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兒童的感覺統合訓練

訓練基本對策

自閉症兒童的感覺整合能力直接影響感覺統合訓練的各個環節。具體而言,該類兒童感覺統合訓練在訓練目標制定、訓練內容甄選、訓練的組織實施等方面不僅應遵循一般技術要求,還須體現自閉症兒童的群體性特徵和個體差異性。如,自閉症兒童難以持續就某一領域問題進行集中訓練,故須採取泛主題訓練,訓練專案多、領域廣、專案轉換頻率高。

(一)訓練目標

自閉症兒童感覺統合訓練的主目標是改善兒童觸覺、溫度覺和痛覺過度敏感或遲鈍的異常狀況,提高其前庭覺敏感性和本體感覺能力,發展感覺與動作的統整能力,提升運動企劃能力,為改善兒童異常行為及其他障礙奠定基礎。間接目標是透過各項訓練,提高兒童對周圍事物的關注度,改善其身體概念和空間概念,促進其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

自閉症兒童訓練初期目標設定以離散目標為主,隨著兒童逐漸適應訓練的各環節,可以根據兒童情緒狀況和運動水平制定適當的連續目標,以增強訓練強度,提高訓練成效。

(二)訓練內容

自閉症兒童的多感覺通道異常決定了針對該類兒童的感覺統合訓練,首先應進行感覺分領域的訓練,豐富視覺、聽覺、觸覺、嗔覺、味覺、前庭覺、本體感覺各領域資訊,有效刺激中樞感覺區。感覺分領域訓練一定週期後,可根據兒童情緒狀態和運動能力設計難度較大的感覺統合綜合訓練專案,一方面促進感覺間的統整能力,另一方面激發兒童尋求幫助的意識,促使兒童關注周圍人物。伴有攻擊性或自傷性行為的自閉症兒童,訓練專案設定尚須考慮減少異常行為的訓練內容。輕度自閉症兒童根據其運動發展水平和感覺統整能力,可縮短感覺分領域訓練時間,增加綜合訓練專案,加強其感覺間統合水平,訓練中後期還可增加言語和認知等內容,進行高位統合訓練。中重度的自閉症兒童堅持長時間的感覺分領域訓練後,適時嘗試進行感覺統合綜合訓練專案。受社會交往能力和言語語言障礙的影響,自閉症兒童的高位統合訓練有較大的難度,訓練的組織實施尚需進一步探索。

(三

)

訓練組織實施

訓練組織實施是實現訓練方案和提高兒童各感覺及感覺統合能力的核心環節,自閉症兒童的感覺統合訓練組織實施在訓練活動的準備、訓練組織形式、訓練方式等方面需時時把握兒童特點,才能組織合理、有效的訓練。

1.

訓練活動的準備

自閉症兒童的心理、行為特點要求訓練活動的準備工作儘可能全面、細緻,為可能實施的訓練創造條件。

(1)充分了解兒童基本資訊和特徵性反應。訓練初期,訓練人員應充分了解兒童基本資訊,如兒童基本情況、診斷評估資訊、康復訓練史、兒童特點等。隨著訓練的深入,訓練人員應根據兒童表現,記錄和分析兒童的特徵性反應,如情緒變化、合作行為、異常行為等發生的情境和時機及資訊傳遞方式,為後續訓練做好充分的準備。

(2)與兒童建立良好的關係。自閉症兒童與訓練人員的良好關係直接影響著訓練中兒童的配合度和完成動作的質量,是有效訓練的基礎。首先,訓練人員在充分了解其生理、心理、行為特點的基礎上,主動介入受訓兒童的有意識或無意識活動中,讓兒童瞭解熟悉眼前的“陌生人”。有的兒童喜歡關注細節,如衣服顏色、髮型、紐扣等,若訓練人員對這些細節有所瞭解,不妨將其納入準備工作,或許會受到意外的效果。其次,有意識構建依戀關係。無論是每一次訓練活動準備工作還是訓練中,訓練人員應高頻“現身”兒童的視野,積極引導兒童做好準備事項、撫慰不安心理、解決當下心理行為困惑、承擔兒童與外界有效溝通的橋樑。一段時間後,訓練人員所做的這些細緻人微的工作大多會產生積極的結果——兒童對訓練人員的信任度逐步提高,產生對訓練人員的依賴,這是後續持續開展有效訓練的重要基礎。

(3)處理好固定與變化的關係。自閉症兒童的刻板行為往往要求訓練環境、訓練人員、訓練組織實施順序等一成不變,相對固定的訓練要素更有利於使自閉症兒童穩定情緒,較好地參與感覺統合訓練。但這會助長自閉症兒童的刻板行為,限制認知範圍的擴充套件,進而影響其社會交往和言語語言的發展,不利於整體康復。因此,在感覺統合訓練的實務週期內,應正確處理固定和變化的關係。在訓練初期,訓練要素基本保持不變,如訓練活動安排在熟悉的環境、兒童家長及熟悉人員共同參與訓練、訓練活動以其感興趣的專案為主等。在訓練中後期,可透過適度調整訓練環境、更換訓練裝置、調整參與訓練的人員、變換訓練專案等,提高兒童對“新訓練要素”的適應性,達到緩解刻板行為,擴充套件兒童興趣的目的。

2.

