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維是什麼 學會區分事實與觀點

批判性思維

或稱

批判性思考

思辨能力

嚴謹的思考

明辨性思維

審辨式思維

,是指透過事實形成判斷的思考方式。批判性思考本身複雜,具有許多不同的定義,一般包括理性的,保持懷疑的,和無偏見的分析,和對於事實證據的評估 。批判性思維是對任何主題、內容或問題進行思考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中,思考者透過熟練地分析、評估和重構來提高其思維的品質。批判性思維是自我指導、自我約束、自我監督和自我糾正的思維。批判性思維相關研究著重於如何系統化地建構清晰的思路,以及研究不清晰的思路的特質。

區分原由

批判性思維的其中一個要點是:你對外來的資訊不能照單全收,要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要經過一定的質疑。但是質疑的方式,會因物件而異。不同的資訊,你必須採取不同的質疑方式。甚至有些資訊(比如某些“觀點陳述”),你是無需質疑的(後文會介紹)。但如果連“觀點”和“事實”都經常搞混淆,你又如何能進行正確的質疑?所以,區分“觀點陳述”和“事實陳述”非常重要。

事實陳述

顧名思義,“事實陳述”就是把客觀事實說出來。比如——荒島這個站點是2021年上線的——這就屬於“事實陳述”。那什麼才算“事實”呢?關鍵要看它是不是具有客觀性。不具有客觀性的東西,不能算“事實”。

無“對錯”、無“好壞”

前面說了,“事實陳述”就是把“事實”說出來。而事實本身就不存在所謂的“對錯”與“好壞”。所以,如果你去評價某個“事實陳述”的對錯,是沒有意義的,會顯得很荒誕。

有“真假”

雖然“事實陳述”沒有“對錯”與“好壞”的概念,但是有真假的概念。這個應該好理解。符合事實的,就是“真”;反之就是“假”。這裡要提醒大家注意下,很多人喜歡用“非真即假”、“非黑即白”的眼光看問題。在某些理工科領域,或許可以這麼認為,但是社會學領域的很多問題,會涉及到“灰色地帶”,無法用“非黑即白”的方式進行判定。

“事實”的可驗證性

這裡的“可驗證性”既包括“證實”,也包括“證偽”。

可驗證,並且顯然的

有些事實屬於很容易驗證的,並且不易引發分歧。那麼,針對這類事實的陳述,很容易就可以判斷“真假”。比如:2008年奧運會在北京舉行。

可驗證,但不顯然的

比如某人聲稱自己擁有多少總資產。這個陳述不是很顯然,但如果非要查實,多花點力氣還是有可能驗證的。

不可驗證的

還有一些事實,在現有的科技水平上,是無法驗證的。比如發生在久遠年代的歷史事件的細節或者當時正好有外星人到訪並留下記錄,否則無法驗證。

哪些“事實陳述”值得爭論

剛才提到的三個型別:第一類,通常不需要爭論;第三類,即使爭論也不會有結果。所以,今後你如果要跟別人爭執某個“事實陳述”的真假,先看看是不是屬於第二類的。如果不是第二類的,還是省省吧。即使是第二類的事實陳述,也要看是否值得爭論。只有價效比足夠高的論題,才值得你花時間和精力去爭論。

關於“事實陳述”的可信度

要判斷某個“事實陳述”是否可信,辦法之一是你親自去驗證。但是這麼幹,比較費時費力。而且有的事實陳述,你是不可能親自去驗證的(比如對歷史事件的陳述)。當你無法親自驗證的時候,就得換種方法——分析事實陳述的依據,由此來評估其可信度高不高。依據的分類事實陳述的依據,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第一手資料

所謂的“第一手資料”,就是說這個“事實陳述”是透過陳述者的感官直接獲得資訊。比如親眼所見,親耳所聞。

第 N 手資料

所謂的“第 N 手資料”,就是說這個“事實陳述”是從其它途徑得到資訊,然後再轉述的。如果被轉述的物件是第一手資料,那麼這個陳述就是“第二手資料”;以此類推。下面分別介紹兩種依據的可信度問題。

第一手資料的可信度

有句老話叫做“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很多人受到這句老話的誤導,以為第一手資料就是可信的——其實未必!

