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皇帝為什麼要對幾個小官吏發火,甚至將他們處死?

嘉慶皇帝是清代歷史上唯一一個有過實習期的皇帝,在其父乾隆的“指導”下處理國事,看到了很多其他皇帝可能看不到的事,比如:太上皇乾隆對和珅的信任遠遠超過自己的繼承人;和珅身為大臣,卻處處掣肘嘉慶這個名義上的皇帝,藉著乾隆的寵愛和老糊塗,自己為所欲為……嘉慶可以說是夾著尾巴進行自己的實習期,根本不敢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

嘉慶皇帝為什麼要對幾個小官吏發火,甚至將他們處死?

乾隆死後第二天,嘉慶就拿和珅下手,將其抄家,得到了大量的錢財,充盈國庫,此所謂“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和珅的貪婪可以說是創造了清朝貪腐的第一大案。和珅身居高位,巴結他、給他送禮的人自然不在少數,但是,在嘉慶在位期間,也曾有小官吏貪了超級多的錢財,而這些錢財實在是和他們的官職相差巨大,甚至有人說,如果這些小官做到和珅的位置上,恐怕其貪汙的數量會遠遠超過和珅,和珅也只能望其項背了。嘉慶中期就曾出現一些這樣的小官,他們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數次作案,貪了價值近7萬兩錢財。明清朝時期,設立六部協助皇帝管理天下大事,六部長官直接對皇帝負責。這其中工部主要是負責掌管營造工程事項,與錢財會有極大的關係,不少官員都是需要精通算術、熟悉檔案,尤其是直接做事的小吏,子承父業,心中手中掌握的事件、資料基本屬於壟斷,想欺瞞上官,發一筆橫財,其實是很輕鬆的事。

嘉慶皇帝為什麼要對幾個小官吏發火,甚至將他們處死?

嘉慶十一年十二月,就有工部書吏王書常夥同鋪戶蔡泳受等假捏營造工程,偽造工部印章,向戶部冒領國庫的錢糧。他們如此做了多次案,每一次都透過各種手段造假,竟然一次也沒有被長官發覺。直到嘉慶十四年,有一個工頭得知此事後,將他們告發,這才被大家所知。經過統計,王書常等人在三年的時間裡一共作案十四次,涉案金額高達近7萬兩。嘉慶皇帝在看到關於這些小官吏貪汙大案的詳情後,勃然大怒,將主犯工部書吏王書常等人處以絞刑,其他協從人員發配到黑龍江,更有失察的上級各個官員被問罪,嘉慶皇帝說他們白吃朝廷俸祿,沒有起到監察的作用,“深負朕恩,豈堪復勝部院之任?蘇楞額、阿明阿俱著即行革職。仍交軍機大臣會同刑部議罪;英和、常福、和世泰俱著先行拔去花翎,仍交部嚴加議處。”除此之外,嘉慶皇帝還警示各個官員,一定要盡心辦事,“近來部院衙門堂司各官、於一切奏牘文移,不但不細心詳核,竟全不看視,殊屬疲玩之至。”幾個小官吏都能透過數次作案貪得如此多的錢糧,管不得有老話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嘉慶皇帝為什麼要對幾個小官吏發火,甚至將他們處死?

同時,在清代的一些筆記中,我們也不難發現,那些小官吏們真的太有錢了。《歸裡清談》中說,戶部書吏史恩溥,以索賄得銀數十萬,“房屋連亙,院落數層,皆四面廊廂,雨雪不須張蓋”。看來,在清朝做一個小官吏,想發財也太容易了,只是苦了普通百姓。參考資料:《嘉慶朝實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