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將至,老人常說:“端午節,禁忌多”,這4點需要格外注意

《浣溪沙·端午》 蘇軾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龍舟節、天中節等,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有關於端午節的文字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晉代《風土記》中記載的“端午”二字,但端午節的一些習俗卻在這之前就已經存在,譬如龍舟競渡、祭祀等。

有許多人認為端午節是為了祭奠屈原,其實這個認知是錯誤的。

端午節將至,老人常說:“端午節,禁忌多”,這4點需要格外注意

周赧王三十五年,秦國大將軍司馬錯攻打楚國,楚國只能割地求和,第二年秦國大將白起再次攻打楚國,楚國多地失守,一直到周赧王三十七年,白起攻下郢都,楚王和楚國貴族只能狼狽不堪逃離度過,而倔強的屈原不甘於棄國而逃,所以在五月五日投江自盡。

楚人聽聞此事紛紛划船來救,奈何屈原的屍首被淹沒在江中,楚人為了不讓江中的魚啃咬屈原的屍體,所以用粽葉包裹大米投江。

端午節將至,老人常說:“端午節,禁忌多”,這4點需要格外注意

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也就流傳下來,但端午節並不是因為屈原投江才出現,早在上古時期,五月五日就有祭祀的習慣。

根據現代人類學、考古學的研究成果表明,上古時期的人類有兩種信仰,一種是對天地的信仰,另外一種是對祖先的信仰,所以古人的大多數節日的形成,都和感謝天地神靈、祖先恩德有關。

“端午”中的“端”字有正的意思,而“午”則是中的意思,端午也就是中正,意指這一天的午時是正中之正。

端午節將至,老人常說:“端午節,禁忌多”,這4點需要格外注意

古人計時慣用天干地支當載體,仲夏時節午月午日正是一年之中,這一天星象中的龍星處在最為“中正”的位置,為“飛龍在天”之象,有大吉大利之意,所以古人才會選擇在這一天舉行祭祀活動。

端午節蘊含了祗敬感德和禮樂文明深邃的文化內涵,同時也反映出古人對天地自然的崇拜精神。

我國對待一些節日都有特殊的風俗習慣,端午節將至,老人常說:“端午節,禁忌多”,這4點需要格外注意。

注意事項一:不能說“端午快樂”

在一些特殊的節日總會收到祝福,就像元旦時會收到元旦快樂,春節時會互道過年好,但在端午節時,老一輩人有講究,這一天不能說端午節快樂,應該說“端午節安康”,因為“端午節”是古人祭祀天地神靈、先祖的民俗活動,有緬懷、敬畏的意義,所以不應該說快樂,應該用“安康”兩個字來互相問候。

端午節將至,老人常說:“端午節,禁忌多”,這4點需要格外注意

注意事項二:不能下河游泳

當年屈原投河自盡,楚人為了保護其屍首,往江中投放粽子,所以老人認為端午節這天下河游泳,容易碰到不乾淨的東西。老人常說一句話“淹死的都是會水的”,一些新聞中也經常出現,人們到陌生水域游泳,被淹死的事情,所以這也是為了教育孩子,在野外陌生水域,不要下去游泳。

端午節將至,老人常說:“端午節,禁忌多”,這4點需要格外注意

注意事項三:不吃孃家粽子

老人常說“吃了孃家粽,一個都不剩”,有一些落後地區現在還有這個說法,認為端午節這一天不能吃孃家的粽子,不然孃家會沒有財運。這句話的由來,是因為過去物資缺乏,如果端午節這天都要到孃家要飯吃,家中一定是貧困到極致,所以民間才會流傳這樣的說法。

端午節將至,老人常說:“端午節,禁忌多”,這4點需要格外注意

注意事項四:避“五毒”

端午節時天氣炎熱,人們都穿著清涼,容易受到毒蟲的侵害,而這一天正是藥物藥性最強的一天,所以人們根據習俗,會採一些艾草、菖蒲放在家裡,驅趕五毒,五毒分別是蛇、蜈蚣、蠍子、蟾蜍、壁虎。避“五毒”除了掛艾草、菖蒲外,還會飲塗雄黃酒,掛鐘馗畫像、貼辟邪符,佩戴五色絲線。

端午節將至,老人常說:“端午節,禁忌多”,這4點需要格外注意

如今科學技術發達,一些老一輩的習俗可能不適合現代的情況,所以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端午節將至,提前預祝大家:“端午安康,闔家幸福美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