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 廢棄坑塘變身智慧農業園 天藍地綠水清

鄧州 廢棄坑塘變身智慧農業園 天藍地綠水清

鄧州市盛達智慧農業示範園風景如畫房保華攝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李春通訊員王中獻

本報訊8月25日7時,鄧州市張村鎮趙樓村村民朱文華騎著電動車,準時來到盛達智慧農業示範園。朱文華在園區裡做保潔工作,每年有3萬多元收入。家裡土地都流轉出去了,丈夫和兒子在外打工。她在園區務工的同時,還能照顧家裡的老人。

“原先這裡都是廢棄的坑塘。”朱文華告訴記者。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乾渠在鄧州境內全長37。4公里,園區所在的地方是當時的取土區。該區域取土後,形成了四個集中連片的廢棄大坑,面積在千畝以上。為了恢復該區域土地的利用價值,2019年9月,鄧州市引入養豬行業龍頭企業牧原集團,投資2。5億元,建設了盛達智慧農業示範園。目前,該示範園已建成7棟智慧聯棟溫室大棚、4棟現代日光溫室大棚和5萬平方米蓮花荷塘。

“小番茄、薄皮西瓜、水果黃瓜等綠色果蔬進入成熟期後,做成禮品箱,透過線上銷售、進駐高階有機水果店等形式,根本不愁銷售。”示範園經理胡建立笑著告訴記者,“平日遊客六七百人,高峰期達七八千人。”

盛達智慧農業示範園是該市以三產融合發展試驗區推動“兩山”基地建立的一個縮影。三產融合發展試驗區充分利用土地、水利、自然環境等資源,一、二、三產相互促進,形成疊加效應,將一個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鄧州鑲嵌在丹水湖畔。圍繞三產融合發展試驗區,鄧州市組織實施了一系列建設工程。堰子河小流域生態修復治理,讓幹河溝蝶變成“長流水”;習營村四旁植樹增綠,整個村莊呈現出“村在林中、房在樹中、人在綠中”的綠色生態……

生態優美的同時,“綠水青山”也實現了保值增值。鄧州市建立了一批生態修復+生態農業+生態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專案。依照“公司+基地+農戶+標準化”模式,發展了3000畝獼猴桃種植基地、萬畝艾草和中藥材種植基地、千畝國儲林和經濟林……探索出了一條具有鄧州特色的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之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