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見山青水白

宛見山青水白

一個人呆坐在房間裡,面對一扇或大或小的窗子,陽光柔和地潑灑在牆壁上,塵埃輕靈地在空氣裡舞蹈,我常常會浮想聯翩:明麗的雲霞十分可愛,但轉瞬間就會消失不見;流水潺潺十分悅耳,可聽過之後也就不再留戀。風花雪月的四時變換,最終皆鑲嵌在窗子裡而已,如陳繼儒的《小窗幽記》書中所言:“竹窗下,唯有蟬吟鵲噪,方知靜裡乾坤。”

初識《小窗幽記》,正是歡蹦亂跳的青春少年,並沒有機會翻開這本書,只在報刊上看到一副對聯:“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因鍾情於這副對聯,於是記住了其出處。不過,也真的只是記住而已,然後在稚嫩的思維裡天馬行空,浪漫地勾勒出一副花與雲的圖畫,且美滋滋地陶醉其中。至於文字背後的山、川、民、物,我還沒有能力去思量;至於“庭前”與“天上”有哪些聯絡,又象徵何種情境或心境,完全被我無知地忽略掉了;既不知道“寵辱不驚”的原因,也無法理解“去留無意”的內涵。

再遇《小窗幽記》,已是臥病在床、被禁錮在輪椅上的青年。“痛至,然後知無病之快;事來,然後知無事之樂。故御病不如卻病,完事不如省事。”又是無意之間,這句十分“應景”的文字闖入眼簾,震撼我幾近崩潰的心靈──生病了才知道健康的難得,事情發生了才知道平安的可貴,不正是我當時的心境嗎?於是,尋著這句話的出處,覓到了紙質版的《小窗幽記》,從此將其奉為枕邊書,愛不釋手;而它如一把鑰匙,悄無聲息地開啟我面前的一扇窗,讓我“知天地皆逆旅,不必更求順境”,讓我體驗到“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的幸福。

細細研讀這部軒快之書,我發現陳繼儒作為一代山人之首,仕隱的日子依然心靈澄澈,“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透過幽雅書房中的窗戶,他窺見外面的風光景色,講述著一些世事的變遷。沉浸在矮小精美的字裡行間,我也慢慢有所頓悟:原來,在冷卻的灰燼之中,也可能有星星點點的活火;在汙濁的流水之中,也許會有一股細細的清泉;在破裂的家園裡,也可能有些許溫度和希望;在蒼涼的秋景裡,也可能充滿一絲野性和生機;再艱辛的歷程中,也許有機會創造財富……而這一切變化與結果,皆取決於心態,“有樂於身,不若無憂於心”。

隨著作者全面細膩的觀察,我的目光不由自主望向我的小窗,試著體會小窗外的風、雷、雨、露,“宛見山青水白”;而透過其豐富的閱歷和伶俐之語,我又情不自禁地閉上眼睛,試著思考生命、生活和人生,“如看嶽立川行”。我的三尺木窗很狹窄,與對聯中的“庭前”對應;而小窗外的世界如此遼遠,儼然是對聯中的“天上”,形成一種窗內窗外、心裡心外的對比。於是,我輕輕地把手放在胸口處,顫抖著撫摸到一扇心窗,它原本緊閉著,因疾病和痛苦而暗自神傷,失去了重新開啟的勇氣;而此刻,它竟然虛掩著,為窗外的陽光和雨露所吸引,既膽怯又嚮往。這微妙的變化令人激動不已,因為這“窗”有了主動開啟的慾望,因為這窗內的靈魂被某種力量喚醒,也理解了“花開花落”“雲捲雲舒”的真諦:浮沉的世事變幻無常,人情冷暖只有心靈自知,飽經滄桑後品出的苦辣酸甜,才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態度。面對人生的高下,要認清自己所走的路,努力是唯一的捷徑;患得患失是前進的天敵,只管向著夢的方向進發,心底無私自然天地寬廣。

沿著《小窗幽記》溢位來的芳香,我“始於醒,終於倩”,知道世間所有的事都容易得到滿足,唯獨讀書這件事是一生也沒有盡頭的。“讀書不獨變人氣質,且能養人精神”,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即使真的能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可靜下來仔細想想,我們所涉及的領域也不過是一小部分而已,實在有太多未知的事物有待了解,太多未知的時空充滿神秘和誘惑,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去探索。正如《小窗幽記》提示的那樣:對閱讀需要永遠保持新鮮感,要用“不知足”之念去攀登,才能在日積月累中進步,令內心得到持續的豐盈,精神世界得到持續的涵養,人生境界得到持續的提升,氣質與雅量才能得到持續的昇華。

日月交替之間,小窗內的風景也在變換,讓生命之泉得到不斷滋潤,讓我看到一個更大的世界,也看到一個渺小的、真實的、不服輸的自己。我坐在小窗前,心中時而明朗,時而產生困惑,努力撥開“花繁柳密”,逐漸在空氣與日光裡安詳,慢慢地走近謙恭。我不斷地從書中汲取力量,在“風狂雨急”中掙扎著,漸漸地,我有力量站穩腳跟,擁有了涵容的胸襟,培養了灑脫的個性。如此的反覆質疑與回答,我辨別著真實與虛無,學會在簡單中走向複雜,又在複雜中堅守單純的初心。痴迷也罷,了無生趣也罷,人生如潮水般莫測,《小窗幽記》切換著不同的角度,最後的終結者都是“自身”──幸福看似遙不可及,實際握在每個人的手裡。能控制情緒是一種自律,能掌控自己的人生才是真正的強者。

卑微,如小窗內的我,任和煦的微風吹開緊閉的心窗,從而想去了解更廣闊的世界。幸福,如小窗內的我,在閱讀中認識到書籍的真正價值,從而有機會發現幸福,想遇見更完善的自我。無論是松間明月,還是檻外青山;無論是片時清暢,還是半景幽雅,都在《小窗幽記》中被一頁頁展開,提醒我們“眼裡無點灰塵,方可讀書千卷”;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無論是蓬頭稚子還是耄耋長者,都要主動推開心靈之窗,迎向陽光明媚的方向,將陰影統統拋到身後;無論是布衣素民還是淵博學士,都應“志向高華、情趣淡泊”,人生才能由定到靜,在心安中有所思考,在思考過後有所收穫。“有書可讀、有暇得讀、有資能讀”──這是《小窗幽記》的箴言,更是擁抱幸福的密碼。

無論你是否在意,窗子就在那裡,可大可小,或高或矮,在濃淡相宜的時光裡,豐盈著我們的人生。走近它吧,再推開它,靜裡乾坤定會山高水長,在繁華與喧囂中,映射出素樸真實的模樣。 ——摘自《天津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