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紀錄片《追蹤海洋巨獸》,一窺B站的紀錄片之旅

網路影片平臺的入局,加速了紀錄片在觀眾中的破圈。

從紀錄片《追蹤海洋巨獸》,一窺B站的紀錄片之旅

據資料統計,去年在網際網路上線的紀錄片達到259部,相較2019年增長70%,僅B站紀錄片頻道的活躍觀眾數量就已經突破2億。紀錄片數量少、受眾窄、投資低的狀態已經成為了過去時。

以最近兩年出圈的作品品質來看,筆者頓覺,屬於紀錄片的

「搶流」

時代已經過去,下一場的賽點在於

「拔尖」

不過,B站紀錄片好像是一個例外。從一播即熱的《我在故宮修文物》,到一部接著一部作品的破圈,再到成為觀眾幾乎條件反射一般的選擇,B站紀錄片頻道自發展之始,就貫穿著「尖貨理念」。

這個「尖」,尖在每一部上線作品的選擇、尖在每一領域內容體系的完善、甚或尖至整個B站紀錄片生態的搭建。可以說,早在「拔尖」時代到來前,B站紀錄片的「尖路」就已經鋪實了,「拔尖」時代到來後,B站的紀錄片之路只會越走越穩。

以共情取勝的海洋「尖貨」紀錄片

從每一部上線作品的選擇中,都能夠看到B站「優中取尖」的理念,這個優,不僅僅優在攝製水平,也優在拍攝視角、創作理念。

最近熱播的海洋紀錄片《追蹤海洋巨獸》與同類優質作品如《南太平洋》《藍色星球2》《鯊魚》《追逐珊瑚》等相比,「尖」在它建立起了人類情感同海洋生物之間親切、踏實的內在聯絡。

從紀錄片《追蹤海洋巨獸》,一窺B站的紀錄片之旅

因為日本福島核汙水的原因,自四月以來,與海洋相關的話題就常駐微博熱搜。可以說,在看過《追蹤海洋巨獸》之後,筆者對汙水排海這一行為從法律與道義層面的譴責,被切切實實轉換成了感同身受。

和第三人稱視角的海洋科普類紀錄片不同,《追蹤海洋巨獸》的出發點是導演帕特里克·戴克斯特拉自身獨特的生命體驗。在成為電影製作人與海洋探索家前,他曾在華爾街從事著律政界的工作,為了追求自己的夢想,他選擇辭職離開,拿著攝影機奔赴海洋。

從紀錄片《追蹤海洋巨獸》,一窺B站的紀錄片之旅

帕特里克·戴克斯特拉第一視角的人身經歷讓《追蹤海洋巨獸》頗具「俠客」基調,如此融鑄著作者一腔熱血的旅程與滿滿熱愛的鏡頭,所呈現出的震撼力與治癒力都是其他海洋紀錄片所無法比擬的。

首先,《追蹤海洋巨獸》持久的

「震撼力」

,來自於它Vlog式的視覺質感加持。

那些被認為是「最棒的時刻」,往往也是最危險的時刻。在片中,你常常能看到上一秒帕特里克還在對著鏡頭興奮自述,下一秒他便穿著潛水服扎入海中,與虎鯨擦肩而過。

從紀錄片《追蹤海洋巨獸》,一窺B站的紀錄片之旅

於挪威拍攝紅鯛魚集體產卵時,帕特里克親眼看到無數紅鯛魚以魚群之力與天敵周旋,見證著它們有節奏、有秩序地延續生命。

這種近距離的接觸,不僅完全打破了人與海洋之間的間離感,還直接打通了導演與B站觀眾之間的生命體驗。

當帕特里克感慨魚群「就像煙火爆炸一樣」的同時,B站彈幕上也飛過網友們「太神奇了!」「太奇妙了!」的驚歎。這一刻,尋常生活中難以一見的海洋不再遙不可及,真實記錄搭配上海洋生物本身的魅力,讓《追蹤海洋巨獸》帶給使用者的顫抖與震撼持續放大。

