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兒子非要和媽媽睡,爸爸果斷拒絕,孩子的一句話讓他頓時語塞

孩子還是嬰兒的時候,和父母在一起睡,父母才能夠隨時隨地照顧孩子。但隨著孩子一點點長大,特別是孩子已經有照顧自己的能力時,父母就應該讓孩子學會自己一個人睡。

案例分析:

楊女士的

兒子

從小就是

媽媽

一手帶大,如今都已經

7歲

了,但還是非常依賴媽媽。楊女士覺得,孩子都已經7歲了,應該和孩子分房睡了,但給孩子安置好自己的房間後,孩子還是要跑到他們的房間裡和她

一起睡

這天晚上,楊女士和孩子他爸正準備熄燈睡覺,結果兒子又抱著枕頭跑到他們房間裡呢喃著說,“媽媽,我要和你一起睡。”

楊女士聽完後一臉尷尬地看著兒子的爸爸,

爸爸

想到孩子都已經七歲了,怎麼還是一直粘著媽媽,覺得這對孩子的成長不太好,於是

果斷拒絕

了,“不行,回你自己房間睡去”。

但令爸爸沒想到的是,被拒絕後兒子賴在床上一動不動的,

還說了一句

,“哼,我和我媽媽睡覺關你什麼事,你不服氣你也跟你媽媽一起睡不就好了!”

爸爸聽完兒子這句話後

頓時語塞

,不知道還怎麼迴應孩子,只能直接一把掄起兒子,強行把他扛回他自己的房間裡去。

父母總以為孩子隨著長大,慢慢就會變得越來越獨立,也會需要自己的獨立空間,所以開始分房時,孩子不願意時,家長會再等一段時間,但往往孩子年齡長了、身體發育了,卻依然很愛粘著父母一起睡。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分房睡?

1、缺乏安全感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接觸最多的就是父母,對於他們來說,爸爸媽媽就像超級英雄一樣,可能幫他們打跑所有害怕的東西,只要有父母在身邊,他們就不會對周圍的一切感到害怕。

分房睡對父母而言,可能只是隔了一道牆、一扇門,但對於孩子來說卻並非如此

,只要在他們視線範圍內看不到爸爸媽媽,保護他們的“超級英雄”就等於不存在。所以分房睡的時候,孩子就很容易因為沒有安全感而難以入睡。

父母在選擇分房睡的時候,不妨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在離他很近的地方,會一直都在,如果半夜醒來需要爸爸媽媽的時候,爸爸媽媽馬上會出現,也許孩子就不會那麼害怕自己一個人了。

2、害怕黑暗

害怕黑暗是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會有的一種心理

,但孩子之所以特別害怕黑暗,是因為當燈光關閉之後,孩子的眼前只剩下一片漆黑,

在漆黑的情況下,孩子感受不到任何東西時,這種不確定性,會讓孩子開始懷疑黑暗裡會不會躲藏著他平時最害怕的東西

,而一想到害怕的東西,孩子的內心就更加的恐懼,從而久久不敢閉上眼睛睡覺。

孩子如果害怕黑暗,父母們在分房睡的時候,可以在孩子的房間裡安置一些溫馨的小夜燈,而且小夜燈散發出來的光也比較柔和,不會太刺眼導致孩子誤以為還是白天而過於興奮。

3、不適應新環境

一箇舊的環境裡忽然增添了一個新的東西,孩子馬上就會感覺到不一樣,這是因為

孩子對環境變化非常敏感

。而分房意味著孩子要從一直以來熟悉的環境搬到另一個環境去。大人在面對新環境的時候尚且需要時間適應,孩子的接受能力比大人要弱很多,所以適應一個新環境需要的時間自然比大人要長。

家長在給孩子安置新房間的時候,可以

儘量把孩子熟悉的東西都放到房間裡

,這樣孩子會因為熟悉感而更快適應一個人睡。

白狐baba寄語:

孩子總是不願意分房睡,三天兩頭粘著爸媽,家長可以先了解孩子不願意分房睡的原因,再根據原因對孩子的心理進行疏導,或者對孩子的房間進行調整,儘量給孩子營造溫馨舒適的房間,這樣孩子才願意安心的自己一個人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