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只是小試牛刀,8K才是大顯身手,影馳RTX 3080金屬大師評測

9月17日,NVIDIA的的NDA正式解決,“神秘”的RTX 3080終於可以揭開面紗露出真容了。

此次釋出的包括RTX 3070,RTX 3080以及RTX 3090在內的30系列顯示卡採用了全新的Ampere(安培)架構,跨大步式的更新了GPU製作工藝,從12nm直接升級到了8nm,除此之外,視訊記憶體PCIE介面,影片介面統統都得到了提升,完全可以說是一款全面升級的顯示卡。

在正式開測RTX 3080之前,先來了解下30系列顯示卡的提升之處。

安培架構

核心升級才是30系列顯示卡最大的變化,RTX 3080採用的是GA102核心,雖然用上了三星的8nm工藝,但是核心面積仍高達628mm2,尺寸上要比RTX 2080的545mm2要大上一圈。

大也就意味著有足夠多“內容”,根據NVIDIA目提供的GA102核心的完整架構示意圖,GA102核心擁有7組GPC,每組GPC包含6組TPC,每組TPC包含2組SM,每個SM單元擁有的CUDA核心數倍增到了128個。

從圖靈架構開始引入的RT Core,在安培架構上繼續得到了升級,增加了對動態模糊的加速運算支援。第二代的RT Core加入了全新設計的插值演算法,確保了動態模糊精確性的同時,也提高了實施光追效率,官方宣稱比上代提升了8倍。

新顯示卡帶來的8倍光追效率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DLSS技術:DLSS 8K。。眾所周知,開啟光追會極大的增加顯示卡的負擔,畫面幀數會大幅下降。但是透過DLSS技術可以有效降低顯示卡的負擔,從而提高遊戲幀數。

DLSS 8K可以理解為上半年釋出的DLSS2。0的畫素升級版。DLSS2。0可以將1080P解析度的原始渲染圖按4K解析度去渲染輸出,而DLSS 8K直接以1440p起跳,渲染輸出8K解析度的影象,大幅度提高畫面清晰度。

測試

前面鋪墊說了那麼多,新顯示卡到底怎麼樣,還是得看測試結果。

測試平臺如下

全家福

詳細的裝機配件見文章結尾

影馳RTX 3080 金屬大師的外殼採用了高強度鋁合金,一體壓鑄而成,邊緣地區通過沖壓工藝,切割出不規則金屬線條與三角幾何鏤空,最難能可貴的是全卡無光。

正面是3枚9MM風扇,搭配6熱管,提供強有力的散熱效果。

背板鏤空造型獨特,貫穿式風流帶來強效散熱

不同於上代20系列特意為VR預留的TypeC介面,30系列就直接沒了,畢竟VR也沒火起來。

主流的雙8pin供電,不用擔心複雜的12pin介面不易走線。

顯示卡拆拆拆。

畢竟比2080s的TU104-450多了近一倍的CUA處理器數量,GA102-200核心尺寸還是蠻大的。供電採用的是8+5+3相的數字供電方式。

視訊記憶體顆粒是來自於鎂光的,編號為D8BG的GDDR6X顆粒,單顆容量1GB,32bit位寬,左4右4,上下各1顆一共10顆。

首批送測的非公顯示卡,基本上都是這種公版引數,鎖功耗、鎖頻率的準公版卡。RTX 3080金屬大師的硬體引數也和公版如出一轍,可以認為是非公散熱的公版顯示卡。

相比較20系列,3080最大的特點是

1、工藝提升的同時,升級了更大顆的核心,CUDA翻番。

2、升級了更為先進的GDDR6X視訊記憶體,伴隨著視訊記憶體的升級,視訊記憶體容量和頻寬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3、雖然從12nm跨大步般的升級為8nm,但是效能大幅提升帶來的功耗增長還是跑不掉的。

好了,廢話不多說,讓我們開始上主菜吧。

新卡釋出嘛,肯定要對比20系列顯示卡才能具象的看出來效能的提升,所以這次評測是和RTX 2080Super的對比測試,分別進行3DMARK和遊戲測試。

PS:由於RTX 3080金屬大師是準公版,後續的非公版成績會有一定程度(小幅度)提升。

這裡就直接放成績了,在3DMARK的理論跑分中,RTX 3080金屬大師平均比RTX 2080S要高了40%+,其中光追測試RAYPORT更是有72。9%的提升,效能簡直爆裂。

當然理論跑分僅僅是個參考,實際體驗還是要看遊戲。這裡選取了STEAM系的吃雞,古墓麗影:暗黑崛起,全戰:三國,育碧系的拆家6號、孤島驚魂5、刺客信條奧德賽,以及橘子的男朋友5和目前光追最明顯的遊戲:CONTROL。

遊戲設定為2K、4K解析度下游戲預設最高特效。後面會單獨提及光追,所以這部分把光追和DLSS關閉進行測試。

測試結果呢,RTX 3080是各種吊打RTX 2080S,真按在地上摩擦。

從3DMARK理論跑分和遊戲測試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在2K解析度下RTX 3080的成績比RTX 2080S要高2-30%,而4K解析度上,遠超30%以上。這一方面要歸功於架構的效能,另一方面也和視訊記憶體有關,畢竟視訊記憶體頻寬和容量都有提升。

還記得釋出會上老黃說的8K效能嗎?

