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拿到20萬獎學金的AI天才,到底是如何改變世界的?

那些拿到20萬獎學金的AI天才,到底是如何改變世界的?

那些拿到20萬獎學金的AI天才,到底是如何改變世界的?

文/ 金錯刀頻道 張一弛

那些拿到20萬獎學金的AI天才,到底是如何改變世界的?

早幾年前,當AI 技術還處於理論階段的時候,無數人對AI技術充滿了各種美好的幻想。

然而,只用短短几年,AI就以意想不到的速度走出了實驗室,挽起袖子走進車間廠房,提起褲腿下了田間地頭,從自動駕駛到人臉識別,從無人工廠到機器人送快遞。。。

那些拿到20萬獎學金的AI天才,到底是如何改變世界的?

火熱的AI,正在成為各個國家競爭中的關鍵一環。

而在AI人才方面,中國面臨的挑戰,十分嚴峻。

在全球範圍內,AI頂級人才數量稀少,在各產業層次的分佈極不平衡。

據清華大學-中國工程知識智慧聯合研究中心釋出的《智慧人才發展報告》顯示,中國高層次AI科研人才與世界頂尖機構相比差距甚遠。

頂尖AI科研人才如何培養?

中國的高校在努力。2018 年,全國還沒有高校開設人工智慧專業,2021年,開設相關專業的高校數量已增至 345所。

那些拿到20萬獎學金的AI天才,到底是如何改變世界的?

中國的企業也在努力。

早在2013年,很多科技公司還沒有涉足AI領域時,百度幹了一件事——

設立面向全球頂尖AI領域在讀華人碩博生的百度獎學金,每年評選8-10名致力於AI領域的優秀學生,每人提供20萬元人民幣獎金,以及後續的資料、平臺、專家等資源支援。

這件事一干就幹了八年。

這些獲得百度獎學金嘉獎的AI學霸們,身上到底有怎樣的特質?八年來,百度究竟在獎勵什麼?

這次,刀哥採訪了三位歷屆百度獎學金的獲得者,看看這些被百度“選中”的學霸們,到底在用AI改變些什麼。

1

浙江大學計算機系研二 任意:

讓每個企業都能輕鬆擁有AI的聲音

刀哥採訪的第一位獲獎者,是浙江大學計算機系研二在讀生任意,雖然在百度獎學金得獎者裡年齡很小,但衝勁兒十足。

2015年,任意憑藉自主招生和優異的高考成績保送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這個以浙大前校長的名字命名的學院,是國內著名的本科學霸養成基地之一。

那些拿到20萬獎學金的AI天才,到底是如何改變世界的?

浙江大學計算機系研究生二年級 任意

大三結束,任意拿到了微軟亞研院的實習offer,研究方向是機器翻譯。

在合作完成相關的一些專案後,任意認識到,技術上的突破和提升,與現實中應用的效率、效果並不完全正相關。帶著這樣的思考,他在保研之後機緣巧合又開始了智慧語音技術的研究。

任意師從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趙洲,在導師的帶領與指導下,任意參與到智慧客服機器人的智慧語音研發當中。他很快就發現語音技術在產業應用中的兩大痛點:

一是成本太高,大部分的語音技術都在大廠手上,對很多小公司來說研發成本難以負擔。

二是實踐困難,傳統的電話機器人機械音重,使用者體驗差;使用了深度學習技術的智慧電話機器人雖然效果很好,但一般的公司很難部署。

那些拿到20萬獎學金的AI天才,到底是如何改變世界的?

能不能研發出效率又高、體驗又好、應用部署又輕鬆的語音合成技術模型?

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兒,而且當時研究語音的人很少,任意覺得這是一個大好機會。

在正式轉向語音方向之後,任意嘗試了很多方法來提升語音合成的速度、降低模型部署難度,時常感到迷茫。

在一次和導師、從事語音合成的業界朋友聚餐聊天之後,他茅塞頓開。“有時悶頭在實驗室裡想不出來,與身在產業裡衝在一線的人交流溝通後,不僅能開拓眼界,還能啟發岀一些新的想法。”

那些拿到20萬獎學金的AI天才,到底是如何改變世界的?