從紀錄片《追蹤海洋巨獸》,一窺B站的紀錄片之旅

此外,對於海洋生命細節的捕捉,賦予了《追蹤海洋巨獸》溫和的「

治癒力」

《追蹤海洋巨獸》運用了包括紅外線燈、水聽器、微光相機等高階裝置輔助拍攝,製造出無數感人催淚的「名場面」。

在第一集《座頭鯨之夜》中,帕特里克邂逅了暢遊在海面的座頭鯨媽媽與她的孩子,鯨寶寶吱吱咕咕地和媽媽講話,鯨媽媽輕聲回答,旁邊的護衛鯨寸步不理守護在她們身邊,風光旖旎的海面下,人與巨獸共遊的美好場面被航拍鏡頭記錄下來。

而這種溫柔又友好的「治癒力」鏡頭,以強烈的沉浸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受眾的感受,網友們不斷用「看哭了」「突然好感動」「頓時淚流滿面」等等彈幕表達著自己看到這些生命震顫場景時的心情,人與動物情感的共鳴最大程度上被激發出來。

從紀錄片《追蹤海洋巨獸》,一窺B站的紀錄片之旅

《追蹤海洋巨獸》所「尖」之處,正是鏡頭與帕特里克個人體驗所帶來的「震撼力」與「治癒力」的交迭。人與海洋不僅僅是命運共同體,更是情感共同體。當浩瀚的海洋遭遇巨大威脅,《追蹤海洋巨獸》的出現,以共情的方式,為觀眾提供了一個反思人類行為的契機。

從一部「尖貨」作品,

到整個「海外尖貨」計劃

上述所提到的《追蹤海洋巨獸》,稱得上世界海洋紀錄片中的「尖貨」之一。而B站紀錄片的「尖」,絕不止於這一部作品,取「尖」的理念貫徹於B站每一部紀錄片的選擇之中。其最終的目標,是以若干「尖貨」作品,支撐起一整個「尖貨」內容板塊。

《追蹤海洋巨獸》正是憑自身之「尖」,入列B站「海外尖貨」的隊伍。

引入「海外尖貨」,是B站佈局平臺優質內容的策略之一。最近幾年,B站同NHK、ARTE等多個國外頂級廠牌建立了關於「海外尖貨」紀錄片內容共創與IP開發等方面的長期合作,先後上線了《綠色星球》《神奇的月球》《王朝:狐獴特輯》《未至之境》《大貓》《決勝荒野之華夏秘境》等等重磅海外紀錄片,創造了數以億計的播放量。

從紀錄片《追蹤海洋巨獸》,一窺B站的紀錄片之旅

無論是從廠牌知名度、攝製水平還是作品的傳播力度來看,這些來自海外的紀錄片被稱之為「尖」是毋庸置疑的。

「海外尖貨」的價值,一方面在於滿足青年探索自然與世界的求知慾。

對於使用者來說,「強烈的求知慾」是當代年輕人、尤其是B站使用者群的一大特徵。而這些高品質「海外尖貨」的存在,恰好是滿足他們好奇心的重要來源。

眾所周知,B站是一個「學習網站」。這些由「海外尖貨」們構成的、猶如百科全書式的紀錄片內容矩陣,不僅扮演著幫助年輕使用者瞭解世界、開拓眼界的角色,還為B站形成更具黏性的社群氛圍添磚加瓦。

所以,我們得以一窺《浮生一日》中,那些身處同一時間卻不同空間的國外普通人或細碎、或有趣、或平凡的日常;一鍵「雲養」來自非洲的金錢豹、美洲豹、猞狸等《大貓》;跟著德爺在《決勝荒野之華夏秘境》中探索我們熟悉又陌生的華夏山河。

從紀錄片《追蹤海洋巨獸》,一窺B站的紀錄片之旅

而另一方面,「海外尖貨」同樣帶動了對B站自制力量的反哺。

對待「海外尖貨」,B站不止於做一個優質紀錄片的「引進」和播出渠道,更重要的是透過國際合作的形式參與到這些「海外尖貨」的出品和製作之中,從而反哺國內紀錄片產業的工業化水平。

2020年,由B站參與的三部紀錄片《極度深海》《未至之境》《天行情歌》分別獲得了美國傑克遜自然電影節最佳科學自然長片、最佳系列長片以及最佳原創配樂的終評入圍,不僅實現了B站紀錄片的國際化對接,更助力了中國紀錄片在海外的美譽擴散。

