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的個性和善解人意使其受到唐玄宗寵愛,不幹政也是受寵原因

楊貴妃本名在《舊唐書》與《新唐書》裡沒有寫,《資治通鑑》裡也沒有明確記載,《長恨歌傳》只說她是“楊玄琰女”。唐大中九年(855年),鄭處誨編撰的《明皇雜錄》裡才第一次提及:“楊貴妃小字玉環”。鄭嵎所做《津陽門詩》中有“玉奴琵琶龍香撥,倚歌促酒聲嬌悲。”一句,鄭嵎自注“玉奴,太真小字也”。其祖籍弘農華陰(今屬陝西),後遷居蒲州永樂(今山西芮城),父親楊玄到巴蜀任職,她於此際降生到人世。父親死後,年幼的她為在河南府供職的叔父楊玄珪所收養。

楊玉環長成後,出落為聰明穎悟、能歌善舞、熟諳音律、姿色豐豔的絕代佳人。開元二十二年(734年),她被選為唐玄宗愛子壽王李瑁的王妃。

幾年之後,為唐玄宗所寵愛的武惠妃病亡,唐玄宗在精神上陷入了極為空虛惆悵的狀態。他為填補這種空虛,消弭這種惆悵,開始注意能替代武惠妃的人選。幾經尋覓,他的視點最後落到了兒媳的身上。

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唐玄宗跨越倫理的羈絆,不顧李瑁的感覺,讓高力士將楊玉環接到了驪山溫泉宮。為洗去楊玉環兒媳的名分,他將楊玉環度為女冠(女道士),賜號“太真”,回長安後,安排居住在宮內的太真宮。

經過這樣的“脫胎換骨”,楊玉環名正言順地成了唐玄宗的情人。因受胡風的影響,唐代的男女關係相對比較鬆弛,整個社會對女性的貞節並不很看重,對兩代人超越倫理的愛戀也少有指責。前朝唐高宗與庶母武則天的關係發展從另一個方面證明了這種時代風尚。

唐玄宗和楊玉環以情人的關係同居了六年。楊玉環以無與倫比的色藝,將唐玄宗徹底地迷倒了,一顰一笑,都讓唐玄宗為之銷魂。時楊玉環並沒有任何名分,然在宮中的地位卻是鶴立雞群,宮人都敬稱她為“娘子”,禮儀待遇都享受著皇后的級別。

楊貴妃的個性和善解人意使其受到唐玄宗寵愛,不幹政也是受寵原因

楊貴妃

天寶四載(745年),在唐玄宗將左衛中郎將韋昭訓的女兒冊為李瑁的王妃後,他在鳳凰園中舉行了盛大的儀式,在《霓裳羽衣曲》的樂曲聲中,給楊玉環冊了“貴妃”的名號。由此楊玉環,此時應稱楊貴妃,正式成了唐玄宗的女人,一個在宮內壓倒所有女人的女人。時唐玄宗六十一歲,楊貴妃二十七歲,兩人相差三十四歲。

楊貴妃雖未成為皇后,但實際的享受遠在皇后之上。她是唐玄宗的最愛,幾乎是每求必得,每願必遂。內廷中有專門為她服務的組織和專案,織繡製衣有七百人,雕刻熔造也有數百人。

她自幼喜食荔枝,唐玄宗特令進貢質量最佳的南海荔枝。荔枝雖味道甘美,但嬌嫩難藏,採下後隔夜就要變質。南海官員為保質保鮮,讓人採下後用連驛的方式快速運入長安。儘管南海和長安南北相隔幾千裡,但楊貴妃仍能保證每天吃上新鮮的荔枝。

嶺南經略使張九章、廣陵長史王翼為討得唐玄宗的歡心,先討楊貴妃的歡心,盡心蒐羅當地珍奇的物產,奉獻給她。他們的做法果然奏效,不久就受到了唐玄宗的大獎勵,張九章升為三品官,王翼升為戶部侍郎。此例一開,內外各種官員爭相仿效,極力打聽楊貴妃的嗜好,絞盡腦汁地投其所好,以博取高官厚祿。

楊貴妃得幸於君主,滿門沾光叨恩。父親追贈太尉、齊國公,母親封涼國夫人。叔父楊玄珪拜光祿寺卿。三個才貌雙全的姐姐全被封為夫人,大姐為韓國夫人,三姐為虢國夫人,八姐為秦國夫人。堂兄楊銛授鴻臚卿,楊錡仼侍御史。

