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靈 M3X 體驗:對芯、對口的投入

2019 到 2020 年間,身邊其實都有不少參戰播放器領域的廠牌都迅速地推出了旗艦級和次旗艦級的產品,補完了他們在 4000-5000 元以及 8000 元-10000 元這兩大價格區間上的空缺。

其中,山靈就是當中的一位選手。

在 M6 推出一段時間後再推出 M6 Pro 的山靈,也在 2020 年跟進推出 M8。一下子就把旗艦產品線補完了,同時也將附帶全介面的主線播放器帶入 Android 陣營中,這也是適應流媒體時代最快速的響應。

到了這裡,我也以為播放器的更新潮會在 M8 推出之後暫告一段落,山靈也會暫時把目光和專注放在其他產品上面。

但沒想到的是,山靈竟在 2020 年末帶來了新播放器釋出訊息。

而原本我還把疑問放在「M6 這麼快就要更新了嗎」上的時候,山靈就給出了一個很明確的答案:

「我們更新的,是 M3S。」

作為 M 系列最正經的入門級,山靈為 M3S 加入了貼近旗艦機身的設計,用上了新一代配置,也用上了完整 Android 和 4。4mm 平衡口。這些配置彙總在一起,就是 M3S 的更新款 M3X。

有了旗艦的影子

外觀,是讓我對 M3X 產生好感的其中一個點。

而讓這個點變得更加突出的理由,便是新發布的 M3X 身上終於有了旗艦的影子。

山靈 M3X 告別了 M3S 上那種遷就實體按鍵操控的設計,同時也沒選擇 M6 時使用的那種比較修長的機身。整體更寬,四角處理更加突出且圓潤的設計,讓 M3X 看起來更有 M6 Pro 和 M8 的感覺。

機身變寬之後,M3X 的握持感也變得飽滿。對於我這種手比較大的使用者來說,M3X 拿在手裡會更加

穩和

舒服。

金屬機身在握持時給人的反饋也都還不錯,雖然機身沒有像自家旗艦 M8 樣把附帶金屬加固粗框結構的音訊介面放在機身邊緣,但機身依舊保留了半圓四角設計,這樣拿著也不覺得硌手。

只是,讓 M3X 直接「裸奔」的話還是有點不合適。

除了技術機身需要保護避免蹭漆,以及冬天要跟金屬搏鬥是一件很艱難事之外,M3X 前後兩塊玻璃也是重點保護物件。雖說山靈很貼心地附帶了前後膜,機身出廠也有預貼膜,但不帶個保護套總覺得不安心。

早在前幾年,播放器廠商們就率先帶起環保熱潮,先將部分播放器中附帶清水軟殼「環保」掉了,使用者基本上都要另外買保護套。

還好的是,M3X 釋出時山靈官方也推出了它的專用皮套。

只是,個人覺得,背後那個大大的金色「X」還是有些不習慣。雖然這是很主觀的問題,但你問我的話,我個人還是希望有乾淨素色或者是清水殼等選擇。

M3X 機身整體給我一種非常乾淨和簡潔的感覺,控制播放的三個按鍵放在機身左側,控制音量的旋鈕就內嵌在右上角。旋鈕也可以按壓,包含了電源鍵的功能。

旋鈕下有一個小小的提示燈,用來顯示機器當前的播放或傳輸狀態。

音訊介面都集中在機頂,山靈這次選擇了 3。5mm 和 4。4mm 平衡介面。對於我這種被 NW-ZX300A 拖入全員 4。4 模式的人來說,M3X 這個可以算是非常友好的選擇了。

USB-C 介面和 microSD 卡槽就放在了底部,卡槽也加入了一個相對簡單的防塵條設計。操作起來的話,會比那些硬要卡針的設計好吧。(笑

外觀來說,山靈 M3X 的確多了山靈播放器新生代的感覺。

換上了 M6 Pro 和 M8 上相似的設計,搭配新的這塊 4。2 英寸 HD 觸控屏,以及機身上那些乾淨的按鍵排位設計,山靈 M3X 看起來真的要比之前再精緻一兩檔的感覺。

