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奉旨宣召,走到殿階前卻一直不說話,搞清原因后皇帝哭笑不得

聖旨是中國封建社會特有產物,是古代帝王彰顯至高無上權力的象徵,它具有一定的儀式性,很容易讓人感受到皇家的威嚴。因此,在現如今的很多宮廷劇中,宣讀皇帝聖旨幾乎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橋段。

大臣奉旨宣召,走到殿階前卻一直不說話,搞清原因后皇帝哭笑不得

不過怎麼說呢?世間之大,無奇不有。即便在宣告皇帝旨意這麼莊穆的事上,也曾有人出過差池,而且此人出錯的原因很低階、很可笑,以至於連問明情況後的皇帝都哭笑不得。

‘牛弘’出生於北周時期,他天資聰慧,在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了文人騷客的潛質。但成年後的牛弘卻並不是文質彬彬的奶油書生形象。相反,他身材魁梧,膀大腰圓,還長有一把濃密的大鬍子。不過牛弘雖然看起來很不好惹,實際上天性十分善良,他待人寬厚,人們都稱他為“大雅君子”。

大臣奉旨宣召,走到殿階前卻一直不說話,搞清原因后皇帝哭笑不得

牛弘有個弟弟叫‘牛弼’,牛弼是一個酒鬼,沾酒必醉。有一次牛弼喝醉酒發酒瘋射死了哥哥家的牛。牛弘回來後,妻子就向他告狀說:“小叔射死了咱家的牛!”牛弘聽了一點也不憤怒,他只是淡淡說了句“做菜吃。”待牛弘坐下後,氣不過的妻子又跑過來,說:“你弟弟射死了咱家的牛,你不覺得很奇怪嗎?”牛弘說:“我已知道了。”他臉色不變,仍舊讀他的書。牛弘待人寬厚如此。

牛弘入朝為官後,修撰和制定了很多古典及制度,當時的隋文帝很賞識他,牛弘自己也漸漸在朝中積累了不小的威望。

大臣奉旨宣召,走到殿階前卻一直不說話,搞清原因后皇帝哭笑不得

有一次,隋文帝的另一個寵臣楊素要帶兵遠征,臨行前特地和牛弘話別。兩人談過話後,牛弘送楊素出門。一般遇到像楊素這樣的寵臣,其他官員都會送出老遠以示尊重,但是牛弘僅僅送到中門就停下了。楊素就問:“我即將出徵,所以來道別,你為何才送這麼遠呢?”牛弘聽了不回話,只是拱拱手就退回去了。換做平時,這樑子定然是結下了,但“自取其辱”的楊素卻只是笑笑,說“牛公此人真可以說是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啊。”

牛弘的憨直不僅僅表現在對同僚上,包括對皇帝也是。

大臣奉旨宣召,走到殿階前卻一直不說話,搞清原因后皇帝哭笑不得

有一天上朝,隋文帝讓時仍吏部尚書的牛弘傳旨,但牛弘走到殿階前卻一直不開口說話,弄得滿堂文武大臣都一臉懵,就這樣僵持了十多秒,牛弘摸摸腦袋退了回來,說:“皇上,我想不起來內容了。”牛弘的萌蠢讓文帝哭笑不得,他調侃道:“傳幾句話這點小事你都做不好,看來你不是做宰相的料啊。”

話雖這樣說,但此事過後,文帝對質樸的牛弘卻更加器重了,以至於之後即位的隋煬帝,也對牛弘信任有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