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繪畫以太行山為背景,作品貼近自然,雄偉壯觀

荊浩是我國五代後的著名畫家,長期在太行山隱居。因此,在畫作的創作中,太行山風景成為荊浩的主要創作內容。荊浩,生於我國唐大中四至十年。早年喜愛畫作,受到吳道子等著名繪畫大師的影響,採用獨特的繪畫技巧展示太行山的秀麗景色。並且,荊浩師承張璪,畫作有筆有墨,透過水暈染墨,展現出不同的太行山美景。荊浩的太行山寫生為我國後世的山水畫發展做出傑出貢獻。

他一生繪畫以太行山為背景,作品貼近自然,雄偉壯觀

他一生繪畫以太行山為背景,作品貼近自然,雄偉壯觀

1。太行山題材

如何描繪我國美好的江山景象,透過中國畫元素去構造畫面意境。畫家荊浩透過前人經驗所得,並長期隱居至太行山之中,這座山峰高昂聳立,雄偉壯觀,荊浩在此環境之中描繪我國大好河山,繪畫青山綠水,由此構建出一篇名為《筆法論》的理論文章,這篇理論文章是荊浩的代表作,更是超越荊浩自身山水作品的藝術理論形式。在荊浩發表理論文章前,人們便認為山水有靈,但具體如何體現出靈,荊浩在此基礎上將其以圖真論的形式表現出來,以荊浩為代表的畫作流派提出真思、真景表達出畫家真實的內心情感。

他一生繪畫以太行山為背景,作品貼近自然,雄偉壯觀

他一生繪畫以太行山為背景,作品貼近自然,雄偉壯觀

他一生繪畫以太行山為背景,作品貼近自然,雄偉壯觀

在面對荊浩所繪畫的太行山寫生欣賞過程中,我們可以看群峰聳立、溝谷縱橫、溝壑錯落與美麗的瀑布,畫中的每一幅風景都令人陶醉其中,沒處筆墨中皆流露出太行山獨特的美感。從整體來看,該畫作內容十分和諧,山峰高低起伏,山水雄壯秀美,包含著太行山俊秀的壯觀景色。觀看荊浩的太行山寫生可令人感受到絕美的繪畫藝術與人生感悟,便如張操所說“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一般。只有豐富人們的內心世界,將人的本質精神透過藝術得到外化,明確其繪畫內涵所在,才可創作出揮發心靈意境的寫生作品。

2。太行山文化

人類與自然的親近是與生俱來的,越是接近自然,越能夠發現大自然的美好,如同荊浩一般深入大自然創作,可領會自然精神,實現物我融合,由此感受大自然的宏觀之美與微觀之美,體會大自然帶來的美好。如同六十年代時期李可染先生所創作的《月芽山圖》和《桂林陽朔》皆透過自身與大自然山水相融合進行創作。

他一生繪畫以太行山為背景,作品貼近自然,雄偉壯觀

由此可看出,我國山水畫中皆透過大自然中的山水進行創作,在寫生過程中激發創作靈感,山水畫中的寫生便是創作與靈感的結合,是作者對當下景色的感悟與人生體會,在大自然的靈韻下激發自身創造性與情感思維。因此,想要創作出更為優秀的山水畫作品,便要親臨大自然之中,用眼睛去感受大自然中的一景一物,只有這樣,才可創作出美妙靈動,富有內涵,引起觀眾產生共鳴的山水畫作品。

3。中國畫角度

站在中國畫的角度來看,寫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們可以透過日常生活與大自然的奇珍逸景中感受到藝術的氣息,並透過筆墨的形式將其繪畫而成。我們可以認為,一名畫家的寫生水平直接關係到畫家的專業素養與作品水準,對於我國山水畫畫家來說,其寫生水平直接影響到整體山水畫作品標準。但我國常年以來一直沒有對山水畫寫生問題產生重視,只是簡單地認為寫生是透過蒐集形象,並將其透過速寫本進行呈現,而後根據速寫本內容與畫面進行對比與汲取,由此便形成一幅山水畫作品。然而這種寫生方式對畫家整體山水畫發展並沒有促進作用,只不過是在填充繪畫空白的題材方面,而不能將其拓展為筆墨表現力。

他一生繪畫以太行山為背景,作品貼近自然,雄偉壯觀

隨著我國交通越來越發達,人們可以隨時去自己想去的地方,畫家們也可以去全球各地進行寫生。在我國各地的風景區中我們便可看到無處不在的寫生畫家們,他們將自身投入于山水之中,叢林之內,與大自然結為一體,專心致志感受大自然的鐘靈毓秀,並透過自己的雙手將其釋放於畫紙之上。畫家荊浩便是如此,他出生於山西省,常年居住在太行山之內,學識淵博,十分擅長創作山水畫。荊浩之前創作的山水畫作品中難以見到全景式佈局的雄偉山水,但在太行山中卻被氣勢磅礴的大山被動提升審美水準,從而進一步認識到太行山中的‘’山水之象,氣勢相生‘’。在荊浩放寬自己眼界後,面對雄偉氣勢的太行山,從而形成開圖千里的寫生歌劇。

4。繪畫方式

由於荊浩十分喜歡在冬天和秋天季節進行創作,從而其著名代表作品中具有《秋山蕭寺圖》《秋山樓觀圖》《楚山秋晚圖》《秋山瑞靄圖》等。宋人米芾曾大量收藏荊浩畫作,並總結其繪畫特點‘’山為雲中山頂,四面峻厚‘’,並對荊浩畫中的氣韻雄偉的繪畫布局做出評價‘’山頂好作密林,水際作突兀大石‘’。荊浩對我國山水畫奉獻出重要貢獻,他曾將水暈墨章這種唐朝時期的繪畫方式推廣至今,並根據唐代山水畫中的筆墨技巧進行總結。

他一生繪畫以太行山為背景,作品貼近自然,雄偉壯觀

他一生繪畫以太行山為背景,作品貼近自然,雄偉壯觀

在師承方面,荊浩不僅僅採取張璪的繪畫方式,更借鑑項容和吳道子等人的繪畫與筆墨技巧,取他人之所長,補己之所短,並在長期的寫生創作中達到山水畫筆墨運用神形兼備,荊浩的進步與突破代表著我國山水畫藝術的邁入了另一發展階段。荊浩在太行山的繪畫過程中,景色佈置上較為特殊。透過中景與近景的交叉,展現出太行山的雄偉壯闊。並且,在其中穿插人物活動,使景色更加逼真,以此形成一幅完整的太行山風景圖。

結語:

綜上所述,荊浩在太行山寫生創作過程中,透過《筆法論》進行選景定位,以此展現出太行山的靈。並且,荊浩長期隱居於太行山中,與自然進行親密接觸,領會自然的美好,從而展現出最美好的太行山景象。在創作過程中,荊浩採用特殊的繪畫技巧,展現出中國山水畫的美,為後世的山水畫創作提供繪畫參考依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