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 讓孩子獨立的最好方式, 是讓爸爸帶孩子!

母親以女性特有的感情細膩、做事認真仔細、性格溫柔去影響孩子,透過講故事、教唱歌、玩玩具等給了孩子很多的關懷與呵護,這是功不可沒的。

然而,缺乏男性教育往往會使孩子表現出多愁善感、性格懦弱、膽小怕事以及性格孤僻、自卑等特點。

心理學家麥克·閔尼研究發現:與那些一星期內接觸父親不到6小時的男孩相比,每天與父親接觸不少於兩小時的男孩,更有男子漢氣概,所從事的活動更加開放,更有進取精神,更願意冒險。

所以,要想收穫一名獨立的孩子,一定要多讓爸爸帶孩子。

原來, 讓孩子獨立的最好方式, 是讓爸爸帶孩子!

點選載入圖片

首先,在怎麼教育孩子這件事上,爸爸有更強的目的性。

大多數母親對孩子都是有較高期望的,但在實際教育中,母親往往顯得無計劃。但那些寧願在家裡照顧孩子的父親,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更強的目的性。想要培養孩子哪些品質,發展哪些方面的才能,父親心中一般都是有計劃的,而母親在這方面就要差一些。

其次,在教育內容上,爸爸帶給孩子更多理性。

相較於媽媽們的感性,爸爸的理性處理方式可以建立起孩子的規則意識,而這種規則意識能夠幫助寶寶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原來, 讓孩子獨立的最好方式, 是讓爸爸帶孩子!

點選載入圖片

而且,爸爸在家庭中大多扮演著“責任承擔者”的角色,在爸爸的潛移默化下,孩子也會變得更加果斷、有節制、勇於承擔。

第三,教育方式上更加大膽,能夠充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父親一般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動腦做事,而母親則比較喜歡幫孩子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父親對孩子提出的無理要求態度一般都比較強硬,而母親則時常心軟。父親帶孩子上街,看的東西多,零食吃得少;母親帶孩子上街,看的東西不多,零食卻吃得不少。

爸爸天生的“粗線條”, 往往會讓他們和孩子一起搞一些探索性的活動,當孩子有冒險行為時,甚至會和孩子一起,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如果孩子把玩具拆開,母親往往會罵他一頓。而父親卻常常不以為然,甚至會和孩子一起拆玩具,滿足孩子的好奇心,然後再教他把玩具裝好。

原來, 讓孩子獨立的最好方式, 是讓爸爸帶孩子!

點選載入圖片

第四,在日常生活中,爸爸更能夠幫助孩子勇敢強壯的體魄。

因為覺得髒,怕孩子接觸到細菌,因此媽媽們對孩子玩泥土、挖沙子往往抱不支援態度。但是如果換爸爸帶,又不一樣了。男性大腦偏向於動態活動,而且體力耐力比女性要好,爸爸喜歡帶孩子去跑步、游泳、攀巖、打球,不但養成了孩子的運動習慣,對健康有益,而且無形中就鍛鍊了孩子的意志力。

第五,在孩子性格塑造方面,會讓孩子更自信獨立。

父親往往不是對孩子包辦代替,而是鼓勵孩子獨立處理問題,因此對孩子溺愛的成分就比較少。

有時孩子摔倒,並沒有哭,可是母親卻趕緊跑過去把孩子扶起來,又是拍土,又是揉屁股,硬是把孩子的眼淚揉出來了。而父親往往不是這樣,他們會說:走路怎麼不注意,站起來,往前走,我相信這次一定會走好。孩子並沒有哭,而是站起來就往前走,父親在後面拍手說:真勇敢!從而使孩子充滿了自信。

孩子需要學會獨立自主的能力,而我們也總有一天會退出孩子的生活,他們終將獨自面對這個世界。所以,媽媽們可以適時的學會放手,多讓爸爸們參與到帶孩子的過程中來。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夠收穫一個開朗、自信、獨立自主的孩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