楊貴妃的個性和善解人意使其受到唐玄宗寵愛,不幹政也是受寵原因

虢國夫人遊春圖

整個楊氏家族以楊貴妃為背景,生活上享盡榮華富貴,政治上權傾朝野。他們每有關照,地方官都當作聖旨一般辦理,唯恐奉承不周。他們門庭若市,朝臣、富豪爭先恐後地進獻各種無奇不有的禮品。三個夫人可以自由出入宮禁,在唐玄宗前暢所欲言。張祜有詩道:“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卻嫌脂粉汙顏色,淡掃峨眉朝至尊。”

楊錡娶武惠妃生的女兒太華公主為妻,宅第和宮廷相連線。靠著楊貴妃,原在巴蜀地區軍界混得很不成人樣的楊國忠以遠房堂兄的身份進入京師發展,在仕途上一路上升,成為權力中心的重要人員。在李林甫死後出任了宰相,將楊家勢力更是提高到“李家天下楊家黨”的地步。為保障相位的鞏固,他大力排斥異己,和安祿山鬧得勢不兩立,從而加速了大亂的到來。

楊貴妃以女色佔盡君王之心,把滿門老小帶入了富貴鄉的現狀,和傳統的重男輕女的觀念唱起了反調。由此,社會上流傳起不少這樣的諺語:“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歡”;“男不封侯女作妃,君看女卻是門楣”。

楊貴妃之所以不同凡響,關鍵在於她不是個唯命是從、唯唯諾諾的女人,她敢於頂撞夫君,敢於漠視夫君,把夫君當成平等的情侶。唐玄宗愛她這點,也恨她這點,愛恨交織,反而加深了對她的愛。楊貴妃先後有兩次忤旨,都被大怒的唐玄宗譴出宮外。

第一次是她封為貴妃的次年,被譴到楊話府中。高力士深深瞭解唐玄宗對楊貴妃的感情,用百車將各種器用一同送去。在楊貴妃離去後,不到半日,唐玄宗已起了想念之緒,不思飲食,煩悶暴躁,無故笞撻左右從人。高力士見狀,奏請迎回楊貴妃,給唐玄宗找了個臺階。當天晚上,楊貴妃回到宮中,伏地請罪要夫君寬恕她的任性。由是兩人相好如初。

楊貴妃的個性和善解人意使其受到唐玄宗寵愛,不幹政也是受寵原因

李隆基

第二次是天寶九載(750年),楊貴妃再次忤旨,覆被怒氣沖天的唐玄宗逐出宮外。著名的酷吏吉溫對唐玄宗正言反說:“婦人智識淺薄,忤逆聖意。貴妃久承恩顧,應就戮於宮中,不可受辱於外。”這一番話牽動了唐玄宗的情絲,讓宦官給楊貴妃送去了御食。

楊貴妃剪下一束青絲,請宦官帶給夫君。唐玄宗見發如過電流,速令高力士召回楊貴妃。大起大落的風波,非但沒有影響他們的愛情,反而促進了他們的交流。

關鍵的關鍵楊貴妃是唐玄宗難得的紅粉知己,她瞭解他的煩惱,瞭解他的心事,用溫柔來化解他的煩惱,用體貼來分擔他的心事。有年八月,太液池中的千葉白蓮花昂首怒放,美不勝收。唐玄宗在一旁的亭臺中設宴,邀請貴戚們共賞蓮花。

赴會者競相讚美蓮花,然唐玄宗卻手指楊貴妃,一語驚人地說:“爭如我解語花?”這朵解語花為唐玄宗解了無數心結,使他獲得了人生之趣。

其實除此之外還有一點那就是楊貴妃本人並不干政。雖然不少人是靠著她的關係上位的,但是她本人卻很少參與政治。唐朝從開國以來不少女性參與了政治軍事生活,例如平陽昭公主、武曌、太平公主、韋皇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等等。所以唐朝對女性干政也十分防範,而楊貴妃心思卻比較單純,並不參與政治問題,從馬嵬兵變時李隆基為楊貴妃的辯護之詞中就可看出:“貴妃常居深宮,安知國忠反謀?”高力士雖然也希望將楊貴妃處死但也不能不說:“貴妃誠無罪”,只是因為“貴妃在陛下左右,豈敢自安!”而她的不幹政讓李隆基放心,這也就是她雖然無子嗣,卻聖眷不衰的原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