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說:什麼是邏輯,中國人不講邏輯?

在思考問題時有一個概念常常被人們提及,它就是——邏輯。

那麼,什麼是邏輯呢?

“邏輯”,或稱為“理則”。源自古典希臘語 λγο (英語logos),最初的意思有詞語、思想、概念、論點、推理之意。

1902年嚴復譯《穆勒名學》,將其意譯為“名學”,音譯為“邏輯”;日語則譯為“論理學”。在現代漢語詞典裡,邏輯的涵義是思維的規律或客觀的規律性,邏輯學被定義為研究思維形式和規律的科學。

雜說:什麼是邏輯,中國人不講邏輯?

“到底是工作重要還是我重要?”

“你重要。”

“那你現在為啥在工作而不是在陪我?騙子!”

“我要離開村子,去上海打工。”

“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你這個沒良心的死去就不要死回來!”

“小張雖然坑蒙拐騙,但也有好的一面;小李雖然勤奮正直,但也有不好的一面,他就沒有缺點嗎?我看都差不多。”

被錯亂邏輯搞得抓狂的體驗,你有我有全都有。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提醒過別人,說話要講邏輯。但是,邏輯究竟是個啥?恐怕很多人都鬧不清。

在很多人心中,講邏輯就是“講道理”,或者是按照他認可的思路講道理,不然就是不講邏輯。比方說,按“你的邏輯”如何如何,“他的邏輯”如何如何。這就理解錯了。

雜說:什麼是邏輯,中國人不講邏輯?

就像數學、物理一樣,邏輯只有一套。邏輯是人類思維的工具,雖然還可以發展,但是已經確定下來的形式,是固定的、通用的。就像1+1=2,你要不承認,非要自創一套1+1=213,聲稱這是“我的數學”,那就失去了和其他人討論和交流的基礎,也失去了人類認知世界的基礎。

說了半天,啥是邏輯呢?

邏輯就是保證推論有效的學問。遵守邏輯規則,不僅可以保證推論有效,幫助我們分清對錯真假,減少無謂爭論,獲得確定性的認識,還能夠從事實、公理中,推匯出我們根本想象不到的確定性知識。

人最強大的地方,就是大腦。大腦強大,是因為它會思考。人人都會思考,但思考質量不一樣。

雜說:什麼是邏輯,中國人不講邏輯?

一知半解是認知的大敵

吉姆是個老農,突發奇想要讀大學,社群學院負責人熱情接待了他,介紹說第一學期有四門課:

“英語、數學、科學和邏輯。“

“邏輯?什麼是邏輯?”吉姆問。

負責人迴應:“我給你舉個例子吧,你有割草機嗎?”

他很自豪地回答:“有啊。”

“如果你有割草機,那麼從邏輯上說你就有草坪嚏。”

“是的,我確實有草坪。”

“如果你有草坪,從邏輯上說你就一定有房子啦。”

“是啊,我確實有房子。”

“如果你有房子,從邏輯上說你就有家庭了。”

“是的,我確實有家庭。”

“如果你有家庭,從邏輯上說你就一定有老婆,有了老婆,從邏輯上說你就不是單身狗了。”

“一點兒不錯,我不是單身狗!哎呀,真的無法相信,你僅憑知道我有割草機就知道了所有這一切!”吉姆失聲喊了出來。

“是的,這就是邏輯。”負責人道。

吉姆迫不及待地告訴老朋友鮑勃這個好訊息:“我要上大學了,第一學期要學邏輯。”

“什麼是邏輯?”鮑勃不解地問。

“我給你舉個例子:你有割草機嗎?”

“沒有。“

“那你一定是個單身狗。”

邏輯就是環環相扣、順理成章、水到渠成,操之過急、不按規律辦事、急於求成則欲速則不達。

雜說:什麼是邏輯,中國人不講邏輯?

