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推開親媽卻抱住奶奶不撒手:錯過“依戀期”,就算親生也沒用

文/忒咪媽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分享轉發)

在大多數人眼裡,就算父母很少陪伴在孩子身邊,但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也並非他人能夠比擬的。

畢竟,就算是歲月這把“刀刃”,也割不斷骨肉情深和血緣關係。

但事實上,有時候想象出來的幸福美滿,不過是父母自己的一廂情願罷了。

要知道,在寶寶小時候,與誰親近全憑個人意願和喜好,尤其是父母長時間在孩子記憶力裡斷層的時候,就算是有血緣關係,也經不住父母錯過了孩子的“依戀期”。

孩子抱住奶奶不撒手:奶奶和媽媽,你選誰?

最近,在縣城裡買了車、買了房的曉麗,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說起原因,曉麗大吐辛酸。

原來,曉麗和老公是同村的,兩個人初中畢業之後,就去了大城市裡的工廠工作,後來兩個人順理成章地結婚生子,孩子百天後,曉麗就把孩子丟給了婆婆,自己和老公,繼續奮鬥。

曉麗雖然沒有高學歷,但是生性好強,學習力又比較強,再加上她和老公願意吃苦,平常省吃儉用,兩三年的時間,手裡就有了一些積蓄。

後來,兩人思考了一下,決定回到老家,買房買車,穩定下來。

但是,讓曉麗沒想到的是,就在自己回家接孩子去縣城,和爸爸媽媽一起住的時候,卻遭到了孩子的抗拒和拒絕。

而且,讓曉麗難受的是,自己想要帶孩子走,孩子卻把自己往外掀,並且牢牢地抱住奶奶,眼神裡有著對自己的陌生和抗拒。

這一切,讓曉麗的心沉到了谷底。

而在這段時間內,這種事情發生了很多次,並且奶奶因為心疼孫子,每次也不願意親爸親媽生拉硬拽的樣子,也讓婆媳關係,陷入了冰點。

一方面,曉麗生氣婆婆抓住孩子不撒手,另一方面,曉麗也悔於自己對於孩子的陪伴缺失,從而讓自己面對這種兩難的境遇。

可是,讓曉麗無奈的是,就算是沒有過多的陪伴,自己也是孩子的親生媽媽,孩子也是自己的親生骨肉,怎麼可能會陌生到這種地步呢?

錯過“依戀期”,就算是親生也沒用

在大部分人的思想觀念裡,與孩子最親近的人,莫過於媽媽。

從懷胎十月,到一朝分娩,從母乳餵養,到日常護理,除了這些陪伴之外,血緣關係也是母子之間,無法脫離的有力保障。

但,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研究發現: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的前提,並非是血緣關係,而是“撫養關係”。

這樣的結論告訴我們:

就算不是媽媽,換做另外一個人,只要盡了媽媽該盡的義務和責任,那麼孩子就會從這個人身上,獲得足夠的安全感和親密感。

而專家也建議:

在寶寶3歲以前,父母要儘可能地陪伴在孩子身邊,儘量親自撫養孩子。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是3歲以前呢?

事實上,之所以專家會這麼建議,取決於孩子的依戀心理的形成和建立。

也就是說,在孩子3歲以前,如果父母在撫養孩子上,有極大的缺失,那麼對於親子關係的穩固,就會帶來極大的損傷。

就像前文曉麗的遭遇一樣,因為錯過了孩子的依戀期,就算自己是孩子的親生媽媽,也需要用一段時間,重新獲得孩子的認可。

關於依戀期,你要知道的那些事

首先,什麼才是依戀期呢?

一般情況下,依戀,被定義為寶寶和他的照顧者之間存在的一種特殊的感情關係,這裡的照顧者,絕大多數情況下,指的是爸爸媽媽。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依戀關係,是親子關係和感情上的連結和紐帶,也正因為這種關係,才在血緣基礎之上,讓親子之間,有了更多的安全感和親密感。

那麼,依戀心理是怎麼形成的呢?

事實上,母親和孩子之間的依戀關係,存在著不同的階段和表現,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0—6個星期:

寶寶從媽媽處獲得食物和舒適和安撫,但媽媽離開,並不會造成寶寶的不安和焦慮,這個階段,寶寶對於熟悉和陌生的人,反應幾乎差別不太大。

45天—8個月:

這個階段,是依戀形成期,寶寶對於熟人和陌生人,有不同的反應,並且逐漸出現分離焦慮的苗頭。所以這個階段,儘可能不要讓孩子被陌生人隨意抱、親,以免給寶寶帶來壓力。

8個月—24個月:

這個階段,如果照顧者(爸爸媽媽)離開,寶寶會有明顯的焦慮情緒,並且非常黏照顧者。

以上三個階段,是依戀心理形成的重要階段,一旦在這個階段內,父母在孩子的撫養、陪伴上有所缺失,就可能降低親子之間的親密感。

那麼在寶寶依戀期內,我們該怎麼做,才能最大程度上,增加我們與孩子之間的親密感呢?

1、與寶寶有更多的親密接觸

從寶寶三個月大開始,寶寶對於媽媽的反應,是不同於其他人的,當寶寶看到媽媽到來的時候,更容易開心,願意發出聲音等等。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多多的與寶寶進行親密接觸,比如說多擁抱,多撫觸寶寶,在餵養的時候,眼神也要充滿愛意,用豐富溫暖的表情,和寶寶說話。

根據研究發現:媽媽的撫觸,能夠讓寶寶更加具有安全感,而且非常舒適。

2、鼓勵寶寶去探索

事實上,親子依戀關係,可以讓親子之間的相處,變得更加融洽,但反過來,一旦寶寶過度依戀爸爸媽媽,那麼在性格上,就會變得怯懦柔弱。

所以,如果是這種情況,作為父母,就要鼓勵寶寶去探索周圍的世界,比如說孩子摔倒,鼓勵孩子站起來,鼓勵孩子融入不同的環境等等。

3、關注寶寶的需求

在寶寶的重要依戀期內,如何讓孩子在父母這裡,收穫更多的安全感和親密感呢?

那麼最有效的途徑,就是時刻關注寶寶的需求,因為關注寶寶的需求,並且解決需求,就可以讓寶寶獲得極大的安全感。

比如說寶寶的尿布可能給他帶來不適了,那麼及時的更換,又比如說寶寶困了,及時的哄睡等等。

這些對於形成親子之間的“有效依戀”,都有很好的作用。

忒咪媽媽寄語:

其實,將心比心地說,我們很難去要求孩子去和一個自己沒怎麼見過的“親生母親”,有很好的親密關係。

所以,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密關係,要從孩子開啟依戀期的時候,就逐漸去培養,並且作為父母,要盡職盡責地去撫養、陪伴孩子,只有這樣,孩子才能與父母,締結最親密的橋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