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遠私通閻婆惜,宋江為何不殺他?

張文遠私通閻婆惜,宋江為何不殺他?

原著中,宋江其實是個又黑又矮又胖的人,不過並不醜,氣質還不錯。他仗義疏財、扶危濟困,不管是誰來投奔他,他都終日陪伴,如果別人辭去時他還會資助別人。正因如此,所以宋江的名聲口碑非常好,人稱“孝義黑三郎”“及時雨”。後來,宋江因為資助閻婆棺材和銀子,閻婆就找王婆說媒,硬是把女兒閻婆惜嫁給了宋江。這麼看,宋江的人生還不錯。然而,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宋江的人生,很快就因為一個人發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這個人便是張文遠。宋江不常去找閻婆惜,閻婆惜慢慢和張文遠勾搭在一起了。宋江私放晁蓋後,收了晁蓋的書信和一小塊金子,閻婆惜發現後以此要挾宋江,宋江一怒之下殺了閻婆惜。當時知縣等人要包庇宋江,但張文遠卻不斷慫恿閻婆狀告宋江,導致宋江只能棄家逃命。

張文遠私通閻婆惜,宋江為何不殺他?

明明要害宋江,為何宋江放過了張文遠呢?從水滸演變的角度來看,張文遠的原型人物是《大宋宣和遺事》中的吳偉,但吳偉也被宋江殺了。既然如此,何以到水滸中,作者又沒寫宋江殺張文遠呢?很多讀者對此都有疑問,其實,我們從原著內容和水滸演變角度分析,就能找到答案。從原著內容來看張文遠本是宋江的跟班,宋江娶了閻婆惜之後,只是把閻婆惜安置在一處房子中。宋江有一次帶著張文遠去找閻婆惜,兩人因此相識。後來宋江不在閻婆惜那裡,張文遠就打著公事的藉口找宋江,其實是靠近閻婆惜。一回生二回熟,再加上張文遠和閻婆惜生性如此,所以兩人很快就勾搭在一塊了。

張文遠私通閻婆惜,宋江為何不殺他?

那張三亦是個酒色之徒,這事如何不曉得。因見這婆娘眉來眼去,十分有情,便記在心裡。向後宋江不在時,這張三便去那裡,假意兒只做來尋宋江。那婆娘留住吃茶,言來語去,成了此事。後來宋江殺了閻婆惜,張文遠還挑撥閻婆,讓她不斷狀告宋江,去衙門裡鬧事。又是給宋江戴綠帽,又是禍害宋江,宋江為何不殺他呢?女人給男人戴綠帽子,正常情況下,男人都會生氣發怒。然而宋江的情況不正常,儘管張文遠給他戴綠帽子了,但他不想報復張文遠,主要有三點原因。其一,宋江當初娶閻婆惜,並不是心甘情願,甚至可以說是無奈之舉。閻婆道:“……因此央你與我對宋押司說,他若要討人時,我情願把婆惜與他。我前日得你作成,虧了宋押司救濟,無可報答他,與他做個親眷來往。”王婆聽了這話,次日來見宋江,備細說了這件事。宋江初時不肯,怎當這婆子“撮合山”的嘴攛掇,宋江依允了。

張文遠私通閻婆惜,宋江為何不殺他?

閻婆一家三口在鄆城遇到困難,閻公去世,閻婆母女甚至沒錢買棺材。後來,還是宋江出錢出棺材,幫助了閻婆。閻婆見宋江單身,又非常有錢,所以才託王婆做媒,心甘情願把女兒閻婆惜嫁給宋江。宋江起初不願意,但是王婆這張嘴太厲害,宋江說不過,所以只得娶了閻婆惜。本就不想娶閻婆惜,再加上宋江不好色,所以才讓張文遠趁機鑽了空子。其二,閻婆惜只是外室,地位甚至不如小妾。閻婆惜的身份只是外室(也叫外宅),連小妾都不是,更不是正妻。用今天的話來說,她只是宋江包養的情婦。所以,閻婆惜只能被安置在別處房中,而不能進宋江家門。在宋代,男子娶外室叫“典妻”,類似於租妻,價錢也根據女子相貌、租約時間等來定。為了確保雙方事後不發生爭執,典妻還需要寫證明,叫“典書”。閻婆惜要挾宋江時,第一件事就是要典妻的文書。

張文遠私通閻婆惜,宋江為何不殺他?

