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親子狀態:不求不助,有求必應。

最好的親子狀態:不求不助,有求必應。

當值編輯:  清  泉

在我們小的時候,覺得做大人牛逼。充滿了威嚴和家庭的話語權,有時候就想著,等我做大人了,好日子就來了。但當我們成為大人的時候,發現這一屆的孩子太難帶了,現在的生活比起以前經濟狀況好處一大截,但孩子們卻問題百出。這一屆的父母很不容易,聊起養娃的歷程艱辛無比,很難想象之前父母生7個8個是怎麼過來的。父母不僅要成為孩子的衣食依靠,更要成為孩子的精神支援。辛苦賺錢養家的同時,要不斷學習,學習親密關係、親子關係。讓一個家庭更加幸福,孩子內心更有力量。

父母的焦慮情緒直接會傳遞

我國抑鬱症低齡化趨勢已經觸目驚心,中小學生抑鬱事件近年來層出不窮。是現在的孩子集體基因突變,變脆弱了嗎?顯然不是。

恰恰相反,只有孩子還是孩子,而他們周遭的一切都已經完全改變。就連有意無意地秉承著上一代教育理念的我們,可能根本就沒有意識到,我們自己也早就不是上一代父母了。

01最焦慮的父母

以我為例,成長在包郵區一座經濟繁榮的十八線小城市,我們的上一代大多經歷過十年浩劫,錯過了受教育的最佳時機。

在我讀小學到高中的這段時間,班裡同學的家長以小學和初中文化程度最為普遍,高中學歷已屬少見,本科學歷沒見過一個。

當我就讀於省重點高中時,班裡以農村上來的寄宿生為主,父母很多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民。而我所在的班級,幾乎所有人都考上了本科,一半人上了 985、211。

這些同學絕大多數都在一二線城市定居,買了學區房,要讓孩子上最好的學校。

我們和上一代父母一樣嗎?學歷不一樣,學歷引起的心態差別更是巨大。在我讀書的時候,父母可以接受孩子在學習上的任何狀態,也可以接受任何出路。

別說考不上大學,考不上高中都沒關係,能養活自己就好。父母輔導不了孩子功課,也就放任自流,心態一個比一個坦然。而當我們這一代人成為父母的時候,誰還能接受自己的孩子考不上大學嗎?

所以比起我們的父母,我們這一代人對教育有一種無法掩飾的焦慮,捂住嘴巴也會從眼睛裡跑出來。

這焦慮藏在我們陪寫作業的怒氣中,藏在我們拿到試卷的失望中,藏在我們看待孩子時挑剔的眼神中,最終變成無形的壓力,壓在孩子稚嫩的肩膀上。

當我們抱怨孩子變脆弱的時候,有沒有審視過自己,給孩子傳遞了怎樣的情緒?

02 單一的價值觀

春節期間一個國內的影片講座,裡面的老師問學生:我們怎樣才能讓媽媽開心呢?下面一年級的小學生爭先恐後地舉手回答:考一百分!考雙百分!考全班第一!

而現在可以明顯感受到,只要孩子上了學,父母的喜怒哀樂彷彿就自動和成績掛鉤了。孩子考得好,父母揚眉吐氣,孩子考不好,父母唉聲嘆氣。

M 的媽媽就曾多次提到 M 考上全省排名第一的高中,對此有多驕傲,面對 M 的病情時就有多糾結。

她對 M 感到失望的一個原因是——家裡不愁吃喝,連襪子都不用洗,有什麼好煩心的呢?可這個連襪子都不用洗的小孩,卻令我感到無比心疼。因為她無法透過洗襪子這件小事獲得小小的成就感,也無法透過洗襪子這件小事,來讓媽媽開心。

當父母這種焦慮源源不斷地向孩子輸入的同時,結合孩子的性格以及其他因素,更容易導致孩子的抑鬱。

父母要控制自己的焦慮,和掌控心

孩子的“忤逆”可能出於防禦。因為人類的“青春期進化本能”被喚起,青春期孩子會覺得“我得愛點別的東西,才算是完成人類發展任務”,所以可能會千方百計地表現得不需要爸媽。

“朋友至高無上,爸媽算什麼。”

