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和: 聚九州之鐵不能鑄此大錯! 恭王一句話, “送走”翁同龢

光緒

二十四年,“

晚清

第一猛人”恭親王奕訢病重。根據《清實錄·德宗實錄》記載,光緒皇帝和

慈禧太后

曾數次前往視疾。恭王奕訢病逝後,光緒皇帝下令“輟朝五日、持服十五日”,賜賜諡號單獨一個“忠”字,並加恩進賢良祠、配享太廟。作為“同光中興”實際上的設計師,恭王奕訢確實對得起生前“鐵帽子”、身後享尊榮。

走向共和: 聚九州之鐵不能鑄此大錯! 恭王一句話, “送走”翁同龢

點選載入圖片

恭王奕訢臨終之際,慈禧太后親自喂藥,奕訢卻將臉轉向一邊,不給面子。晚清時期,大佬雲集,但真正敢當面撅慈禧面子的猛人,僅此一位。

慈禧太后固然囂張,但面對這位“六爺”的羞辱,她還真不敢發脾氣,只能尷尬地將話頭扔給光緒皇帝:

六爺你就好好養病,朝中的事不必掛念,有我們孃兒倆好歹對付著!皇帝還有什麼話要對你六叔說嗎?

晚清最後一根頂樑柱即將垮塌,光緒皇帝自然要抓住機會,問及最關鍵的問題:

“朕還想問六叔一件事,朝廷這些文武大臣們,誰堪大用呢?”

恭王奕訢毫不遲疑,給出了兩個名字——李鴻章、張之洞,緊接著給出了具體說明:

甲午戰敗,李鴻章雖然要負主要責任,但他是經世致用之才,久經磨鍊,不是那種就會耍嘴皮子的人所能相比的。而且同治、光緒兩朝的幾乎所有大事,李鴻章都是恭身入局之人,有教訓可鑑,有經驗可期,足可就任艱危。

晚清政事已然不足論哉,所謂的“能堪大用”也不過是勉強維持而已。可就算勉強維持也需要有足夠的經驗教訓支撐;很明顯,李鴻章更適合這件“糊裱”的工作。

走向共和: 聚九州之鐵不能鑄此大錯! 恭王一句話, “送走”翁同龢

點選載入圖片

張之洞,久任封疆大臣,立足地方,開眼世界,既有維新之志,且有維新之才。而且,他的學問極好,中學西學,融會貫通。皇上要維新要變革,有此二人主持,我大清的國勢,定可有大的起色。

晚清維新派代表人物譚嗣同曾經如此評價張之洞——“尤能力顧大局,又能通權達變,講求實濟者,要惟香帥一人”。這位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晚清大佬如果真能在“維新變法”期間獲得重用,晚清歷史或許真能就此改變走向。

一位宏觀調控,一位微觀執行,李鴻章和張之洞的合作效果在“東南互保”期間就得到了充分證明。

只是,李鴻章和張之洞都是“後黨”成員,這讓光緒皇帝頓感失望的同時,還有點心急,趕緊將自己的心腹重臣——

翁同龢

搬了出來:

那六叔以為翁師傅如何?

注意,光緒皇帝之所以如此心急,絕不是因為自己對翁同龢不夠了解,他只是希望恭王能當著慈禧太后的面給予翁同龢幾句正面評價,便以將來能夠光明正大的重用翁同龢,壯大“帝黨”勢力。

走向共和: 聚九州之鐵不能鑄此大錯! 恭王一句話, “送走”翁同龢

點選載入圖片

只是,光緒皇帝高估了翁同龢,更低估了眼前這位晚清猛人的慧眼獨具,想從恭王口中聽到翁同龢的正面評價,何其難!

皇上,你重用翁同龢,聚九州之鐵不能鑄此大錯呀!此人居心叵測,恃勢弄權!

“聚九州之鐵不能鑄此大錯”,光緒皇帝非但沒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還給了慈禧太后一個扳倒翁同龢的絕佳理由。一聽這話,光緒皇帝慌了,想要趕緊終止恭王的句句似刀:

朕都知道了,六叔,你別說了!