閻婆惜道:“第一件,你可從今日便將原典我的文書來還我;再寫一紙,任從我改嫁張三,並不敢再來爭執的文書。”宋江道:“這個依得。”後來宋江殺了閻婆惜,閻婆去告宋江時,也說“老身姓閻,有個女兒喚做婆惜,典與宋押司做外宅”。正因為閻婆惜是外宅,所以她私通張文遠,給宋江戴綠帽子後,宋江也不在意。那張三和這婆惜,如膠似漆,夜去明來,街坊上人也都知了,卻有些風聲吹在宋江耳朵裡。宋江半信不信,自肚裡尋思道:“又不是我父母匹配的妻室,他若無心戀我,我沒來由惹氣做甚麼?我只不上門便了。”所以,後來即便是閻婆請宋江去找閻婆惜,宋江也推辭不去。這些都能說明,再說宋江心中,自己不情願娶的一個外室,根本不重要。連閻婆惜他都看不上,又怎麼會介意張文遠呢?說白了,閻婆惜和張文遠之事,或許他們二人重視,或許外人也重視,但宋江不在乎。

張文遠私通閻婆惜,宋江為何不殺他?

其三,張文遠不知宋江和晁蓋之事。宋江被閻婆所迫,在閻婆惜處歇息,臨走卻忘了招文袋。閻婆惜因此發現了袋子裡的金子和書信,於是她就以此為據,要挾宋江,逼宋江還典書,寫休書,不讓宋江要錢,還要信中提到的一百兩金子。宋江本就只收一小塊金子,自然沒有百兩黃金。無奈之下,他只得說變賣傢俬給閻婆惜,然而閻婆惜不依不饒,只要宋江當場就給,宋江沒辦法,只得動手搶招文袋。這過程中,閻婆惜大喊“殺人”,宋江本就生氣,閻婆惜此舉又徹底激怒了他,所以宋江一怒之下殺了閻婆惜。本質而言,宋江殺閻婆惜,是因為閻婆惜威脅宋江,關係到了宋江的前程和理想,所以宋江殺了閻婆惜。

張文遠私通閻婆惜,宋江為何不殺他?

但是張文遠不同,張文遠只是和閻婆惜私通,他並不知道宋江拿了晁蓋的書信和金子。包括閻婆,她也不知道這件事。而當宋江殺了閻婆惜之後,他就燒了書信,這樣一來除了晁蓋等梁山好漢外,就無人知道這件事了。即便後來,官府也只是追究宋江殺人之事。張文遠後來慫恿閻婆別信宋江和家中斷絕關係,要去宋江家裡抓宋江,這些其實也沒有錯。因為的確如他預料,宋江藏在家中,宋江和父親送太公斷絕關係是假。再加上他對閻婆惜之死憤憤不平,幫閻婆也就理所當然了。既然張文遠不知道宋江與晁蓋之事,宋江又不在意閻婆惜出軌,以及張文遠給他戴綠帽的事情,他怎麼會殺張文遠呢?說簡單點,宋江壓根就沒想過殺張文遠;說難聽點,張文遠在宋江心中不值一哂。從這一點來看,宋江即便當時已經落草梁山,也不會殺張文遠。

張文遠私通閻婆惜,宋江為何不殺他?