雖然這圓潤的四角,讓機器背面看起來有種「某磚豆丁版」的感覺,但這樣不影響它變得好看的事實。

MQA,全新芯投入

如果要說 M3S 到 M3X 之間的核心變化,我覺得除了操作和系統的差異外,聲音也是必須重點討論的。

配置方面,山靈 M3X 搭載了兩款 ES9219C DAC 晶片。

這塊 DAC 由 ESS Technology 出品,山靈也在 M3X 釋出時提到, M3X 機身支援 16 倍展開的模式支也可以支援 USB、本地 MQA 媒體、流媒體服務、USB Audio 等多個模式,基本上日常會遇到 MQA 格式音訊的渠道,M3X 都覆蓋到。

Moov 平臺高規格 MQA 服務

不管你是 TIDAL、MOOV 這一類支援高質量 MQA 格式流媒體服務的使用者,還是本地 MQA 格式檔案使用者,M3X 都能夠適應。

除了 MQA,M3X 也支援最高 32bit 384kHz、DSD 256 格式的播放,無線連線的時候也支援 LDAC、LHDC 和 aptX HD 這三組主流高規格的藍芽編碼。雖然轉換成藍芽耳放時只有 LDAC 和 SBC 兩個選擇,但其實也夠用。

不過對於蘋果使用者來說,我個人更希望在可以在藍芽耳放模式上加入 AAC 編碼支援了。

其他配置的話,M3X 也用上了 AVX 鉭電容,官方表示可以保證動態的穩定性,同時可以增強低頻表現。M3X 身上也加入了從旗艦中下放的 FPGA 技術和 KDS 低相噪有源晶振,以保證 M3X 的時鐘訊號準確性。

再提一下介面,M3X 採用了 3。5mm 和 4。4mm 平衡口的搭配,在這個價位上看到這個組合確實也比較罕見。

機器在高增益模式下可以實現 240mW@32Ω 的輸出,不管是 4。4mm 平衡口還是 3。5mm 介面,要應付平時常見的耳塞基本也沒有問題。

接下來是聽感體驗的環節:

常規 Hi-Res Audio 規格的部分我選用了帶 4。4mm 官方線的 XBA-Z5 搭配 M3X 來試聽,選用的是 Supper Moment 的 《19 Moment》,這張將經典重新錄製的精選,規格也是 24bit 96kHz Hi-Res Audio FLAC,播放器開啟的高增益和雙 DAC 模式。

剛剛

上耳

的時候,M3X 和 XBA-Z5 這個組合給我一種很熟悉的感覺。聲音的解析力表現不錯,樂器、背景以及人聲的都有一定的分離度。

像《尋回一碗湯》和《肥皂泡》裡面,Sunny 的聲音特點也能被還原出來,細節也算突出。雖然人聲突出時會稍稍有點乾澀的傾向,但也不會太明顯。不過如果可以有更好包裹,會更好。

鼓點還原也還不錯,落點也很精準。《沙燕之歌》和《Love is Nearby》兩首歌的開頭,其實就可以聽出

鼓點

的質感。只是組合有些時候顯得速度感有些快,收尾會顯得有些急促。

聽過普通的 Hi-Res FLAC 之後,我們再來試試 MQA。

MQA 部分還是採用相同的設定和組合,試聽則選來 Gin Lee 李幸倪最新的專輯《Dear Secret》,規格也是 24bit 。

感覺還是和之前一樣,M3X 和 XBA-Z5 對於大部分時間都只聽流行的人來說,是個非常友好的組合。除了之前那種容易入耳的感覺,感覺在聽《幸福門》的時候,Gin Lee 的聲音會更加靠前,和背景有更大的距離感。

人聲的細節依舊突出,在這個規格下可以聽出歌手演唱時的細節,這部分會在《開燈·熄燈》裡面會突出一點。要是處理好收尾這個部分,聽感應該會更加好。

山靈 M3X 在聽感部分表現確實不錯,更流行和萬用的風格可以貼合大眾的味道。在新配置和旗艦技術下放以及介面優勢等多點作用下,M3X 在這個價格定位上,應該都有非常突出的優勢。

試聽之後,我也覺得 M3X 身上也有頗大的表現空間,目前手上的裝置和曲庫也未能壓榨出它全部效能,或者在之後的長時間使用後,會有更多發現吧。

完整的 Android?

