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興趣當職業,工作更快樂?學者:先想清楚這2點

上週,大叔跟一位朋友聊天,他說起自己現在的工作很無聊,想要換成一份寫作相關的工作,因為他一直很喜歡寫作,問我該不該換?

大叔聽到他的提問,一時竟無法回答。

該不該把興趣當作工作是很多人要反覆面對和經歷的問題:

高考選專業時,很多人會猶豫選個喜歡的專業還是賺錢的專業;

大學畢業時,很多會人猶豫該從事本專業工作還是找喜歡的工作;

工作一段時間不喜歡本工作,還會想要不要換個自己喜歡的工作。

似乎人生不同階段,都會遇到這個難題。

為了回答朋友的問題,大叔查了很多資料和文獻。今天我們會從如何判斷職業興趣、選擇具體職業兩方面,來試著解決這個問題。

把興趣當職業,工作更快樂?學者:先想清楚這2點

01

什麼是職業興趣?

很多人覺得喜歡就能堅持。如果你也抱有這種想法,我們先來分辨下什麼是興趣,什麼是職業興趣。

興趣是指專注做某件事感體會到的愉悅感。例如朋友喜歡寫作,寫作時覺得放鬆、開心,便可以說寫作是朋友的興趣。

[1]

寫作是不是可以說是朋友的職業興趣呢?不一定。

職業興趣是指人們穩定持久地喜歡某種職業活動的心理傾向。它不僅僅是喜歡而已,還要穩定地投入並能獲得正反饋。

[2]

就好比寫作是朋友的興趣,但他是否能長期享受寫作工作、並以此謀生呢,這卻是不一定的。

從社會認知生涯理論(下圖)我們可以發現,如果要保持長期職業興趣,需要滿足以下 2 個條件:

把興趣當職業,工作更快樂?學者:先想清楚這2點

條件1:具有積極且長期的自我效能感

心理學家 Albert Bandura 將自我效能感定義為,人們對自己能否成功解決某問題、獲得成功的信念。

[3]

面對工作你很有信心、覺得自己能做好,這就說明你具備積極的自我效能感。

它會指引我們制定目標、面對困難時能找到解決方案、保持更強的毅力,從而達到在工作上長期投入和持續進步。

很多人認為喜歡就能持續獲得自我效能感,把一件事情做好。但心理學家 Hackett 的研究卻發現並非如此。

在這項實驗中,研究人員測試了受試學生是否喜歡數學,及他們對數學的自我效能感。然後令他們解決簡單或複雜的數學序列任務。在數學任務成功或失敗後,再次測試他們數學學習的自我效能感。

把興趣當職業,工作更快樂?學者:先想清楚這2點

結果表明,喜歡數學與否,並不能決定最終的自我效能感;而能不能成功解答任務,才是影響自我效能感的關鍵。如果一個學生很喜歡數學,但是卻總是解答不出問題,那他的自我效能感也會很低。

也就是說,擅長比喜歡更重要。

所以保持長期興趣,除了喜歡你還需要確保擅長能做好。否則不擅長導致的反覆失敗可能會使我們喪失信心,進而失去興趣、選擇放棄。

條件2:符合內心的期待

在和朋友聊天時,我問他為什麼想把寫作當職業。

他說自己很享受寫作的過程,而且他建立了個公號來寫作,能獲得過百的閱讀、偶爾的讚賞,覺得很開心。

當我們做某事滿足了自己的預期後,往往就更想做這件事。

然而從興趣轉向職業,它可能無法符合我們的預期結果。

一方面,無法獲得積極的反饋。

一樣東西你當做興趣愛好,做到 50 分就會得到好棒的誇獎,做到 60 分就會被誇獎是個天才。

而作為職業人士,做到 80 分是理所應當,做到 70 分則會是你怎麼這麼差。

朋友業餘寫作被誇獎覺得開心,專業寫作被挑剔、批評時可能會難過。

把興趣當職業,工作更快樂?學者:先想清楚這2點

另一方面,無法符合物質的期待

把寫作當興趣喜歡就好,可如果要把它當做職業還有考慮金錢、地位、發展等等問題。

做出職業選擇前你需要考慮清楚,自己對工作的結果預期是什麼,從事該職業自己能實現麼?

大叔不是為了打擊你,而是希望你認清什麼是職業興趣,它不僅需要喜歡,還需要擅長、能實現我們的預期目標。

02

職業興趣的測試

在瞭解什麼是職業興趣後,下面我們來聊一聊,怎麼找到一些符合自己職業興趣的工作。下面的 3 個方法,雖然不能幫你確定最終從事的職業,但可以幫助你找到一些可能適合你的職業。

1。利用專業的職業測試作參考

心理學家 John L。 Holland 認為人的人格型別、興趣與職業密切相關,由此他提出了霍蘭德職業興趣,將各個職業劃分為六個廣闊的領域:

[4]

