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當中,孩子是如何學習的?

上一期我們講到的家庭教育的核心是

五倫關係

。那麼我們這一期,與大家分享的是在家庭當中,孩子是如何學習的?

前面我分享過教育孩子,一開始先教的重點不是學習文化知識,而是先要教會孩子為人處事,待人接物。要教會孩子學會生活,學會與人相處。

男孩要學會

,將來怎麼與女人相處就是看家裡爸爸是怎麼對待媽媽的?

女孩要學會

,將來怎麼與男人相處?就是在家裡看媽媽是怎麼對待爸爸的?

可以說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試驗場,是孩子學會做事,學會生活,學會與人相處,學會學習的第一試驗基地。

所有的教育最終都要落實到生活當中去。如果不在生活當中落實,再完美的教育理念都是空頭支票,絲毫不起作用。

學會生活,學會做事,學會與人相處,都要落實到具體的生活當中去,要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孩子才能真正獲得。

在家庭當中,孩子是如何學習的?

幫助孩子如何學會生活?

就要從具體的做家務開始,教孩子學會擦桌子、掃地、洗衣服,鋪床、疊被子、整理房間、燒飯燒菜。所做的這一切不是單純地教會孩子學會燒菜、燒飯、學會做家務,而是教孩子學會照顧自己,獲得自食其力的能力。

這是學習做人做事的第一步,一開始不會做讓爸爸媽媽示範,幫助和引導,孩子模仿孩子需的一種能力的順序是這樣的,先是大人示範,然後大人的幫助下進行模仿,最後透過多次練習,達到獨立完成。

模仿是人類學習重要的手段,越小的孩子越需要模仿七歲以前的孩子,感覺和思考在沉睡,而去做事情去行動,卻是在覺醒的狀態下。如果你讓三歲的孩子坐在那裡,然後給她講給她解釋,水是如何在大自然當中迴圈的,他是不可能明白的。

在家庭當中,孩子是如何學習的?

有個小女孩兒跟媽媽到公園去玩耍,看到了紅花,小女孩就問媽媽:紅花為什麼是紅色的?

大多數媽媽這個時候,會去解釋花的顏色是由於花的色素決定等等這些基本的常識,其結果是呢,越解釋越說不清楚,孩子會打破砂鍋問到底,最後問到父母啞口無言。

孩子的生命成長是有節奏的,七歲以前的孩子是處在感性階段的浪漫期,當孩子問你為什麼發射紅色的時候,他並不需要知道花為什麼是紅色的,這些基礎常識,這個時候只需要告訴孩子,因為花喜歡穿上紅色的衣裳。

在小孩看來,周圍的世界都是擬人化的,她們所看到的花草樹木,鳥獸蟲魚,山石田土都是像人一樣,可以說話可以有表情的,可以表達情感的。所以呢,這個時候成人只要感性地回答一下孩子,滿足一下他們的好奇心就可以了,如果硬要去解釋,給孩子灌輸許多知識,其結果往往會把大人搞得不勝其煩,很被動。

在家庭當中,孩子是如何學習的?

再舉個案例,一個小男孩看到媽媽下班回來跟他打招呼後,便去做飯了,這時候小男孩就跑過去問媽媽:為什麼要做飯。其實小男孩是想要媽媽陪他玩一會,但是媽媽想的是時間來不及了,要趕快做全家人的晚飯。

小孩和媽媽的需求點不一樣,如果媽媽只是去解釋,因為人要生長,吃了飯才會有營養,這樣就會幫助你更好地成長呀,那麼小男孩根本聽不懂。為什麼人吃了飯就會生長的這個道理。小男孩就會繼續問為什麼飯菜會有營養,媽媽只會繼續解釋,小男孩就會不停地問下去,最後媽媽受不了,煩了,情緒就上來發火的說去一邊待著去,別來打擾我做事,最後搞得不歡而散,大人小孩都不開心。

那小男孩為什麼會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的問呢?其實小男孩是想和媽媽在一起待一會,再加上和媽媽的一問一答,小男孩就以為媽媽是和他在做遊戲,他覺得很好玩。這種情況下,該如何解決呢?

在家庭當中,孩子是如何學習的?

有兩種解決辦法。

一、暫時彆著急去做晚飯,陪孩子玩一會兒。

畢竟告訴孩子,因為要做晚飯,所以只能玩多長時間,把它先定好。跟孩子事先講好,時間到了,孩子就不會胡攪蠻纏,所以孩子只需要滿足一下當下的需求,他就不會再跟你糾纏。這其實也是在用行為告訴孩子,正確地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由於整個過程當中,媽媽的情緒呢,比較平和,這也是在教孩子學習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

二、當孩子問媽媽為什麼要做飯呀,媽媽就可以直接感性地回答她。

因為媽媽愛你呀,因為媽媽愛咱們這個家庭中的每一個人。同時的話分配一點小活給孩子幹,小男孩感受到了媽媽的愛,就會很順服地配合媽媽做事情了。

下期我們接著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