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文化的源頭在哪?馬家浜文化遺址,打破沉睡七千年的文明記憶

眾所周知,江南廣義上是指長江以南,多指長江中下游的南岸區域,而江南自古是一個人傑地靈、山清水秀的地方。江南雖最早出現先秦時期,但僅僅指江河以南,當時江南屬於百越之地,後被納入華夏版圖,成為華夏漢地九州之一。距今六七年前後,大江南北進入新石器時代興盛階段,而江南地區早在6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在此活動。江南文化的源頭在哪裡?多年來,人們一直眾說紛紜。其實,只要稍加考證與研究,便不難發現,江南文化的源頭就在嘉興,即馬家浜文化。按照以往的學術慣例,各種遺址文化大多是以首次發現及發掘地命名的。但馬家浜文化卻經歷了一段曲折的歷程,它的首次發現地並不是馬家浜,而是在嘉興市桐鄉縣一個叫羅家角的地方。

江南文化的源頭在哪?馬家浜文化遺址,打破沉睡七千年的文明記憶

馬家浜遺址位於浙江嘉興市城南7公里的南湖鄉帶橋村,東北面臨九里港,西至墳屋浜,南為馬家浜,是一個三河交叉的平原。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嘉興南湖鄉帶橋大隊馬家浜村在漚肥挖坑時發現大量獸骨和古代遺物,意識到事情嚴重性的村民立即上報了當地文物部門。當地文物部門聞訊後,立即派出考古工作人員趕往現場,對現場進行了封鎖,並上報了浙江省文物考古部門。後來,浙江省考古部門聯合浙江省博物館、杭州大學歷史系等單位組成考古隊,對馬家浜遺址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根據考古專家介紹,當時出土骨器53件、石器12件,同事還出土大量玉器、陶器和獸骨。

江南文化的源頭在哪?馬家浜文化遺址,打破沉睡七千年的文明記憶

考古人員還在此發現房屋遺蹟,室內是經過加工的黃綠色土面,還有帶樹枝和蘆葦痕跡的紅燒土塊堆積。經測定,馬家浜文化的年代距今約為7170年左右,甚至比先於發掘的河姆渡遺址年代還略早一些。最讓人震驚的發現是位於上下層交接處的墓葬,共出土了30具人骨架,遺憾的是,當地農民害怕這些骨架給他們帶來晦氣,半夜起來把這些“馬家浜人”偷偷搗毀丟到河浜裡去了。後來由於考古隊員吃住問題難以解決,對馬家浜遺址的發掘工作只好中止。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為配合羅家角農田基本建設,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考古隊對羅家角遺址進行了局部發掘。這次發掘開探方41個,發掘總面積為1338平方米,出土的完整器物達794件,同時還出土了大量的陶片、獸骨以及稻穀等植物遺存。

江南文化的源頭在哪?馬家浜文化遺址,打破沉睡七千年的文明記憶

羅家角遺址分四個文化層,都屬於馬家浜文化,代表馬家浜文化不同發展階段,而羅家角遺址的發掘,引起了中外學者的注意。八十年代末,日本考古代表團專門羅家角遺址考古馬家浜文化,並認為羅家角遺址發掘出土的稻穀,證明中國的長江流域是日本栽培水稻的發源地之一。馬家浜文化遺址出土的文物十分豐富,出土了大量完整或可復原的石、骨、木陶器物,其中石器包括石斧、石錛、石紡輪等,陶器有釜、盆、盤、缽、豆、鼎、碗、壺、紡輪等,骨器中有骨耜、骨哨。從出土文物分析,馬家浜遺址距今6000多年,屬新石器時代中期,學術界稱之為馬家浜文化。

江南文化的源頭在哪?馬家浜文化遺址,打破沉睡七千年的文明記憶

馬家浜文化的“浮出水面”向世人展示了長江下游的遠古文明,打破了古代文明起源是以黃河流域為中心逐漸向四周輻射的“一元”說。在羅家角遺址曾出土了156粒稻穀,經科學鑑定是距今7040左右的人工栽培秈稻和粳稻,是我國最早的水稻栽培地。研究發現,良渚遺址發達的玉器文明正是在馬家浜文化的基礎上發展進步得來的,而良渚文化禮制的出現,與馬家浜文化的喪葬習俗有很大的關係關。馬家浜文化遺址與崧澤文化和良渚文化一脈相承,它的發現,引起了國內外考古界的重視,證明了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同是中華民族文化起源的搖籃。現發現馬家浜文化型別遺址已達200多處,引起了中外學者的關注。專家表示,馬家浜文化遺址的發現,讓沉睡七千年的文明記憶重現世間,馬家浜文化是當之無愧的江南文化之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