8K 60Hz穩定執行,老實說我是肯定不信的,啥遊戲,啥特效就沒說,誰信呢。

不過參考4K的幀數,跑8K還真有可能。(這裡說明下,8K並不是4K*2,而是4K^2,相當於4K畫素的4倍)。

雖然我沒有8K螢幕,也沒有4塊4K螢幕,但是我可以利用DSR技術來模擬8K解析度。

(DSR,全稱Dynamic Super Resolution,中文為動態超級解析度。DSR能夠以更高、更細膩的解析度渲染遊戲,然後把畫面智慧地縮小至顯示器的原生解析度,因而可在高畫質螢幕上為玩家提供 4K 畫質。)

雖然DSR的理論描述還一直停留在模擬4K畫質上,但實際上DSR是以顯示器的倍數去顯示,如果原生是4K,那麼4K*4就是8K。

So,我透過DSR的方式開啟了8K解析度,但這畢竟還是模擬,所以僅供參考。

RTX 3080在戰地5和彩虹六號遊戲中,最高特效下,仍然有2-30幀,卡還是卡,但是勉為其難還是能玩的,降低下特效和抗鋸齒,還是可以流暢的。

由於習慣性開著微星的小飛機跑測試,所以可以實時監控硬體資訊,在測試過程中發現顯示卡溫度一直維持在驚人的低溫。用FurMark跑了一會。室溫25度,滿載溫度為62度。

溫度是很低了,但是這也太低了。開啟GPUZ重跑了一遍,發現原來被鎖頻率,鎖功耗了,顯然老黃針對FURMARK做了“最佳化”。

於是又用遊戲進行了測試,溫度雖然還是很低,但是功耗和頻率明顯上去了。

總結

最後,讓我們來總結下吧,

得益於規格上的提升,RTX 3080顯示卡不管是理論效能還是實際測試結果顯示,都要比2080S高很多,尤其是4K解析度下的效能,要高3-50%,新顯示卡在高解析度下的優勢是相當明顯。老黃還是真的牛批,8K的牛皮顆不是誰都能吹出來的,而且還真的能玩起來,就問你怕不怕。

功耗上毋容置疑的也是跨了一大步。遊戲和測試中,單顯示卡超300W很正常。但是溫度控制的卻很精妙,透過動態頻率調節,在低負載時降低顯示卡頻率,從而降低了發熱,不過滿載時還是逃不掉風扇巨大的噪音。

整理來說RTX 3080是款很優秀的顯示卡,效能出色,功耗精準控制,單純以卡的角度來說,還是非常值得推薦的。雖然首發公佈的價格非常誘人,但是無奈產量不足,被無良奸商各種囤貨,短時間價格還是高高在上的,建議有想法的小夥伴耐心的等到雙十一產量穩定後再入手,首發加價實在冤大頭。

測試平臺介紹

要測試RTX 3080這種級別的顯示卡,板U肯定不能差,這裡用的是12+1+1相60A全數字供電的微星MPG Z490 GAMING CARBON主機板和最新的intel的i7 10700K。

記憶體是我們的老朋友了,影馳的星曜DDR4 3600MHz 16G*2。

2根M。2插槽,均覆蓋了金屬散熱片。

定製的小螃蟹ALC1220音效卡,在常規電氣隔離的基礎上,甚至在印刷電路板中做了分離層,確保左右聲道的音質同樣原始。

主機板的IO介面區。

顯示卡是影馳的RTX 3080金屬大師,前面有詳細的介紹,這裡就不多說了。

機箱來自於酷冷的TD500MESH,最近比較喜歡白色的機箱。

除了前面板支援3X120風扇,頂部還支援3X140風扇。

頂部設計了可拆解的磁力風塵網。

頂部的I/O介面。

這個機箱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前面板凹凸欺負的灰色防塵網,立體感十足。

機箱結構還是比較常見的那種,不過自帶3枚RGB風扇是好評。

測RTX 3080必須850W起步,雖然750W的電源會有小幅度的功率冗餘,跑800W沒問題,但是長時間超負荷使用,對電源影響太大。

原裝提供的是扁線材,2根CPU 8pin,3根顯示卡8pin,應對高規格主機板和顯示卡線材是完全沒問題的。

30系列旗艦級新卡不少都是3個8pin介面,要想帶的動,電源至少要準備5個8pin口才行(另2個是主機板CPU用)。

為了能壓得住i7 10700K這種大火爐,散熱也得九州風扇的堡壘360EX RGB

這種“頂級”水冷才行。

堡壘360EX RGB最炫酷的就是這個RGB冷頭了。

除了這個可拆的天窗頂蓋外,透光LOGO板是可以替換的。

3枚支援PWM溫控的MF120GT風扇,轉速在500-1800RPM,風量可達60。6CFM。

扣具展示。

裝機後通電亮燈的圖片。

顯示卡側裝支架是後期安裝的,為了更好的展示“無光”顯示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