在柔性思維理論中通常把一維邏輯稱為靜態邏輯,一維邏輯思維活動稱為靜態邏輯思維;把多維邏輯稱為動態邏輯,多維邏輯思維活動稱為動態邏輯思維。

一維邏輯思維的特點是:清晰的/確定的/機械的/直線型的;

多維邏輯思維的特點是:模糊的/非確定的/靈活的/立體型的。

為了讓大家更直觀的認識靜態邏輯和動態邏輯在思維活動中的應用,下面我們來看幾個案例:

案例1 圍魏救趙

1)直接邏輯維——救趙或不救趙

2)間接邏輯維——圍魏救趙

動態邏輯思考——既救趙也不救趙。

案例2 打人對不對?

這個問題在不同的背景環境(邏輯維)下,結果不同。

1) 日常邏輯維:不對

2) 比賽邏輯維:對

3) 法律邏輯維:正當防衛對,防衛過當不對。

動態邏輯思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雜說:什麼是邏輯,中國人不講邏輯?

案例3 善惡的標準

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聖人。

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跡,論跡寒門無孝子。

1)論跡邏輯維——萬惡淫為首

2)論心邏輯維——百善孝為先

動態邏輯思考——善惡評定需要雙重標準。

案例4 阿喀琉斯追不上海龜

有關時間的悖論,最著名的是“芝諾悖論”:阿喀琉斯追不上海龜!

若海龜在阿喀琉斯前一段,則阿喀琉斯永遠趕不上海龜,因為追趕者必須首先跑到被追者的出發點,而當他到達被追者的出發點,慢跑者又向前了一段,又有新的出發點在等著它,有無限個這樣的出發點。所以,阿喀琉斯追不上海龜。

1)微觀邏輯維——阿喀琉斯與海龜之間的起點無限多的。

2)宏觀邏輯維——阿喀琉斯與海龜之間的距離有限長。

動態邏輯思考——阿喀琉斯能追上海龜。

雜說:什麼是邏輯,中國人不講邏輯?

中國文化中最發達的器官,不是腦子,而是一顆心。在中國文化中,大腦的發達程度叫智商,而心的發達程度情商。在所有的民族中,中國人是最情商培養的民族。一個人不管智商幾何,只要有一顆真誠的心,處處感人。在中國生存,情商比智商要重要。

西方哲學區別中國哲學最大的特點,就是邏輯在其中,推理嚴謹。由於用心思考,所以中國人的思維特點就是,不重邏輯,不喜歡講理。

為什麼中國人不重邏輯呢?因為不需要。中國人用心思考,心的反應是最快的,完全跳躍式的,形而上的,邏輯推理跟不上,也即是,大腦的思維速度跟不上心的切換速度。相對於邏輯推理,中國人更注重心的感知。

雜說:什麼是邏輯,中國人不講邏輯?

從醫學角度上講,心處於身體的中心位置,向全身各器官傳遞指令是最快捷的,大腦要向全身傳遞指令要經過頸椎那個狹窄的通道,所以,頸椎不好的人,思維相對就會慢些,就是因為頸椎處的卡堵。不僅是資訊傳輸慢,各種營養也輸送不上去。頸椎病嚴重點的人,較容易會引起腦梗,因為血液供不上去,大腦裡缺氧,從而導致瞬間昏迷。腦昏迷、腦癱甚至是腦死亡的人都還可以生存,但心死了就立即結束生命。

王陽明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王陽明,《傳習錄》)人的心是最快的,也是最難駕馭的。所以,中國傳統學術中,各家的修行,都以修心為要。

中國哲學的顯著特點就是“心性”直達特徵,省略邏輯推理過程。這在學術上也有反應。西方學術講究實證研究,假設、推理、驗證,步步緊扣,少一環都不行。而中國古代到近代學術,一般都是思辯學術,雖然也有義理假設和考據證明,但細想來,那些當作證據的材料,又有多少是經過實證後的觀點?從先秦諸子,到宋明理學,都講“心統性情”。心學與情學,是中國哲學中最發達的分支。

雜說:什麼是邏輯,中國人不講邏輯?

參考文獻:1。邏7思維學院,什麼是邏輯?

2。 楊子,中國人為什麼不講邏輯不講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