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北大博士,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靠低保救濟18年?還說出這樣的話

自古“十年寒窗苦,貨賣帝王家”,直白點解釋,幾千年來學子們數十年寒窗苦讀博取功名,就是為了有資格端起“鐵飯碗”;當然,或許“讀書”還有更高尚的意義,但底層需求仍舊是“吃飯”,古代如此,今天亦然。單說今天,北大、清華幾乎成了學生、家長口中的學府聖地,哪家的孩子能入這兩所學校讀書,“吃飯”就不是問題;但也有例外,一位五十多歲的北大博士卻失業18年,如今以低保度日,他還有句名言:我是讀書人,所以不務農。

他是北大博士,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靠低保救濟18年?還說出這樣的話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張進生”,名字是爺爺取得,意思是希望孫子能從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張進生”,湖南常德市鼎城區鎮德橋鎮楓樹口村人,自幼聰明努力,果然不負爺爺的厚望先考入常德縣第一中學,後又順利考入湖南醫科大學(現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老輩人對醫生、教師有種特殊的崇拜,自然希望自己的後人也能從事這樣受人尊敬的職業;理論上說,張進生考入醫科大學,全家人為之欣喜,唯獨張進生自己不高興,因為他的目標是湖南另一所大學,且是土木工程系。

他是北大博士,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靠低保救濟18年?還說出這樣的話

好的一點是,當時的大學生都是寶貝,畢業後工作還包分配,張進生就被分配到了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常理來看,張進生算是端上了“鐵飯碗”,一家人更是欣喜不已,就連親戚鄰里也是羨慕得很。當時張進生的主要工作是研究黴菌、白血病等相關領域,今天來看仍舊是技術含量高,且意義偉大的研究內容;但張進生卻對此不感興趣,他還要繼續深造,當然這也是好事,並與1992年考入了北京醫科大學(北大醫學部的前身)碩士研究生,後又攻讀博士學位。

他是北大博士,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靠低保救濟18年?還說出這樣的話

乍一看,張進生可謂前途一片光明,不僅考入了北大這樣的高等學府,還當上了醫學博士,這在那個年代可謂風光一時,萬人景仰;可話又說回來了,“醫學”並不是張進生的理想,即便“博士”也沒能給他帶來快樂,反而使他患上了抑鬱症,並與1998年6月從北大休學,時限為半年。令人難以理解的是,一直到1999年9月張進生仍不肯返校;“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北大是培養人才的地方,可不是誰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的地方,終於學校對張進生下達了退學處理。

他是北大博士,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靠低保救濟18年?還說出這樣的話

從北大退學後,迫於生活的壓力,張進生開始輾轉與廈門、西安和蘭州等地找工作;實事求是的說,張進生雖然沒能把醫學博士讀完,但基礎紮實,找一份體面的工作並不困難。但張進生卻對自己的理想念念不忘,堅信自己的快樂源泉不是醫學,這就促使他不能好好工作,最終回到自己的姐姐家,這一住就是18年;張進生有句名言“我是讀書人,所以不務農”就這樣被納入了低保人群。

他是北大博士,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靠低保救濟18年?還說出這樣的話

該事件傳出後,有媒體採訪到村裡人,大家都說張進生“遊手好閒”,就連姐姐張文華也承認,弟弟(張進生)平時除了幫忙切切菜,洗洗碗之外,餘下的時間就是到鄉間馬路上散步;當然,古有姜子牙、諸葛亮等待賢主的例子,或許張進生也有類似念頭,這點一般人難以理解。不過稍懂歷史的人都知道,姜子牙尚賣過掃帚、諸葛亮尚有躬耕的經歷;張進生的“我是讀書人,因此不務農”似乎有點說不過去。

他是北大博士,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靠低保救濟18年?還說出這樣的話

在周圍人看來,且不說張進生“北大博士”的頭銜,僅“有手有腳”就難以成為他遊手好閒的理由;如今的張進生已經50多歲了,仍舊寄宿在姐姐家,這大概就是“讀書可以改變命運,性格可以毀掉命運”的意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