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了無數遍孩子就是不聽,你的教育可能掉進了孩子的“陷阱”中

把玩具收一下吧!

好的,我知道了媽媽。

(過了一會)玩具怎麼還沒收?

我一會就收。

(過了很久)為什麼玩具還在地上?

我說了我會收!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是會遇到以上讓人抓狂的場景,不管我們說了多少遍,孩子要麼是置若罔聞,要麼是總有理由,遇見這種情況父母們通常會怎麼做呢?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父母都會掉進孩子設定的“陷阱”。

不同的父母會選擇不同的做法,但是這些做法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第一類父母,在孩子無動於衷的時候,最終會選擇妥協。一邊收拾著地上的玩具,一邊罵著孩子,孩子聽得多了,也不會有絲毫的改變。

第二種父母,看到孩子總是拖沓,忍無可忍的時候會大發雷霆。斥責、批評、咒罵甚至是大打出手,最終的結果是孩子屈服了,收了了地上的玩具。

很多父母會天真地以為,事情到此就會結束,卻不知道在這場鬥爭中,自己已經輸了。

孩子雖然當下聽從了父母的命令,但是事情並沒有結束,這樣的時刻還會接踵而來,因為孩子在和父母的爭執中體驗到了“權利的樂趣”。

所以,一旦當我們歇斯底里地去吼孩子的時候,或者動手去打孩子讓孩子屈服的時候,就代表著我們的教育失敗了,兒童心理學認為,父母們已經被迫進入了和孩子的“權利之戰”。

一旦父母進入權利之戰代表著已經被孩子操控

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認為,不論什麼時候,當我們命令或者強迫孩子做事情,就會導致權利之戰。

因為今天的孩子,當他們感受到了更多的平等的時候,他們會希望透過反抗自己的強權來展示自己的力量。這就形成了惡性迴圈,

父母總是喜歡透過各種方式來顯示自己的權利,然後孩子們向父母“宣戰”,不願受到控制或者配。

結果就是父母所有對孩子的強制或者鎮壓都會無效,孩子們從來不會在鬥爭中去想面子問題,或者自己的行為會有什麼危險後果,孩子和父母之間的爭鬥會不斷,沒有合作、沒有和諧,家裡就像是戰場。

很多父母只關心結果——孩子的玩具是否自己收拾了,卻從不考慮過程。是孩子自願去收拾的,還是被迫去收拾的。

卻不知道,當孩子一旦激起和父母的戰爭,他們的不良行為就會繼續。下一次,想要孩子收拾玩具,這樣的過程需要再來一遍,最終孩子含著眼淚收拾了玩具。

從教育的角度來看,作為父母我們贏了嗎?

沒有。

孩子並沒有真正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最重要的是,

這樣爭吵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家裡上演,但是孩子的行為卻沒有絲毫改變。

所以說我們掉進了孩子的“陷阱”,表面看來屈服於父母的權利,收拾了玩具。但是孩子並沒有學會合作。當孩子長大得到的權利越來越多,再想用權利來鎮壓,效果會越來越差。

父母如何避免掉進權利之爭

不能和孩子爭吵,產生爭執,很多父母不禁要問,孩子我們還能不能管?不能順著,不能爭吵,難道要供起來嗎?

不要和孩子進行“權利之爭”並不是說,我們不去管教孩子,而是說,我們需要摒棄那些沒用的、過時的方法,找到科學、有效的方法來引導孩子。

所以說不是不能和孩子產生爭執,而是和孩子產生爭執時,作為父母有三條界限需要遵守。

第一個,我們和孩子爭吵是否為了自己的利益。

當孩子感冒生病後想出去玩雪,作為父母我們當然不會同意,孩子哭鬧父母依然不為所動,這不是我們為了自己的利益,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為孩子考慮。

