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 司馬光沒法砸缸, 宋人根本燒不出大缸! 不料被一成語打臉

說起寓言故事,大家是不是隻想到西方的《格林童話》、《伊索寓言》這類書,其實我們中國,老祖宗也留下來很多故事。

這些故事有的是神話改編,比如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等,有的是講述真實發生的事,比如孟母三遷、指鹿為馬、司馬光砸缸。由神話改編的故事我們能分清是否真實發生,但是有些故事,它們的真實性讓人質疑。

馬未都: 司馬光沒法砸缸, 宋人根本燒不出大缸! 不料被一成語打臉

就像司馬光砸缸這一故事,文學界的收藏家馬未都先生曾說,司馬光砸不了缸,因為宋朝時期燒不出那麼大的缸,但是我們可以找出一個成語來反駁他,讀者們能想到是哪一個成語嗎?不妨先猜一下。

馬未都是誰?

不玩古董收藏的,不在歷史圈的人可能不認識馬未都先生。他是一位文物收藏家,還是觀復博物館的館長。著名的《編輯部的故事》是他和王朔、劉震雲等人一起創作的,讀者們沒想到吧。

馬未都先生家庭條件不錯,父母親都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人。馬未都一開始並不是從事文物收藏,他跟當時六十年代年輕人的經歷差不多,也是下過鄉當過知青。

馬未都: 司馬光沒法砸缸, 宋人根本燒不出大缸! 不料被一成語打臉

馬未都二十五歲時,開始對文學創作感興趣,一年後,他發表了第一篇小說《今夜月兒圓》,之後他就走入了大眾視野裡。由於他在文學上的出色表現,《青年文學》雜誌邀請他當了雜誌編輯。

80年代末,他與別人創作了經典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之後在雜誌編輯過程中,馬未都又發現了自己對文物的熱愛,因此,他開始奔走於北京各個古玩市場,透過各種途徑收集古玩,走上了收集文物的道路。

1996年,在馬未都的努力與有關部門的支援下,他的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成立了。他的藏品種類很豐富,還有一些古代傢俱呢。他收集文物的目的不是為了儲值或者滿足收集癖,他是為了挖掘文物背後的歷史故事,向大眾宣傳,進而弘揚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司馬光沒有砸缸?

大家都知道,北宋的司馬光小時候砸破缸救小夥伴的故事吧,但是馬未都先生認為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不存在,因為他根據一些證據判斷北宋時期燒不出來大缸。

馬未都: 司馬光沒法砸缸, 宋人根本燒不出大缸! 不料被一成語打臉

馬未都先生可說錯了,因為《宋史》中曾明確記載,“司馬光破甕救友”的故事。可能有些人已經看糊塗了,到底什麼是甕,什麼是缸呢?簡單介紹一下,甕和缸都是一種大型容器,缸開口大,甕越往上口越小。

由於甕內壁是彎曲狀,所以小孩掉進去,容易爬不出來。並且類似於雞蛋的受力原理,使勁握不會破壞雞蛋,但集中一個部位用力,雞蛋就破了,所以司馬光身為一個小孩,用石頭砸甕,甕很容易就破了的原因。

馬未都: 司馬光沒法砸缸, 宋人根本燒不出大缸! 不料被一成語打臉

“醯醬千缸”

但我們不能說,司馬光砸的是甕,就斷定宋朝當時燒不出缸來吧。下面小編說兩個證據,一個是真實出土的文物,在河南的仰韶遺址中出土的大缸,缸上裝飾有彩繪,歷經幾千年仍然清晰可見。

仰韶文化這可是距今六千多年的文化啊,比宋朝不知道早了多少年,六千多年的原始人都能燒出大缸來,那宋朝人智商也不低,憑什麼燒不出來啊!

第二個證據就是小編在文章開頭讓你們猜的成語了。醯醬千缸,很陌生吧,大家肯定猜不出來吧。因為這個成語我們平時根本用不到。

馬未都: 司馬光沒法砸缸, 宋人根本燒不出大缸! 不料被一成語打臉

成語出自《史記·貨殖列傳》,醯醬就是醋和醬油的意思,所以這句成語也就是形容醋和醬油有很多缸。《史記》是漢代司馬遷所著,注意,這裡不是司馬光啊!所以說,在漢代就有用缸盛醋和醬油的了,那說明漢代就能燒出缸,更不用說宋朝了。

小結

綜上所述,馬未都先生對於司馬光砸缸的真實性判定,判斷出錯了。但歷史是客觀存在的,現在對於歷史的說法是我們主觀得出來的。所以對於歷史,我們應該積極質疑,不能聽風就是雨。

馬未都: 司馬光沒法砸缸, 宋人根本燒不出大缸! 不料被一成語打臉

馬未都先生對於歷史的真實性探究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正是有這樣的人存在,我們才能對中國古代歷史文化有著更深刻,更清楚的認識,才讓我們的歷史文化,更加真實的傳承下去。

而且,對於司馬光砸缸的故事,無論事情是否發生,在這個故事中,司馬光的勇氣和智慧,為以前的我們和現在的小朋友樹立了正確的榜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