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願人如樹,心中有年輪

讀到《你能想象嗎》這首詩的時候,不禁莞爾,怎麼會無法想象樹的忍耐和幸福呢?這正是我們喜愛樹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啊。任世事如何喧囂,心中總有一份篤靜,多麼難得的一種自在。

樹彷彿是通靈者,通天地,也通人心。

如果你去過原始森林,去過天壇這樣的“老園子”,或許有這樣的感覺,那些已經活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樹,“知道”得太多了。地壇公園裡,有許多蒼幽的古柏,史鐵生慢慢搖著輪椅穿行,這裡特別適合琢磨人生的意義。他覺得“在人口密聚的城市裡,有這樣一個寧靜的去處,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寒來暑往,樹木感知到自然氣候的微妙變化,也見證著社會的變遷。它們聽過歡笑,見過淚水,但永遠都是巋然不動的。外界帶給它們的所有,都被藏在內裡。

但願人如樹,心中有年輪

但願人如樹,心中有年輪

但願人如樹,心中有年輪

瑪麗·奧利弗也是一個懂樹的人,她曾在詩句中寫道,“在我的身體裡,有一個樹之夢”,她真正走進了自然的內部。

這位詩人沒有完成自己的大學學業,而是中途棄學寫作。即便獲得了普利策獎,她依然過著幾近於隱居的生活,在郊外與花草樹木、飛鳥魚蟲為伴,把物質需求降到最低。孤獨、神秘,卻獲得了燦然的快樂。

正如同詩人向我們展示了一種人生的可能性,這首詩也讓人聯想到一種默然走過歲月的方式,我們不必再祈求來生做一棵樹,只願今生就可以像樹一樣活著。

如同樹在朝暮更替間,接納陽光和泥土的恩賜,承受風吹雨打的磨鍊。人也坦然地面對生活,讓好事和壞事,幸福與悲慼,都默默地鐫刻在心的年輪上。

便如里爾克所言,“讓一切臨到你吧:美與恐怖。只能走下去:沒有哪種情感最遠。”

以這樣的方式度過一生多麼美妙:慢慢成長,緩緩老去,讓酸甜苦辣把心靈浸潤出溫和的光芒。待回首,再把光陰的留影翻閱,把歲月的歌重新唱過,只留下默然微笑,寂靜歡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