開篇時就已經提到,山靈 M3X 是一款搭載完整 Android 系統的智慧播放器。

智慧部分的配置方面,M3X 搭載了高通驍龍 430 移動平臺,採用 2GB RAM + 32GB ROM 的儲存組合,RAM 方面會比自家定位更高的「入門旗艦」M6 要少 1GB。

儲存晶片的話,32GB 要用來應付主流的流媒體服務應用也沒有問題,就算你是多個平臺都有訂閱的使用者也可以應付,注意一下快取空間的佔用就好。比起入門旗艦都只有 16GB 起步,32GB 封頂的索尼,山靈算是非常不錯了。(笑

而且還有一點就是,山靈還是選用了高通 4 系列移動平臺。

雖然不知道山靈對 4 系晶片到底有多情有獨鍾,但這個配置用來應付 Android 7。X 和播放應用的話其實也沒有問題。系統執行穩定性和相容性都可以,不會某廠牌那樣對某些流媒體服務有「永不相容」的情況。(笑

山靈表示你也可以用 M3X 來玩遊戲,甚至刺激一下戰場。但面對 4。2 英寸的螢幕,我覺得還是用來玩玩遊戲王 Duel Links 就算了。(真笑

面對沒有用上 Android 9。0 或最新系統這個點,我覺得目前也不需要太在意。

畢竟,M3X 的

本職

還是一臺流媒體播放器,市面上大部分的播放應用也還沒有到淘汰 Android 7。X 裝置的地步,所以沒有最新也沒有太大問題。

值得一提的「雜項」

提過聲音和系統體驗之後,這裡再來提一下續航。

山靈 M3X 搭載了 3200mAh 的電池,官方表示整機可以在雙 DAC 模式下實現 20 小時播放,如果用上平衡口的話也有 19 小時的播放。

另外,切換成單 DAC 模式的話,M3X 播放時間可以提升到 23 小時。雖然在不同增益以及各種各樣的使用習慣下,續航會有差異。但在日常使用裡面,M3X 要應付日常使用也沒有問題。

在芸芸 Android 智慧播放器裡面,M3X 相信是不需要擔心續航的一位了。

提過續航之後,系統和功能這部分,最後還要提一提。

和大部分主流的國產播放器一樣,山靈也把 M3X 的功能做滿做全了。例如藍芽耳放、USB DAC 以及用 Wi-Fi 外接播放源等功能,M3X 都有。

只是,山靈並沒有做類似 HiBy Link 和 Fiio Link 這一類透過手機遙控的功能。如果可以進一步用手機來控制,降低手機和播放器之間的隔離感,體驗起

會更好。

入門新機會

數日體驗下來,我會感覺山靈 M3X 是一個入門的新機會。

如果把它成為新基準,可能還有一點點過,畢竟在部分功能和聲音的處理上,M3X 其實還有調整和補充的空間。「入門新基準」這個擔子對它來說,真的有點重。

但換一個角度來看,M3X 對於入門使用者來說也是有著足夠的吸引力。

更高級別的雙 DAC 配置以及從高定位機身中下放的介面和設計,當年那些「以下犯上」的念想,也被 M3X 填上不少。加上完整 Android 系統之後,也讓它擁有了貼合這個時代的能力。

再加上續航和功能上等體驗細節上的處理,M3X 不管是對於想接觸「播放器」這個門,或者是想開門之後馬上就關門上鎖的

用家

,M3X 其實都是一個值得推薦的選項。

畢竟,拋開了把 4。4mm 介面下沉下來的 NW-ZX300 系列,這個定價區間上擁有 4。4mm 平衡口的裝置可算是少之又少。如果還要精確到原生定價在此區域的產品,那應該也就是「查無此機」了吧。

M3X 的出現,剛好也填上了這裡的空白。對於我這種渴望「全員 4。4mm 化」的人,不禁為山靈目光精準稱道,更感慨:

「4。4mm 入門真係嚟啦,飛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