訓練組織形式

自閉症兒童感覺統合訓練主要採用訓練人員主導的個別訓練(如滲透式、伴隨式、一對一式)和兒童自助式訓練。輕度自閉症兒童在個別訓練基礎上,可在訓練後期採用互動、互助式訓練,豐富訓練形式、增加訓練強度,提高兒童的社會交往能力。

(1)兒童自助式。自閉症兒童運動能力較強且獨來獨往。在訓練初期,訓練人員難以有效介入其活動,兒童也幾乎不能進行同伴互助互動訓練,故此階段的感覺統合訓練主要採取兒童自助式訓練——兒童獨自進行自己感興趣的活動,訓練人員不干預其活動,僅為其活動創設條件或提供安全支援。

在訓練中後期,隨著兒童動作自動化水平的較大提高,也可適當採用此組織形式以提高兒童自主活動意識。訓練中,訓練人員應密切關注兒童的訓練,確保兒童始終在訓練人員視野範圍內,時時關注兒童安全,對其具有危險性的行為及時預防和制止。

(2)訓練人員滲透式。兒童與訓練人員形成穩定的依賴關係後,希望訓練人員參與自己的活動。這時,訓練人員在積極參與其活動的同時,引人一些新的訓練內容,“稀釋”其固有的活動內容,拓展其認知、行動範圍。

(3)訓練人員伴隨式。經過一段時間自助式和滲透式訓練,兒童對訓練人員產生一定的依戀,訓練人員採用伴隨式參與兒童的訓練,協助兒童共同完成訓練活動。

3.

訓練方式

訓練初期,兒童與訓練人員還未形成良好關係,難以與他人合作,適宜採取主動訓練的形式讓兒童自主活動。訓練中後期,為了提高訓練強度,促進兒童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應加大主動和被動訓練比例。

自閉症兒童往往很難長時間專注於一種訓練活動,故,主要採取間隔訓練的方法,一方面提高兒童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增加訓練專案,降低刻板行為發生率。

(四)訓練人員的技術要求

訓練人員應立足於自閉症兒童的特點,關注以下幾點技術要領:

(1)言語表達。訓練人員與自閉症兒童溝通或發指令時首先應找準時機,受到兒童關注時及時呈現核心資訊,言語簡潔、直奔主題,結合適當誇張的表情和堅定的語氣。如“過來”、“跳上去”、“跨”等,只說出核心詞彙,不必多做解釋。

(2)操作示範。基於自閉症兒童難以模仿視覺呈現資訊,操作示範主要採用被動感受式示範:兒童在訓練人員的扶持下被動感受動作要領,學習新動作。若兒童能理解和模仿訓練人員簡單的動作,訓練人員可在兒童情緒較好、注意力集中時進行動作示範,具體要求為:抓準時機,在兒童近處進行同向度示範(鏡向示範也可嘗試),動作速度不宜過慢,不拖沓,多環節連續呈現。

(3)支援與糾偏。訓練人員應關注對自閉症兒童的心理支援,如訓練初期某些兒童需要擺弄特定物品或間歇性得到母親的安慰後才能繼續訓練,訓練人員可滿足兒童的這類需求。隨著訓練的深入,可適時弱化兒童對特定物件的依戀。訓練人員對該類兒童言語支援應簡潔、準確,動作支援要適度,充分利用兒童尋求支援時機發展其言語或社會交往能力。自閉症兒童錯誤動作一旦形成很難糾正。故,兒童學習新動作時,訓練人員宜採用持握或扶持兒童軀體的特定部位,使兒童在受控制狀態下進行訓練,感受訓練的操作要領,形成正確的動作。若兒童不規範的動作經多次糾正後仍不見效,可忽略或迴避該類操作。

(4)評價與反饋。障礙程度較為嚴重的自閉症兒童大多很難理解源於他人的言語或非言語評價,對他人的反饋幾乎沒有應答,但是訓練中的評價反饋還是要進行,或許會有收穫,如擁抱或給予鍾愛的物品以獎勵其積極行為等。對於障礙程度較輕的自閉症兒童,訓練情況的評價和反饋與其他兒童的情況較為相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