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油翁》最後一句說了什麼,為何會被教科書刪掉?什麼原因

涓涓細流到連連飛瀑,都需要一步步的,日積月累。就像古人所說的,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積少成多就是這樣一個道理。

尤其是在經驗這一方面,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有豐富的經驗積累才會取得成功的輝煌。

其實除了讀書、學習,其他事情也離不開量的積累,只有量變才能引起質變,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

賣油翁

》故事了。

《賣油翁》最後一句說了什麼,為何會被教科書刪掉?什麼原因

點選載入圖片

就像賣油翁中所描述的那樣,賣油的老翁可以從銅錢的銅眼中將油注入瓶內,他的這項技能著實讓人佩服,但佩服之餘,不過是日日積累,熟能生巧罷了。

我們在課本的文章《賣油翁》中的最後一句是這樣說的:

我亦無他,唯手熟爾

。這句話便是上面的道理了,老翁用詼諧的語言講述了他日積月累的辛苦,點明瞭文章的中心:唯手熟爾,就是熟能生巧。

但在真正的史料記載中《賣油翁》最後一句卻不是“唯手熟爾”,

那《賣油翁》最後一句說了什麼,為什麼會被教科書刪掉?什麼原因?

《賣油翁》最後一句說了什麼,為何會被教科書刪掉?什麼原因

點選載入圖片

《賣油翁》的本來面目

其實《賣油翁》最後一句是

“此與莊生所謂解牛斫輪者何異?”,

這句話的原意是:這與

莊子

所講述的庖丁解牛、輪扁斫輪的故事有什麼區別呢?

將賣油翁這個故事進行改編的是歐陽修,最後一句“唯手熟爾”,

是歐陽修對這個故事的自己的理解。毫無疑問,將《賣油翁》故事進行刪減改編,是為了教育世人要做到堅持不懈,日積月累。

《賣油翁》最後一句說了什麼,為何會被教科書刪掉?什麼原因

點選載入圖片

此與莊生所謂解牛斫輪者何異

《庖丁解牛》故事大家都知道,講梁惠王見到庖丁正在宰殺一頭牛,庖丁的動作行雲流水,梁惠王見到連連稱讚,說他的技藝十分高超。

而庖丁則解釋說,

我之所以這麼順利地解剖牛,是因為我宰牛的時間多達十九年,

我對牛的身體結構,骨架血肉走向都十分的瞭解,所以才能這般遊刃有餘的宰殺牛。

《賣油翁》最後一句說了什麼,為何會被教科書刪掉?什麼原因

點選載入圖片

《輪扁斫輪》則是在講,輪扁對齊桓公說:聖人已經死去了,你所讀的聖人留下的書,不過是糟粕罷了。

就像我做車輪子是一個道理,如果只按照前輩流傳下來的手藝,輪子和榫木銜接,有可能松,有可能緊,

只有親自動手實際操作,才會做出真正合適的輪子。

《賣油翁》最後一句說了什麼,為何會被教科書刪掉?什麼原因

點選載入圖片

這兩個故事,

前者是在講述一種養生之道,

在瞭解牛的血肉骨架之後,順其自然,隨其紋理 自然可以做到遊刃有餘;

後者則是在講要跳出權威,不能單單依靠理論

,強調理論和實踐相互結合的重要性。

順應自然和跳出權威,是很典型的老子道家思想

。當然,兩個故事都在強調實踐的重要性。

莊子將這三個故事相提並論,

無非也是在強調實踐操作的重要作用。

《賣油翁》自然也是指賣油的老翁之所以可以如此嫻熟地將油透過銅錢的錢眼倒入瓶內,絕不是紙上談兵,而是透過實踐真操實練的做出來的結果。

為什麼會被刪減

其實類似刪減和改變的現象在現代教材中並不少見,就比如在《口技》這篇文章中,文章只描寫了孩童啼哭聲、丈夫的囈語、妻子哺乳聲、房屋倒塌聲,文章刪減掉的是夫妻生活之音、上廁所之聲。

《賣油翁》最後一句說了什麼,為何會被教科書刪掉?什麼原因

點選載入圖片

為什麼會刪減?

因為不必要、因為少兒不宜、因為沒有絕對正確的價值觀

、因為文章冗雜不夠精彩……總之,被刪減修改的原因有各種各樣的。

這無一不體現出教育工作的嚴謹性。中華傳統文化有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性質 ,文章的質量也參差不齊,真假參半,我們所做的就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賣油翁》最後一句說了什麼,為何會被教科書刪掉?什麼原因

點選載入圖片

以《賣油翁》這篇文章來說,我們選用的是歐陽修修改過的版本,而不是《莊子》最初的版本,是因為在我們的價值觀中,“堅持不懈”、“日積月累”重要性不言而喻,遠遠超過其本身所表述的“順應自然”、“跳出權威”。

愛迪生說過“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我們大多隻知道這前半句,因為這前半句在鼓勵我們不停,努力積攢經驗,而這句話的後半句則鮮為人知,因為後半句強調了天賦的重要性是超過努力的。為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這種宣揚持之以恆的文獻更容易鼓勵青少年發揮自己力量,貢獻社會和國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