很快,任意想到了在語音合成中引進更高效、可落地部署的神經網路,導師趙洲也非常看好,並給予了許多建議。

目前,任意跟團隊合作研發的FastSpeech模型不僅能夠在許多場景下直接進行部署使用,還提高了語音合成的速度,已在微軟等多個國內外網際網路公司和跟語音相關的小型創業公司實現了部署,幫助企業大大節約了語音合成的計算成本;相關論文在國際頂會中稿,收穫許多媒體與知名語音專案的關注和收錄。除了語音合成,思維活躍的任意還在從事歌聲合成等相關研究。“它更有趣,更偏娛樂化。”

憑藉在語音技術方向上的突破,25歲的任意獲得了第八屆百度獎學金。

那些拿到20萬獎學金的AI天才,到底是如何改變世界的?

拿到獎勵,任意設想要做的事仍離不開產業應用、落地。“情感化的中文語音合成、歌聲和音樂合成的公開資料太少了,現有的資料質量也不高。”想要在實際應用中實現更好的效果,任意計劃用獎學金去更好地收集、處理需要的優質資料。

“這次獲獎,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對我科研的認可和激勵。”在自己選定的AI之路上付出努力,解決問題、創造價值,勤奮的任意釋放出了更大的能量。

2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博四 龐天宇:

讓AI變得更安全

很多人關心,AI夠不夠聰明;但也有人關心,AI夠不夠安全。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四年級的直博生龐天宇,就是一個充滿發散思維,不願意給自己設限的人。他在高一就獲得了清華保送資格,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

師從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朱軍,龐天宇的研究方向為機器學習,特別是深度學習以及其魯棒性的研究。

那些拿到20萬獎學金的AI天才,到底是如何改變世界的?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博士四年級 龐天宇(左)

魯棒性,就是系統的健壯性,它是在異常和危險情況下系統生存的關鍵。比如,前兩年在中國關注度很高的AI大事件——在張學友的一場 60000 人的演唱會上,AI 成功鎖定了一位逃犯。

但如果當AI受到了干擾,就會讓AI做出錯誤的判斷。

比如,可以基於你的聲音產出篡改後的聲紋資料,欺騙AI完成支付轉賬;甚至可以透過學習你的行車道路紀錄,在自動駕駛系統中輸入“中毒”的資料,控制車輛直接威脅人身安全。

那些拿到20萬獎學金的AI天才,到底是如何改變世界的?

演唱會現場影片(圖片來自中國日報)

而龐天宇所做的事兒,就是讓AI更安全:“AI系統要更皮實,要能夠更經得起對抗,普通人數字生活的安全才更有保障。”

實際上,對AI安全性的關注直到這幾年才逐漸被重視起來。對於大三才接觸AI的龐天宇來說,從沒想過自己一上手的研究就進入了當時AI的“無人區”。

對抗魯棒性研究在幾年前還很小眾,龐天宇甚至難以找到同行交流。不同於研究路徑成熟的計算機視覺,探索明確的研究路線成為他首要面對的問題。

針對對抗魯棒性容易被誤導干擾的缺陷,龐天宇和合作夥伴選擇了偏防禦的研究方向,由於這一方向十分發散,試錯在所難免。攻擊演算法、遷移學習、可解釋性學習……多次嘗試之後,對抗訓練已逐漸保證了防禦的可信任範圍。

那些拿到20萬獎學金的AI天才,到底是如何改變世界的?

雖然在“茫茫大海”裡尋找正確航向的過程很辛苦,龐天宇卻覺得樂在其中。

“我的思維也比較發散,這個領域的研究也恰巧處於需要發散思維去探索的階段,兩者很契合。不限制,就是這個領域最大的魅力。”

在為AI安全探明一種技術可能的同時,龐天宇的研究成果也獲得了各方肯定。他參與的團隊在多個國際對抗攻防競賽中均獲得第一名,並且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機器學習頂級會議NeurlPS、ICML、ICLR上發表了8篇論文,所發表論文至今獲得超1800次引用。谷歌、微軟相關落地的產品也使用了對抗訓練技術,取得顯著效果。

那些拿到20萬獎學金的AI天才,到底是如何改變世界的?

成為第八屆百度獎學金獲獎者一員後,龐天宇還期待能與百度的自動駕駛裡涉及到對抗安全性的問題進行合作。

畢竟,“對抗魯棒性的研究現在已經變成很火熱的一個方向了。”

3

星藥科技CEO 李成濤博士:

用AI找到治癒疾病的“鑰匙”

2017年百度獎學金的獲獎者李成濤博士,現在已經是獲得數千萬美金融資的星藥科技的創始人兼CEO。

李成濤於2014年從清華姚班畢業,是當年的優秀畢業生,隨後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計算機博士學位。

那些拿到20萬獎學金的AI天才,到底是如何改變世界的?