現實的(R)人喜歡機械和運動等相關工作。

調查人員(I)喜歡從事學術和智力活動,並具有數學和科學興趣。

藝術(A)的人更喜歡模稜兩可、自由、非系統性的活動,用非常規和靈活的方式感知世界。

社交(S)個性喜歡幫助和理解他人,喜歡培訓、治癒、發展或啟發人們的活動。

進取(E)的個人喜歡透過發揮領導能力和表達能力,達到組織或經濟目標。

常規(C)人士更喜歡涉及資料的系統化和操縱,資料處理裝置和文字處理機的活動。

根據以上的內容,你可能發現哪幾項特別高。比如你的R(現實的)、S(社交)、C(常規)比較高,就可以在這些方向尋找職業興趣。

把興趣當職業,工作更快樂?學者:先想清楚這2點

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結合性格測試對職業興趣做初步篩選。

很多時候我們很容易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卻很難知道自己擅長什麼,其實瞭解自己的性格特點,是找到擅長領域的一個關鍵。MBTI 是根據我們性格的四個維度,來推薦我們適合的職業:

a。精力來源

外向型(E)從外獲取能量,熱情洋溢善於表達;內向型(I)從內獲取能量,擅長思考推理、相對耐心謹慎。

b。認知方式

感覺型(S)關注細節,喜歡實際性工作;直覺型(N)關注意義,喜歡從事創造性的工作。

c。決策方式

思考型(T)遵循客觀邏輯,行為冷靜;情感型(F)行動溫和、注重社交細節。

d。生活方式

判斷型(J)條理清晰、計劃明確,工作中有決斷力;直覺型(P)喜好體驗,熱愛自由、靈活的工作。

把興趣當職業,工作更快樂?學者:先想清楚這2點

根據職業興趣測試和性格測試,我們會發現一些自己喜歡且擅長的事情。你可以將這幾項列在一張紙上,接下來我們會從這幾個領域中進行進一步篩選。

2。做事時覺察下自己的情緒感受

在上面一步,我們大概確定了自己喜歡的領域。接下來,我們可以透過覺察自身的情緒感受,來判斷自己更喜歡做該領域中哪些具體的活動。

心理學 Kyriaki Raouna 認為,大概有以下六種感受可以幫助我們判斷:

[5]

激情:這是緊張和刺激感覺的混合,可以激發出創造力。

樂趣和興奮:平時經常會期待從事某項活動。

把興趣當職業,工作更快樂?學者:先想清楚這2點

專注地參與:享受做本身的感覺,專心致志、堅定不移。

忘記時間:從事喜歡的事,感到時光流逝,可能會希望時間靜止不動。

不可抗拒的衝動:不得不做的衝動,可能會找到藉口在此上花費更多的時間。

放鬆和獎賞:完成任務後,您會感到無比自豪和成就感。

如果發現做某件事時有以上六種美好的感受,我們可以沿著這件事的方向再細化。

例如,你的 S(社交)特別高,在微信群當中和陌生人聊天特別暢快舒服、微信好友也特別喜歡你。我們便可以從這個方向再做選擇,比如社群運營、網路銷售等活動,將其列在清單上。

3。問問身邊的人

現在你的清單上出現了幾個或者更多的意向職業,不妨問問你身邊人的建議。

很多時候,你或許不知道自己的特長、或者喜好,但你身邊的朋友可能比你還清楚。

多問問身邊親近的人,你身上有什麼能力比較突出;

以及問問他們,你在什麼時候會顯得比較開心。

同樣地,讓他們用這樣的句子來描述:

“你是一個擅長……的人”

“你是一個喜歡……的人”

透過這樣的方式,你可以再次篩選,將清單進一步縮小。

把興趣當職業,工作更快樂?學者:先想清楚這2點

03

如何確定具體從事的職業?

完成上面的職業興趣測試的 3 步之後。下面我們需要耐心篩選職業的具體資訊,來確定自己到底要從事哪個具體專業。

[6]

1。查詢資訊,縮小清單

蒐集每個職業的相關資訊。例如工作機會、場所、薪水、工作要求等等。

2。和從事相關職業的人聊聊

清單縮小後,你需要具體瞭解下相關行業的資訊,最好和從事這個職業的人聊聊。

透過聊天獲取資訊,你可以獲得更細緻關於工作感受、行業資訊、公司資訊等,方便做出選擇。

3。做出選擇,確定目標

在瞭解了大量資訊後,你需要做出具體的選擇:城市、行業,公司、甚至具體到哪個職位。

除此之外,你還需要設定目標。例如,大叔的朋友從事寫作的話,他可能需要確定 1 年之後他的薪資、職位及更長時間的規劃等。

4。移除障礙

很多人可能會說,就算知道了自己喜歡做什麼,但現實的代價太大了。

放棄一份穩定的工作,去找自己所謂的樂趣,可能面臨的就是養不活自己、父母失望、朋友嫌棄……這樣一想,就覺得還不如得過且過呢。

真的這樣嗎?你或許可以找一個本子,寫一下這些你可能要付出的代價。

寫完這些代價,你再想象一下,如果從事耐心挑選的理想工作,並作一定的規劃,10年後的你會怎樣?把你能想到的也寫下來。

然後你對比一下:

10 年後的那個你,是否值得付出現在這些代價呢?

給自己一個答案和選擇。

寫在最後

看到這裡,不知道你有什麼感受?或許你腦海中還是會出現很多理想的工作,但在你做出決定之前,大叔還是希望你評估一下,這份興趣是不是真的符合“職業興趣”。

大叔不是說興趣不能當職業,相反我認為興趣對職業來說很重要。

可正是因為興趣重要,所以希望你冷靜分析、耐心篩選、做好充足的準備再開始。

最後,祝願你能找到感興趣的工作,發揮自己的價值和意義。

世界和我愛著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