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西方知識生存,用東方文化生活,成為我們痛苦的來源之一

只要接受過9年制義務教育的人,就接受了西方的知識體系,就算連初中都沒有上過,只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也具備了一些西方知識,這是近百年來中國人的特點。

我們在用西方知識體系生存。

現階段除了語文,我們的中小學課程設定幾乎全部來自於西方。數學、物理、化學來自於西方,生物、地理來自於西方,歷史、美術、音樂、體育的知識框架和大部分內容來自於西方。人們可能都沒有意識到,只要經過了9年制義務教育,不管學習成績如何,都算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西方知識體系。

如果你很幸運,成為那4%接受高等教育的一群人,那麼這一西方知識體系將更加完善。大部分大學課程設定對應著現代工農業、服務業、資訊產業,而我們當前的整個工業、資訊產業底座全部來自於西方。

我們在用西方知識生存,產生了西方思維。

隨著9年制義務教育的普及,所有的中國人,基本上都不同程度地建立了西方知識體系,我們的工作或多或少地用到了西方課程所涉及的知識。西方工業化底座要求我們運用西方思維完成工作。我們的思維符合西方知識體系的規則,越是接受了更多教育的人,思維越西方化。

西方思維是建立在精確數學基礎上的邏輯思維,思維單純化、標準化、模組化,行為直接、刻板,帶來高效率。

文化是所有認知的集合,我們在用東方文化生活。

向左向右向前向後,不需要計算,日常的喜怒哀樂,無需透過公式,生活中的愛恨情仇都帶有文化色彩。我們在用西方知識生存,在用東方文化生活。這成為我們日常痛苦的來源之一。

中國文化是建立在模糊數學基礎上的感性文化,思維把握整體、靈活,行為迂迴、變通,區域性效率低下,最終指向天人合一。

實際上,西方人同樣存在感性和理性的衝突,但他們的衝突總歸侷限於相對統一的西方知識和西方文化體系之內,而目前的中國人面對的卻是西方的知識體系和東方文化這兩個截然不同的體系的衝突。

作為一位企業家,任正非感慨:

“一切生意終將消亡,只有文化生生不息”

。發出同樣感慨的不在少數,他們都是一些站在不同領域頂峰的人物,認知深入而超前。

作為工具的知識,以實用性在過程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久而久之,知識沉澱為文化,影響著文化結構,而文化最終將陪伴人類走向終點。

翻開《道德經》,我們發現:“為學日增,為道日損”,如何將西方知識體系和中國文化這兩者統一起來,我們的老祖先早就提出了課題,並給出了答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