相反,我們總是頭疼孩子的臭襪子亂扔,強迫孩子收拾好自己的襪子,這裡面,我們一旦和孩子產生爭執,目的是孩子為我們製造了麻煩。

很多父母會說,是為了幫孩子養成好的習慣。我們不妨想想,批評孩子的那一刻,我們當下的想法因為孩子屢教不改還是因為擔心孩子未來沒有養成一個好的習慣。

大部分父母內心的想法都是前者。

所以當我們和孩子陷入爭吵的時候,不妨問問自己,這件事情中,我個人能夠得到什麼好處。

第二個,看結果。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抓狂時刻,看到了提醒了多次都放不好的鞋子,喊了多次都沒有收拾的玩具,心理的火氣就蹭蹭蹭地上升。

此刻我們應該思考一下,我們的教育方法有用嗎?孩子有沒有進行反抗?我們的教育的結果符合我們的內心要求嗎?

答案是,如果孩子對我們的要求總是想要反抗,總是憤怒,證明我們已經進入了和孩子的權利之爭。

第三個,看說話的語氣。

和孩子產生分歧,教育孩子的不良行為的時候你的態度怎樣?

父母們可以回想一下,我們對孩子提要求的時候,是強硬的、命令的,還是苛求的?

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伴隨著父母的高聲斥責,孩子的聲音分貝也會提高。一旦我們對待孩子言辭越來越激烈,孩子的聲音越來越大,毫無疑問,父母們進入了“權利之爭”。

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父母們需要指出,但是語氣一定是沉著、平靜、溫柔且堅定的。

所以當我們害怕自己掉進和孩子的“權利之爭”,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可以用這三個標準來衡量一下自己的行為,我們和孩子產生爭執是為了誰的利益;我們教育孩子的結果是孩子願意合作還是毫無作用;我們教育孩子的預期是堅定且溫柔的,還是言辭激勵。

一旦越界,我們只能被孩子牽著鼻子走。讓我們的教育結果收效甚微。

避免權利之爭才能讓孩子願意聽父母的教導

作為父母,只有我們真正從權利之爭跳出來,才能知道如何去引導孩子,如何讓家庭教育更有效。

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博士認為,和兒童對抗只會失敗,你永遠打不贏孩子,更無法透過對抗培養其合作精神。

教育孩子,最主要的不是讓孩子聽話,而是

讓孩子願意和我們合作。

所以跳出權利之爭,是孩子和我們合作的基礎。

如何才能跳出權利之爭?

第一步,學會審視自己

兒童心理學奠基人魯道夫·德雷克斯認為,父母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隨時明白一個道理:我們究竟要做什麼?而不是我們要改變孩子做什麼。

當孩子憤怒地對我們吼叫,拒絕執行我們的命令,說了太多次都不聽從的時候,父母們都會被激怒。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學會審視自己,告訴自己,我們一旦動怒,和孩子爭執不下,我們就會成為權利之爭的一方。

作為父母,我們需要不斷地去審視自己,讓自己保持理智,在孩子對我們進行挑戰的時候,儘量讓自己保持克制和冷靜。

第二步,保持冷靜

孩子虐我千百遍,我待孩子如初戀。

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孩子大吼的時候,我們能不能做到不生氣。

當我們不能做到的時候,是否可以選擇扭頭走開,讓自己遠離現場,保持克制。

身為父母我們應該時刻提醒自己,吼叫和命令只會適得其反,我們的根本目的是讓孩子願意和我們合作。

當我們還沒有足夠的經驗和方法讓孩子願意和我們合作時,放棄高高在上的姿態和語氣,最起碼可以爭取讓孩子放下戒備。

無數次再和孩子爭吵的時候,我會聲音越來越大,最後心中充滿怒氣,為了實現自己的目的,會讓孩子一邊哭泣一邊收拾玩具。

直到看到《孩子 挑戰》這本書中提到的“權利之爭”才明白,這樣的爭執是最沒用的,

如果你教育孩子也經常會陷入和孩子的“權利之爭”,那麼儘早改變從自己開始,才能讓家庭教育更有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