既然話題打開了,恭王奕訢自然不能輕易放棄;更何況,今日不言就真的沒有機會了。恭王緩了口氣,繼續勸諫:

翁同龢身為帝師,皇上和太后都對他寵信有加,臣這樣評價他,皇上、太后不會高興,但臣是將死之人,不把這話說出來對不起我愛新覺羅的列祖列宗啊!

不評價翁同龢都成了對不起愛新覺羅列祖列宗的大罪,光緒皇帝如果繼續重用翁同龢,又該揹負何種罪過,可想而知!

沒辦法,光緒皇帝返回宮中便立即召見翁同龢,來了一場啞謎式的“勸退”。

走向共和: 聚九州之鐵不能鑄此大錯! 恭王一句話, “送走”翁同龢

點選載入圖片

光緒皇帝來回踱步,心中思緒萬千,想到了過往種種。畢竟是看著自己長大、手把手帶著光緒皇帝走到今天的師傅,光緒皇帝始終開不了口。翁同龢眼見光緒皇帝如此表現,只能先開了口:

皇上有話要說呀?

光緒皇帝這才開口,只是,這一開口便是一個晴天霹靂:

翁師傅是屬馬的吧?

注意了,皇上問及臣屬的屬相就是要確定年齡,一個垂垂老矣的臣子被問及年齡就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婉言勸退。只不過,此時的翁同龢風頭正盛、信心滿滿,他深信光緒皇帝對自己的信任和仰賴,所以他並沒往最該想的方面想,甚至還趁機拍了個馬屁:

謝皇上還記得臣的生辰,臣是皇上御前的駑馬!

“駑馬”,指資質較差、不出眾的馬,也就是“蹩腳馬”的文雅稱呼。翁師傅如果一直都有如此謙虛謹慎的態度,收斂鋒芒,務實求真,何至於淪落到今日!

光緒皇帝一聽翁同龢沒有聽出自己I的“畫外音”,只能進一步暗示:

這麼說,明天就是翁師傅的七十大壽了!

走向共和: 聚九州之鐵不能鑄此大錯! 恭王一句話, “送走”翁同龢

點選載入圖片

翁同龢還是沒能聽出來這是一場關於自己仕途生命的對話,只欣慰於皇上的聖眷垂顧:

皇上日理萬機,臣的這等小事不必掛在心上。

光緒皇帝有點無奈了,一向精明的翁師傅是真聽不懂還是故意裝糊塗?沒辦法,只能繼續暗示:

小事?朕四歲入宮,像這樣的小事,翁師傅為朕做了多少!人生在世,識字始啊,朕的字是跟翁師傅學的;朕的文章,是翁師傅教的;朕的從政經驗是翁師傅一課一課教授的!

談話進入到“追憶往昔”的階段,其目的不是“委以重任”就是“分道揚鑣”。就光緒皇帝當時的表情和音調而言,“委以重任”可以直接排除了!

終於,翁同龢意識到了今天的對話氛圍有點不對,問道:

皇上這麼一說,倒使臣想起了許多往事!皇上,何必再提這些!

行了,翁師傅有了心理準備就行了,光緒皇帝也是擔心翁師傅情緒激動,當場享年。接著,光緒皇帝命人呈上了慈禧太后送給翁同龢的“壽禮”——一把摺扇!

翁同龢心中已經有數了,只是,他不敢相信也不願相信:

皇上,臣有句話不知當問不當問?時值天涼,太后賜臣這個,不知何意呀?

夏去秋來收摺扇,因為摺扇沒用了;翁師傅,你現在就是秋天的摺扇,沒用了,可以走了!

走向共和: 聚九州之鐵不能鑄此大錯! 恭王一句話, “送走”翁同龢

點選載入圖片

光緒皇帝只能勉強給出一句“送別”:

翁師傅,朕不會忘記你的!

(文章僅依據電視劇《走向共和》的演繹情節展開,不以真實歷史為依據,煩請讀者辨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