認知的偏差問題

所謂的“認知偏差”,就是指“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導致的偏差。比如當你觀看魔術表演的時候,雖然是親眼所見,但看到的依然是假象。因為魔術師可以透過種種方法來誘使你產生認知偏差。

陳述者的誠信問題

還有一種情況導致第一手資料的可信度下降,就是陳述者本身的信用問題。假如某個人是個老騙子,那麼此人陳述的第一手資料,可信度就要打個折扣。

第 N 手資料的可信度

評價第 N 手資料的可信度,需要同時考慮兩方面:首先,第 N 手資料需要依賴於第一手資料的可信度。如果被依賴的第一手資料有問題,那衍生出來的第 N 手資料也好不到哪裡去。其次,資訊轉手的次數越多,資訊的衰減通常會越嚴重。

觀點陳述

簡單地說,就是陳述自己【主觀】的一些東西。“觀點”和“事實”最大的不同就在於,“觀點”受主觀影響的,而“事實”【不】受主觀影響。

無需思考,得出的觀點

這類觀點陳述,比較常見的有:感官體驗、價值觀偏好。感官體驗,直接來自於人的動物本能。得出這類觀點是不用經過大腦的,類似於條件反射。價值觀偏好,主要來自於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家庭環境、文化背景等。一旦形成了某種價值觀偏好,就如同思維定式一般。作出評價也是不經過大腦的。

經過某種思考,得出的觀點

思考的方式有很多種:最不靠譜的,就是完全靠猜測,然後得到某個主觀臆斷。好一些的方法還有依靠歸納法,總結出某個結論。依靠演繹法,透過邏輯推理得到某個推論。

對於“感官體驗”的觀點

完全不存在“真假”、“對錯”、“好壞”。比如同一時間同一地點,有人會覺得溫度高,有人覺得溫度低。你不能說某個人是對的,另一人是錯的。

對於“價值觀偏好”的觀點

如果“價值觀偏好”純屬私人領域,就跟“感官體驗”類似,也沒有“真假”、“對錯”、“好壞”之類的說法。比如喜歡什麼顏色的服飾、喜歡什麼口味的食物等。但是,對於涉及到公共領域的“價值觀偏好”,就會有“好壞”之分。如果某個價值觀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文化中,都得到讚美,那麼就可以稱之為是“好”的;反之,都遭到批評就稱為“壞”的。能稱得上“好的”價值觀不多,能稱得上“壞的”價值觀也不多。大部分公共領域的價值觀,都處於中間地帶。這些價值觀,可能在某些歷史時期或某些文化中被贊同,而在另外的歷史時期或另外的文化中,被排斥。

對於“經過思考得出的觀點”

這類觀點,也會有“對錯”之分。因為思考的過程是有可能出現偏差和謬誤的。用演繹法進行推理的時候,可能會出現推理的邏輯謬誤。用歸納法進行總結的時候,樣本的片面性會導致結論的片面性。

哪些“觀點陳述”值得質疑和爭論

透過上述的分析,應該比較清楚了:對於“感官體驗”和“私人領域的價值觀偏好”,質疑是沒有意義的、爭論是沒有結果的。可惜的是,很多人非常熱衷於這類爭論。比如:不同明星的追星族會互相爭論、不同球隊的球迷也常互相爭論、甚至不同品牌手機的粉絲也會互相爭論。

對於“經過思考得出的觀點”這方面是可以進行質疑和爭論的。但要注意兩點:1、 要考慮價效比——不要花太多時間和精力去質疑和爭論一些雞毛蒜皮的細節。2、 反駁別人的觀點要講究境界關於第二點提到的“境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