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古代的 門神 是誰?門神的形象是怎麼來的?

門是家宅的進出口,對一家人來說,門安全與否對心理上的安全感關係極大,人們住所的平安和門密不可分,按照古人觀點,要想確保門的安全,必須尋求神的保佑。

傳說滄海中有一座度朔山,山上有一大片桃樹,這些桃樹的枝幹彎曲遒勁,山的東北方向是鬼門,是眾鬼出入之地。此處有兩位神人專門管轄群鬼,一個叫神荼,一個叫鬱壘,二神一見惡鬼,就將其捆綁起來喂虎。這兩位神就是門神的最初形象。

當他們被作為門神時,已經被人格化了,一般認為神荼是白臉,喜相;鬱壘是紅臉,怒相,喜相是對親朋的歡迎,怒相是驅邪避兇的。

後來又傳說有山名叫桃都,山上有一天雞,專門帶領公雞打鳴。下有二神,左邊的叫隆,右邊的叫舌炎,專司驅除惡鬼。根據這些習俗,人們過年之時,要用桃木枝刻兩個人形木偶立於門邊,還有人把公雞毛和葦索編織在一起,懸掛以守門鎮宅。後來人們就用桃木板寫上二位神靈的名字懸掛起來。這就是“桃符”的由來,再後來就更加簡略了,在紙上畫兩個人貼於門上充作門神,這就是貼門神習俗的由來。

門  神  的  分  類

自神荼和鬱壘成為門神後,門神的信仰越來越廣泛,種類也越來越多,大致可分為武門神和文門神兩大類。武門神腸胃威嚴兇猛的武將形象,除了神荼和鬱壘外,最著名的武門神就是尉遲恭和秦瓊。傳說唐太宗患病心驚,夜裡常聽見鬼魅的呼號,秦瓊和尉遲恭自我推薦守護在門外,夜裡果然無事,於是太宗就命畫工繪製兩人之像懸掛於宮門,以驅魔辟邪,後世流傳下來,奉他們為門神。據《三教搜神大全》稱“太宗命畫工圖二人之形象全裝,手持玉斧……。懸於宮掖之左右門上……邪祟已息,後世沿襲,遂永為門神。”這裡的二人就是唐代初期著名的武將尉遲恭和秦瓊。

明清至近代,各地的武門神有所不同,河南一代多為趙雲、馬超;河北多為馬超、馬岱或薛仁貴、蓋蘇文;陝西多為孫臏、龐涓或黃三太、楊香武;江南多為溫嶠、岳飛;此外還有鍾馗、燃燈道人、趙公明、馬武等等。道教還有一對特殊的門神,即青龍白虎神,他們原本護衛之神,後被作為門神專用於道觀山門。

文門神又稱為祈福門神,他們一般不是作為門戶的守衛者,而是作為祈福之用。其形象多為文官且以天官居多,如福、祿、壽三星;除此之外還有狀元、仙童、加官、進祿、劉海蟾等。

現在過春節,人們在大門上,還有不少張貼歷代武將門神的,但意義則有所不同。古代貼門神為的是敬神、求福、祈禱平安;今天則是表達對平安、幸福的嚮往和追求。

宮娥:兩位宮娥頭上均作束髮,且打雙髻,髻下束有牡丹卷草花紋的「簪戴」,且耳下有垂珠的「耳墜」。在服飾方面,身披「披帛」飄帶,給人有一種輕盈的感覺;身穿「直領襖」,上有菱形花紋;衣著大袍,腹有「圍腰」加「束」,「束」下懸有「宮條」和玉佩流蘇。在所執侍器方面,左側的宮女左手捧桃果,右手執玉如意;右側的宮女右手捧高足的燈具,左手亦執玉如意。二位宮娥和老少太監所捧的侍器加起來,正好是中國民間喜用的四祥器:“香、花、燈、果”。

哼哈二將:左邊門的門神伸出一指,嘴巴微張,像是在大聲喝道:“哈”!右門的門神則是翹起兩指,彷佛發出“哼!”的聲音。他們就是著名的守護神“哼哈二將”。

加官進祿:門神一人持冠,一人捧鹿,冠與官諧音,鹿與祿諧音,組合起來便有了「加官進祿」的意思。(比較牽強附會)

富貴進爵:門神則一人捧牡丹,一人捧爵,牡丹比喻富貴,爵比喻官爵,結合起來,便有「富貴晉爵」的意思了。

字匾門:演變成只有字匾,通常窮人家用字匾門神。

此現象說明,一種習俗形成後,是很難加以改變的。另一種情形是新舊門神同時供奉,前引《清嘉錄》卷十二所記最為典型。清李調元《新搜神記·神考》亦反映此情況,他說:“今世俗相沿,正月元旦,或畫文臣,或書神荼、鬱壘,或畫武將,以為唐太宗寢疾,令尉遲恭、秦瓊守門,疾遂愈。”這些都反映出中國民間信仰的多樣性,道教只是因襲民俗而崇奉之而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