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大會:關於人工智慧與未來生活的幾點

(1)大家理想中的美好城市是怎麼樣的?

理想城市是城市規劃的終極追求,研究始終關注的三個方面:人、自然、技術。人的自由與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其核心,這是一種跟文化密切相關很主觀的體驗,難以量化。而與自然和諧而可持續發展是前提,技術則是其手段。城市是所有技術與文化的主要載體,理想城市一方面會成為人類文化多元融合,最富創新活力的場所,另一方面也一定是人類最先進科學技術的最偉大產品。歷史上,歷次科技革命都對城市形態和城市生活方式帶來了顛覆性的變化,蒸汽、電力、鐵路、汽車……同樣道理也可以預見網際網路、物聯網和人工智慧將給城市帶來的巨大變革。

(2)城市大腦對於未來城市的規劃應該起到的作用?

城市大腦是阿里提出的概念,我理解是強調智慧城市的計算部分,或者說是演算法和算力。這部分當然十分重要,也是智慧城市價值鏈的最高階部分。智慧城市領域這兩年開始關注城市規劃,可能覺得這幾年我們規劃行業在智慧城市這事情上影響力比較大。的確,很多城市問題都是從規劃階段就產生的,所以城市規劃的智慧,或者我一直說的,資料驅動的城市規劃,一定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其實我說的規劃可能跟大家理解的不太一樣,我們以前做的規劃,還有我們在學校學的規劃,都是增量規劃,就是平地建新城,或者把原有的城市推平,然後平地建新城。但我們發現這樣的規劃專案其實是越來越少了,並不會總有那麼多新城新區讓我們規劃。未來更多的規劃,一定是存量規劃,是如何讓一個已經建成的城市更加美好。這個目標涉及到城市的規劃、建設、運營、管理各個環節,除了傳統的政府買單的智慧城市,新的模式包括BCG各端的價值,需要對傳統的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做全面的改造,也潛藏著巨大的商業價值,是未來物聯網和物聯網最大的流量入口。智慧城市或者說城市大腦將透過大量城市資料的積累,透過人工智慧具備自我診斷和推演能力,使城市在整個生命週期具備自我調節、自主完善的能力。

這也是為什麼sidewalk多倫多規劃中,感測器和感測網是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只有具備了全面的城市資料或者說城市事件的採集能力,積累海量多維城市執行資料,才談得上透過人工智慧去建模、去預測。

人工智慧大會:關於人工智慧與未來生活的幾點

(3)為了建成這樣的城市大腦需要怎樣的設施基礎、技術基礎、人員基礎等?

如果只是說建設城市大腦,其實很簡單,因為這已經是智慧城市建設的最後一步。但城市大腦的產生又會是一個異常漫長的過程。因為城市的神經系統和感官還沒有建立,只有一個大腦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我們必須建立龐大的以感測網為核心的物聯網體系,改造城市的基礎設施和運營管理服務體系,也就是建立一個城市的數字孿生或者說數字城市,然後持續採集各行業資料並融合,才能從中不斷挖掘規律和演算法,達成我們的智慧化目標。

技術方面,說簡單也簡單,因為我們需要的基礎科技其實已經足夠了,需要的就是整合創新和技術驅動的模式創新,比如共享單車的物聯網車鎖這類門檻並不高的產品,來改造我們的城市建設和運營體系。

人員方面,其實是最難的,因為所有的ICT和網際網路企業,最需要的其實是對城市場景的深度理解,不僅要熟悉各種技術,還要熟悉城市規劃建設運營管理的全過程邏輯,懂得如何改造可以更好的兌現後期運營階段的價值。IT產品經理的邏輯是,從需求到產品,這個邏輯只能做政府資訊化中需求明確的產品,不可能去創造新的模式。智慧城市的產品經理,需要的是對傳統行業痛點的精準理解,用新技術恰到好處地改造,並瞭解可持續兌換價值的產業邏輯。

(4)城市大腦的演進與未來城市的演進是什麼樣的關係?

前面已經講過,城市大腦的關鍵其實在城市大腦之外。智慧城市現在要做的關鍵一步不是大腦。當然我們可以忽悠大腦,但其實數字城市的建設還只是剛剛開始,城市神經和城市感官才是關鍵。其實google或者說Alphabat的sidewalk在多倫多濱水區的專案就很好地體現了這個思路,其重點有幾個,都可以作為我們建設城市大腦或者說智慧城市的很好參考。全域感知網路的建設、基礎設施的全面數字化改造、與之同步的城市基礎設施社會化運營的模式準備、空間的共享化彈性化和人性化技術改造、對新技術比如無人駕駛帶來的新的城市形態的預判的應對……

人工智慧大會:關於人工智慧與未來生活的幾點

(5)結合人工智慧談談城市交通治理;

目前智慧城市行業普遍聚焦在交通安防這些成熟的領域,即使網際網路公司進入後也仍然維持這一格局,這還是資訊化時代的慣性。因為IT產品經理的邏輯一定要甲方提出需求,然後用產品和技術去應對。交通,尤其交通管理,以往是政府的事情,政府管理的邏輯和需求無非是擁堵和執法,而相應的應對也就限於紅綠燈攝像頭和其他感知手段對這兩件事的最佳化。這就好像發明了汽車以後,還在去最佳化馬鞭子以提升20%的馬車速度,這當然也有意義,但不值得一個大公司all in。

其實,交通的核心是人和貨物的運輸本身,在技術更新的前提下,這個方式會發生巨大的變化。歷次技術革命和城市革命都是技術驅動的交通,進而驅動城市結構和生活方式變化的。

未來的交通,一方面無人駕駛和共享出行會大大改變人的出行行為,maas會弱化交通工具而更關注出行目標,進而城市的基礎設施甚至城市空間結構也會發生變化。所以就事論事地改善某一個點的問題其實是沒有意義的,就像我們費了很大力氣去最佳化紅綠燈,最後會發現紅綠燈本身就是多餘的東西。以城市系統的思維去重新定義用地、交通、工具和運營的整個體系,才能真正獲得一個更最佳化的交通體驗。

人工智慧大會:關於人工智慧與未來生活的幾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