星藥科技CEO 李成濤博士

對AI技術駕輕就熟的他,把目光投向了交叉學科。由於一篇相關論文與小分子關聯緊密,而小分子和藥物研發又息息相關,李成濤篤定地認為AI在藥物研發上擁有著廣闊的前景。

在深思熟慮與觀察積累之後,2019年,他創辦了一家用人工智慧技術推動新藥研發的公司,並且給公司起了一個浪漫又帶著美好願景的名字——

星藥科技

傳統新藥研發的痛點很明顯:投入高、耗時長、風險高。

研發一款新藥,從專案啟動到獲批上市,平均需要花費10~15年時間和近30億美元的研發成本,且這一研發成本仍在逐年上升。

在藥物分子的設計層面,從設計篩選、優化合成、檢測與結果返回再到新一輪最佳化,不僅要經歷無數輪這樣的流程,更要耗費巨大的人工;

而可能成藥的化合物空間像一個龐大的宇宙,人類探明合成的小分子藥物,只相當於一個小小的太陽系。

但人工智慧,可以在人類的肩膀上探索更大的宇宙邊界。

李成濤和他的團隊所做的,

就是透過人工智慧技術加速整個小分子藥物研發,找到治癒疾病的“鑰匙”。

透過讓人工智慧在小分子預測上不斷提高精準度,李成濤與團隊實現了藥物分子更高的成功率,“在更少的時間內拿到了更好的分子”。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被大大地節省,讓整個新藥研發臨床前的時間從4~7年縮短到了1~2年,完成了質的飛躍。

李成濤表示,星藥科技目前已經完成了若干個客戶的設計方案交付,並已整合了數百個模型,開發了針對癌症、代謝性疾病、免疫相關疾病的藥物發現的流程最佳化方案。

“今天全世界仍有很多疾病沒有任何治癒方式。我希望五年之後人們再談到星藥的時候,會提及是星藥用人工智慧給產業帶來了改變,為一些患者解決了原本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這就是最大的意義。”

和當年站在百度獎學金領獎臺上的自己相比,李成濤正置身於一個更廣闊的舞臺,用AI叩響通往生命密碼的大門。只不過,他身上那股“頑勁兒”一如既往。

4

這些看見AI更多可能性的人,

值得被更多人看見他們的可能性

5月20日,第八屆百度獎學金頒獎典禮在WAVE SUMMIT 2021深度學習開發者峰會現場舉行。來自清華大學、麻省理工大學、斯坦福大學等國內外頂尖學府的10位AI領域中國學霸們透過層層篩選脫穎而出。

那些拿到20萬獎學金的AI天才,到底是如何改變世界的?

百度首席技術官王海峰為10位百度獎學金獲得者頒獎

在中國,網際網路企業設定獎學金並不鮮見。所不同的是,百度獎學金從八年前就瞄準了AI,認準了AI。

到今天,百度獎學金已累積發放了超過千萬元,是實打實的投入。

這個過程中不止資金的投入,還有時間、技術、教育上的多方面投入。

面向高校,以產業級開源深度學習平臺飛槳為核心,百度持續提供全套教學資源包、億元算力支援,並與高校共建課程體系;舉辦了15期高校師資培訓班,培養了2000多位人工智慧專業教師,支援200多所高校開設AI學分課;聯合中科院等推出系列人工智慧書籍教材和實踐教輔。

僅2020年,百度就開放了50場AI競賽,積極推動“以賽促學、以賽促創”;除了百度獎學金,還提供CCF-百度松果獎學金為致力於人工智慧技術研究的人才提供激勵。

那些拿到20萬獎學金的AI天才,到底是如何改變世界的?

2020“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人工智慧創意賽”

最近,百度飛槳還發布了面向高校的《AI人才產教融合培養方案》,從內容、專項合作、服務層面全面開展產學研實踐。

目前,百度已培養了100萬AI人才,未來5年百度還計劃培養500萬AI技術和產業人才。

只有為優秀的中國AI人才提供更多的資金、資源和機會,才能鼓勵他們更好的實現夢想,這是百度獎學金堅持多年背後的良苦用心。

這些百度獎學金所獎勵的學子們,有人會留在學界、有人為產業的技術落地應用深耕,有人則走上了創業之路探索AI在其他領域的更多可能,但是每位獲獎者,都在盡力探索和尋找用AI改變現實世界的連線點。

那些正在或即將照亮時代的人,值得被更多人看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