換個角度來說,殺閻婆惜已經惹了大麻煩,若是再殺張文遠,恐怕知縣想包庇他也不可能了。宋江當時沒有破罐子破摔,殺一人或許還有生存的機會,何必再殺一人?而且,最重要的是,宋江也未必就能殺得了張文遠,畢竟他武藝低微,也不能找梁山兄弟搞暗殺——這麼做,無疑是給自己找麻煩。從水滸源流角度來看在《大宋宣和遺事》中,馬縣尉替梁師寶押送十萬貫生辰綱到京師,給蔡京做禮物。晁蓋、吳加亮、秦明、阮進、燕青等人劫了這批生辰綱,事發後得宋江報信,晁蓋就邀約楊志、孫立等人逃到梁山落草,並做了寨主。後來,晁蓋派劉唐給宋江送去一對金釵,但是宋江卻把金釵給閻婆惜保管了。後來,宋江看到閻婆惜和吳偉鬼混,一怒之下殺了二人,上梁山落草去了。

張文遠私通閻婆惜,宋江為何不殺他?

(宋江)卻見故人閻婆惜又與吳偉打暖,更不採著。宋江一見了吳偉兩個,正在偎倚,便一條忿氣,怒髮衝冠,將起一柄刀,把閻婆惜、吳偉兩個殺了。從這一點看,承襲《大宋宣和遺事》的水滸,似乎的確應該寫宋江殺張文遠之事。但是,作為讀者要注意,從《宋史》到元雜劇再到水滸,宋江的形象塑造有拔高美化的過程。《宋史》中,宋江只是一個造反者;到《宋公明排九宮八卦》等元雜劇中,宋江已經成了替天行道、為國效力的梁山好漢,這在水滸中最明顯。而宋代《宋史》和元雜劇之間的《大宋宣和遺事》中,宋江則處於中間狀態,他不再是造反者,卻是個酒色之人,他會找娼妓,也會爭風吃醋。

張文遠私通閻婆惜,宋江為何不殺他?

比如,閻婆惜就是娼妓,宋江給她金釵就是出於“嫖客的慷慨”;而他之所以殺吳偉和閻婆惜,不是因為閻婆惜知道了他和晁蓋的事兒,而是因為吃醋,覺得閻婆惜不應該背叛他,更不能和吳偉在一起。否則,宋江不會在看到閻婆惜和吳偉鬼混時才動手殺人。其實,這時候的宋江不僅是個酒色之人,還頗有點梟雄的悍勇。殺了閻婆惜和吳偉之後,宋江還寫下四句詩,說“殺了閻婆惜,寰中顯姓名。要捉凶身者,梁山濼上尋。”這樣的宋江,正與元代陳泰在《所安遺集》中所說的“宋(江)之為人,勇悍狂俠”一樣。很明顯,《大宋宣和遺事》中的宋江還很原始,未脫離歷史上的宋江形象。到後來雜劇以及小說中,宋江則成了仗義疏財,替天行道的好漢。所以,儘管張文遠的原型是吳偉,但是《水滸傳》作者卻不能寫宋江殺張文遠,因為這樣根本不符合水滸中宋江的人設。須知,水滸對《大宋宣和遺事》,只是一定程度的承襲,比如故事框架等,而非全部都照搬硬套。不是前人寫宋江殺吳偉,水滸作者就一定要寫宋江殺張文遠。

張文遠私通閻婆惜,宋江為何不殺他?

總之,無論是從原著內容來看,還是從水滸演變來看,宋江都不會殺張文遠。很多讀者對此不瞭解,於是各種說法也就紛至沓來。比如,有的讀者根據《大宋宣和遺事》,說宋江其實偷偷殺了張文遠(原著沒有這樣的說法);也有讀者說宋江不殺張文遠是怕別人知道自己戴綠帽,影響形象和名聲;甚至有讀者說宋江是故意讓張文遠勾搭閻婆惜,這樣可以擺脫閻婆惜,而放走張文遠也能收買人心等。可以說,這些看法都不客觀。只有熟悉原著中宋江對閻婆惜和張文遠的態度,以及瞭解宋江的形象變化過程,才能明白“為何宋江放過張文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