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位美籍華裔科學家, 全都來自大陸高校, 白宮感慨立下重大功勞

近期媒體討論了現當代最具創造性的華人科學家應是美籍

華裔

科學家這一主題,選出了63位傑出的美籍華裔。

美國

作為當下世界科學技術的中心,憑藉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完善的教育體系和良好的學術探討氛圍,為美國各行各業培養了大批人才,引導了各行各業的創新和發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成就傑出的華裔科學家並非土生土長,而是在我國接受了教育,然後在美國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就。

63位美籍華裔科學家, 全都來自大陸高校, 白宮感慨立下重大功勞

點選載入圖片

對於這樣的客觀事實,我們需要把目光轉移到以往忽視的其他因素,即為什麼在大陸接受了青少年教育的華裔學者更容易在美國取得成就,而在美國長大的土生土長華裔和美籍華裔的後代卻難湧現出傑出科學家。這是一個涉及到人才培養和教育科研環境的重要話題,關係到一國人才的培養。為什麼華裔科學工作者在美國更容易如魚得水呢。

63位美籍華裔科學家, 全都來自大陸高校, 白宮感慨立下重大功勞

點選載入圖片

根據媒體討論的63名優秀科學家的名單來分析,發現其中存在一些規律。這63人中有11人是頂尖科學家,其中包括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崔琦、錢永健、高琨。還有獲得沃爾夫數學獎的陳省身、丘成桐、吳健雄。還有成就較大的其他科學家,總計為63人。其中來自大陸的有26人,都是49年之前赴美的,來自寶島的23人,來自香港的8人,還有從其他地區轉道赴美的。但總體來看,這63人中,在美國出生的只有3人,分別是丁肇中、朱棣文和錢永健。

63位美籍華裔科學家, 全都來自大陸高校, 白宮感慨立下重大功勞

點選載入圖片

丁肇中雖然在美國出生,但他出生後三個月就被帶回了國內,在國內度過了青少年時代,人生最重要的教育階段是在國內完成的。這樣一來,真正土生土長在美國長大,完全接受美國教育而成為頂級科學家的只有朱棣文和錢永健兩人,其他61人都屬於在國內接受了青少年時期的教育,然後赴美深造。而且根據教育背景的統計,這63人中有45人在國內結束了本科學業後才赴美,這一細節引人深思。

63位美籍華裔科學家, 全都來自大陸高校, 白宮感慨立下重大功勞

點選載入圖片

也就是說很多優秀的美籍華裔科學家是在國內夯實了學科基礎,然後在美國進行深度學習,最終在相關領域取得成就。實際上美國對於華人的態度一直在轉變,曾經長期拒絕華人入境,並拒絕給華人頒發美國國籍證件。直到43年在羅斯福總統的建議下,相關限制法案才廢止,越來越多的華人開始赴美,目前美國國內已經有不少40年代赴美華裔的後代進入中老年,但這些人中取得成就的很少。

63位美籍華裔科學家, 全都來自大陸高校, 白宮感慨立下重大功勞

點選載入圖片

總體來看,最初在國內接受了教育,然後移民到美國的這一批人中出現了不少的優秀科學家。這說明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現象,即國內在基礎學科教育方面明顯做得更好,更容易培養出考高分的尖子生。但到了需要脫離書本教條,開拓新思路的時候,美國的科研探討環境似乎更容易讓這些年輕的學者暢所欲言,大膽嘗試,心裡沒有包袱,沒有太複雜的人際關係問題去幹擾他們。對於這一點,恐怕值得很多人思考,科研不只是錢的問題,一個好的環境更重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