“和偶像比起來,爸媽老師的話不值一提。”

還會有“情感倒錯”表現:明明挺喜歡你,但會說“我討厭你”;明明挺崇拜你,卻會貶低你“你老/過時了”;或“行為退行”:“老子想怎樣就怎樣”。

孩子並不是真的不愛你們了,其實是在告訴爸媽:我長大了我做什麼都行,你們離我遠一點。父母一定要有耐心要有底氣有節制地面對。

因為大腦皮層活躍的原因,青少年會出現很多難以自控的衝動,所以會有一些行為來抑制自己的衝動。比如說“禁慾”,一些孩子認為“我不能吃某些東西/做某些事情”;比如古怪的儀式感,一些孩子做作業前得先打遊戲;孩子由此獲得規律感,確定“很多東西都是在他的確定之中的”,都是在他自己的掌控中。

所以對於青少年來說,保持生活穩定也非常重要。在家庭出現重大變化時,很多青少年的情感往往會出現巨大的波動,這都是和心理防禦機制有關係的。

有時青春期孩子說“我不想去學校”,其實是壓制著衝動。比如,孩子可能在學校被人欺負了,“不想去學校”其實防禦了“想去打擊報復別人”的衝動。所以我們儘管可能會覺得孩子的選擇過分,但還是要耐著性子去看看選擇的背後原因。

最好的親子狀態:不求不助,有求必應

青春期的親子關係常常是這樣:孩子靠近父母,父母更想要靠近孩子,但一旦靠近了彼此,孩子又擔心“離父母太近,我就沒有我自己了”。

一些父母侵入性特別強:“你必須按照我說的那樣去做”,孩子由此可能會有“整個自我都要被毀滅”的感覺。所以孩子會說“我還是離你遠一點,我要成為我自己”,有時甚至會透過“讓父母感到很虐”的方式實現此目的。

有位同行曾經總結說,青春期最好的親子狀態是“不求不助,有求必應”——父母需要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尊重孩子想要形成自我的發展需求。所以父母在孩子青春期的節制也好,隱忍也罷,其實都是在為孩子的長大成人做應有的貢獻。

一些簡單的標準可以判斷孩子的發展任務是否遭遇了阻滯,孩子的生活、學習、社交功能等基本功能是否受損。

抑鬱在家的孩子,“不助”或許是一個更好的辦法

聽過撒紅老師的課,裡面講到抑鬱休學的孩子呆在家裡,緊閉房門,不讓家長進去,此時家長更為焦慮。撒紅老師說,此時,家長不要步步緊逼了,你敲門砸門,只會讓孩子把自己的心門關得更緊。因為這時候孩子覺得,我呆在房間裡才是安全的。

這時候家長得放下“助”的心,放下一種壓迫和緊張感,給到孩子一個放鬆的空間,讓他覺得開門後也是安全的,他才會把門開啟。這個跟我們小時候聽過的冷風和暖風的故事有點像。

冷風和暖風比賽,誰能把路上身上的衣服吹下來。冷風越吹,路人衣服裹得更緊;暖風輕輕地吹,路人脫下了外衣。抑鬱非三日之寒,孩子走到休學這步,背後還是有一定的原因的,需要智慧地去化解。當孩子放下防備,開始求助於你的時候,請“必助”,這時候,孩子會得到滿滿的安全感,會覺得內心溫暖而有力。

《回到人間2——家長成長篇》裡,老師用大量篇幅告訴父母,該不助的時候請忍住!觀呼吸也好,其他方法也好,此刻,請把生活的重心回到自己身上,放下一顆你迫切相助的心,放下自己身上的焦慮和緊迫。停止對孩子進行你所認為的助,相信他,信任他,等待孩子向你敞開的那一刻。

當然,我們還得繼續不斷地學習,學習如何去助。當孩子向你敞開的時候,你要懂得如何去幫助他,此時更不可繼續指責、抱怨,不解決問題,反而把矛盾進一步激化。

“不求不助,有求必助”,其實也適用於親密關係、人際關係。即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都需要跟周圍的人產生一定的界限,尊重每一個人的心願。當別人求助時,也請竭盡所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