於老天爺賞飯吃。

殊不知光環的背後,皆是由汗水在澆築神壇。

韋東奕走紅後,知乎熱帖下面,好多個他的同學在講述他的奇聞異事。 大一軍訓,休息期間,同學們聚在一起插科打諢,韋東奕卻拿著收音機,在一旁靜靜地聽錄音; 其他同學勞逸結合,而韋東奕可以“一天12個小時沉迷於數學研究”,還樂此不疲; 宿舍樓裡其他同學串門,往往都是互相聊天、分享零食。

而韋神串門,往往是要掃蕩一遍同窗們的藏書,看看有沒有自己感興趣的可以借來讀。

看了那個被嘲“最醜”的北大數學學神,才知道我們的孩子最缺什麼

圖片

生活在資訊化時代的我們,見證過太多走紅之後又跌下神壇的例子。 但韋東奕是個例外。 在同學們的記憶裡,他就是一個執著、刻苦、和善、謙遜,樂於助人卻不修邊幅,融於集體卻自成一派的老好人。

看到這樣的韋東奕,我們不得不承認:

有些人的榮譽,就是實至名歸。

有些人的成就,就是水到渠成。

04

天才在左,凡人在右

關於韋神的傳說,還有一個流傳極廣的說法。 曾經,名震全球數學界的韋神,引起了美國各高校的注意。 哈佛和麻省理工,都曾先後向他遞過橄欖枝。 哈佛更是打破了招留學生的百年校規,願意對韋神采取免試英語的放寬政策,直接招韋神入學。 國外高校的求賢若渴,並沒有讓韋神動搖。 他依然選擇了留在中國繼續進修,博士畢業後留在了北大任教,繼續在數學領域裡,不斷精進和拓展那片屬於他的天地。

看了那個被嘲“最醜”的北大數學學神,才知道我們的孩子最缺什麼

圖片

由於韋東奕接受的採訪少之又少,我們很難考證他不出國是出於何種考慮。 但留在國內的韋東奕,實打實地在數學領域,為中國數學界取得了越來越多的建樹。 迄今為止,他發表過25篇論文,且多數都發表在國際一流的期刊。 數學界經典的

「二維不可壓縮尤拉方程的線性阻尼」

問題,也在韋神的研究下取得了重大進展。 他的研究成果被國際頂級數學期刊承認並發表,他也由此獲得了國家獎學金。

看了那個被嘲“最醜”的北大數學學神,才知道我們的孩子最缺什麼

圖片

自打他扎入數學的海洋以來,從來不按科班的套路出牌的他,喜歡自創解題方法。

而他自創的解題方法,又往往比標準答案更為簡潔有效,因此國內高校的數學圈子,又流行起了學習

“韋方法”

的學風。 生活中的他,也是單純有趣。 因為覺得殺生是不對的,所以他幾乎不吃肉。 因為覺得純淨水的製作過程汙染環境,所以他常年用一個老舊的1。5L的礦泉水瓶子,去北大致理教接水 ——

正是採訪影片中我們看到的那個瓶子

。 因為覺得空調浪費電,所以他把宿舍的空調遙控器束之高閣,追求“心靜自然涼”。 又因為嫌開燈也浪費電,所以晚上回宿舍後,他會早早熄燈躺在床上,在黑暗中探索數學的微光。 他會耐心地解答同學向他提出的問題。 對於大家的崇拜,他總是羞赧又謙遜地表示:

我也有很多薄弱的地方,你們也都很厲害啦!

他不講吃穿也不修邊幅,卻也能與同學們打成一片。 但當同學們拉他一起打“狼人殺”的遊戲時,他又因為不會撒謊,而被大家善意打趣。

看了那個被嘲“最醜”的北大數學學神,才知道我們的孩子最缺什麼

圖片

關於韋東奕,似乎瞭解得越多,越能看到他身上的平凡。 但即使是這些平凡之處,都不禁讓人覺得,也閃爍著赤子之心的光芒。 今天,網上對韋東奕的評價有很多很多。 但最讓我動容的,是一名知乎網友寫下的:

這似乎,就是上天賜給中國的一顆明珠。

我們的國運,就是靠這群赤誠又執著的天才,給撐起來的。

看了那個被嘲“最醜”的北大數學學神,才知道我們的孩子最缺什麼

圖片

今年,我們目送了一位又一位國之重器的離去。 我們不斷地歌頌老一代科研工作者們,為國殫精竭慮、嘔心瀝血的故事。 擦乾眼淚後,我們又慶幸,這群披荊斬棘的人,為共和國以及他們的後人,留下了豐厚的遺產與精神。

更為慶幸的是,「韋東奕們」的存在,恰好證明了:

老一輩科研工作者們的精神,是有後人在繼承的。 平日裡他們默默無聞,穿梭在宿舍與實驗室之間,在科研領域的戰場裡開疆拓土,一點一點地厚實著中國的各領域技術水平。 假以時日,誰又能說在實踐中成長起來的他們,不能成為老一輩們的繼承人呢? 走紅的韋東奕,讓我無比地崇拜與動容。 我本以為這個時代的年輕人,因為流行文化的浸染而變得浮躁。 但俗世的浮躁之中,還是會有年輕人願以塵埃之姿,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奮力前行。

把韋東奕介紹給讀者們,就是希望能向更年輕的下一代們傳遞這樣一種態度:

我們這個時代,有明星。

他們並不存在於舞臺上、螢幕裡。

他們生活在實驗室與宿舍樓之間的兩點一線。

他們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希望。

他們才是值得我們敬重的人。

點個

“贊”

“分享”

,願越來越多的韋東奕,能出現在大眾的視野。 願我們這個時代的年輕人,都能努力成為一個有本事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