從紀錄片《追蹤海洋巨獸》,一窺B站的紀錄片之旅

筆者認為,「海外尖貨」的核心之尖也正在於此——

不僅要引進來,更要走出去。

B站紀錄片的「拔尖」之路

其實,不僅是一部作品、一個板塊,從《我在故宮修文物》開始,「尖貨理念」就融入了整個B站紀錄片頻道的生態建設之中。

這一理念,首先體現於B站不遺餘力地尋找、最佳化紀錄片市場的每一部優質作品。

於國內,2017年末,B站首度公佈了紀錄片「尋找計劃」,宣佈要為B站使用者「尋找」更多優秀紀錄片內容,併為創作者提供流量積累、商業開發、粉絲運營等全產業鏈的扶持。

從紀錄片《追蹤海洋巨獸》,一窺B站的紀錄片之旅

於海外,2019年之後,B站加強了與海內外優秀廠牌之間的合作,深度佈局美食、人文歷史、自然地理、社會、科技等多種紀錄片型別。

並且,除了專業PGC機構之外,B站還同「野生」紀錄片UGC創作者們保持聯絡,持續打造成熟的垂直分類,實現將全IP矩陣一網打盡。如餅叔的《小城夜食記》,就以中國版vlog《深夜食堂》的既視感,給B站的美食紀錄片板塊增添了幾分行走江湖,觀察世間百態的樸實氣。

可見,B站之所以能形成紀錄片「尖貨平臺」,它的力量來源絕不是單向的,而是版權採購、出品自制、產業扶持等多股力量的融合。在若干力量的加持下,B站正在形成一個優質紀錄片的「聚合池」。

從紀錄片《追蹤海洋巨獸》,一窺B站的紀錄片之旅

到今天,B站已經累計上線超過3500餘部作品,如此數量龐大的優質作品,也保證了B站紀錄片「尖貨之旅」的根基之穩。

除數量之外,B站紀錄片的「尖貨理念」還體現在其力求每一部優質紀錄片,都能覆蓋儘量廣的觀眾範圍。

如今,B站紀錄片頻道活躍觀眾數量已經突破2億,在強調「多圈層愛好」的時代,B站紀錄片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打破過去紀錄片「三高人群」的精英化的收視習慣,開始朝著

「全民向」

發展。

所以,在美食紀錄片領域,有走過天南海北,看遍平凡而有趣的店主、食客們百態人生的《人生一串》;在人文紀錄片領域,有記錄著每一箇中國人高光時刻的《人生第一次》;在寵物紀錄片領域,有溫暖治癒,體會每個人與愛寵之間真摯感情的《寵物醫院》系列……

從紀錄片《追蹤海洋巨獸》,一窺B站的紀錄片之旅

這些涉獵範圍多元且製作水準專業的紀錄片,精準切中了觀眾對於人間煙火的需求痛點,兼具「接地氣」與「好口碑」,不斷完善著B站的多元生態,助力B站紀錄片的出圈、下沉。也正因此,B站紀錄片「尖」的內涵,在向更廣大範圍的觀眾群體中延伸。

從紀錄片《追蹤海洋巨獸》,一窺B站的紀錄片之旅

如今,在B站上刷紀錄片、發彈幕,已經成為紀錄片er們的習慣性選擇。

根據《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2020》顯示,82%的紀錄片受眾年齡集中在18-35歲之間。那為什麼B站會成為青年們觀看紀錄片的聚居地呢?筆者認為,這一選擇其實是雙向的。

一方面,B站的出生、成長、壯大都與年輕使用者有著密切聯絡,它懂中國青年想要什麼,懂得如何與他們之間形成情感共鳴。因而在這場紀錄片受眾的爭奪賽中,B站也擁有著天然優勢。

另一方面,一批批的年輕力量也以自身成熟的付費意願與文化生產方式反哺、助推著B站紀錄片的發展。可見,B站紀錄片之「尖」並不僅僅是自上而下的平臺發展戰略,它同樣是龐大年輕使用者強勁的消費需求而催生出的結果,是彼此相輔相成的默契。

在此受眾和平臺的雙向互動之間,筆者看到一個良性的紀錄片生態體系正在形成。

「拔尖」並非是某一時刻的狀態,更是在整個市場環境下競合、生長的過程。相信未來的B站紀錄片頻道,還能繼續拔尖之姿,為中國紀錄片版圖的搭建添磚匯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