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和俄羅斯為何入侵阿富汗?互相猜忌,搶佔戰略要地爭“先手”

眾所周知,阿富汗是世界上最偏遠、最貧窮的國家之一,但是卻是大國的角力場,大英帝國、沙皇俄國、前蘇聯和美國都曾經身陷泥潭而無法自拔。從近代世界歷史上講,阿富汗一直夾在英國和俄羅斯這兩個敵對的帝國之間,從19世紀開始就遭受了連年的戰亂。如果你還不熟悉那一段歷史,就請看我們在下面介紹的一個軍事人物,從中理清阿富汗、英國和俄羅斯帝國的關係。

英國和俄羅斯為何入侵阿富汗?互相猜忌,搶佔戰略要地爭“先手”

19世紀,英國已經控制了印度,這讓俄羅斯人懷疑他們打算向北穿越阿富汗,威脅俄羅斯的利益。同樣,英國人也擔心俄羅斯人穿越阿富汗攫取英國在印度的利益。於是,這兩個帝國互相猜忌,都要“未雨綢繆”爭得先手,盯上了戰略要地阿富汗,並在阿富汗爆發了軍事衝突。

為了熟悉瞭解阿富汗,並且獲得軍事鬥爭所需的情報,英國向阿富汗派遣了一名情報官——亞歷山大·伯恩斯爵士(

Sir Alexander Burnes

),他就是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

英國和俄羅斯為何入侵阿富汗?互相猜忌,搶佔戰略要地爭“先手”

伯恩斯於1805年5月16日出生在蘇格蘭的蒙特羅斯,是當地鎮長詹姆斯·伯恩斯(James Burnes,1780-1852)的第四子。詹姆斯·伯恩斯是英國詩人羅伯特·伯恩斯(Robert Burns)的表親。亞歷山大·伯恩斯16歲時加入到東印度公司的軍隊,在印度服役期間他學會了烏爾都語(Urdu)和波斯語,從1822年開始在蘇拉特擔任口譯員。1826年,他被調到卡奇(Kutch)擔任政治代理人的助理,期間開始研究印度西北部和鄰近國家的歷史和地理,在1829年提出了穿越印度河流域的探險之旅並獲得批准。

1831年,亞歷山大·伯恩斯和亨利·波丁格(Henry Pottinger)對印度河進行了勘測,為今後攻擊信德省並開闢通往中亞的道路做準備。為了達到秘密調查印度河的目的,亞歷山大·伯恩斯頂著上級的壓力,拒絕了為他派出的軍事護衛隊,因為他擔心軍隊的存在會讓當地居民誤以為英國人打算髮動入侵。伯恩斯只和另一名英國軍官J。D。萊基少尉結伴,定期徵募當地人來為他的車隊提供服務。期間,伯恩斯與印度河沿岸城市的地方領導人建立了密切的聯絡,展現出高超的外交才能,瞭解了當地的習俗和信仰。

英國和俄羅斯為何入侵阿富汗?互相猜忌,搶佔戰略要地爭“先手”

1831年10月,伯恩斯協調了蘭吉特·辛格王公(Maharaja Ranjit Singh,如上圖所示)與駐印度英軍指揮官、總督威廉·本丁克勳爵的首次會晤,史稱魯布林峰會(Rupur summit)。會晤於10月22日至26日在薩特萊傑(Sutlej)河岸的Rupur村舉行,多名英國政客和武官、副武官參加,包括本丁克、約翰·拉姆齊將軍和H。T。普林塞。王公向英國人展示了著名的光之山(Koh-i-Noor)鑽石(這顆鑽石最終將歸英國王室所有,並置於亞歷山德拉女王的皇冠下)。

然而,亞歷山大·伯恩斯尚未完成對印度歷史和地理的徹底探索,就被派去了阿富汗。1831年,伯恩斯受命化裝進入阿富汗,去考察透過喀布林到布哈拉(Bukhara)的路線,以及阿富汗當時的政治狀態。伯恩斯於1831年11月至12月在德里短暫居住,12月19日,伯恩斯在德里遇到了他未來的旅行夥伴莫漢·拉爾(Mohan Lal),他在參觀胡馬雲陵墓內的一所印度教學校時,目睹了拉爾關於波蘭解體的朗誦,他對這個年輕男孩對西方地理的瞭解印象深刻,於是就邀請拉爾與他一起前往阿富汗。伯恩斯隨後從德里前往盧迪亞納,在那裡他獲得了前往中亞的許可。

英國和俄羅斯為何入侵阿富汗?互相猜忌,搶佔戰略要地爭“先手”

在隨後的幾年裡,他與莫漢·拉爾一起,穿越阿富汗,經過興都庫什,到達布哈拉(現烏茲別克)和波斯。1832年,伯恩斯到訪到了巴米揚大佛所在地——巴米揚省巴米揚鎮的巴米揚石窟中(現在,巴米揚大佛已經被摧毀了)。

1834年,亞歷山大·伯恩斯出版一本遊記,讓英國人極大地增進了對這些國家知識的瞭解,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書籍之一,並且為他賺取了800英鎊的以往(該書於2012年再版)。他在印度和阿富汗的服務得到了倫敦皇家地理學會的認可,因此被選為皇家學會會員(FRS),倫敦著名的雅典娜俱樂部不經投票就接納了他。

1835年,亞歷山大·伯恩斯返回印度後,被任命為信德省法院法官,負責簽訂印度河航行條約。1836年,他前往喀布林會見穆罕默德·汗(Dost Mohammed Khan)。他建議總督奧克蘭勳爵(Lord Auckland)支援穆罕默德登上喀布林王位,但總督更願意聽從威廉·海伊·麥克納格登爵士(Sir William Hay Macnaghten)的意見,擁立沙阿·舒亞(Shah Shuja),從而導致了第一次英阿戰爭的爆發。

1839年,沙阿·舒亞復辟後,伯恩斯成為喀布林的正式政治代理人,軍銜也晉升為上校。1838年8月6日,他被維多利亞女王冊封為爵士,獲得了騎士級薊花勳章(KT,與皇家學會會員一樣,是他的2個姓名榮譽字尾),當時他在第21印度土著步兵團服役,在阿富汗執行任務,直到1841年他和他的弟弟查爾斯被暗殺。

英國和俄羅斯為何入侵阿富汗?互相猜忌,搶佔戰略要地爭“先手”

亞歷山大·伯恩斯不僅被英國女王認可,還在中校時代獲得了阿富汗的杜拉尼王朝勳章(Order of the Dooranee Empire)。杜拉尼王朝勳章在第一次阿富汗戰爭期間由舒亞·沙阿·杜拉尼設立,授予英國校級以上軍官,以感謝英軍讓他恢復王位。1839年9月17日晚,舒亞·沙阿·杜拉尼在喀布林Bala Hissar的後宮庭院的大覲見室舉行了第一次授勳儀式,有趣的是當時他沒有準備足夠多的勳章,只有一些沒有值勤的軍官參加了儀式。後來,杜拉尼王朝勳章的星章(如上圖所示)和主章在設計了發生過多次變化,阿富汗王國在印度和歐洲製造了很多版本,勳章上的珍珠數量因此各有不同。

英國和俄羅斯為何入侵阿富汗?互相猜忌,搶佔戰略要地爭“先手”

杜拉尼王朝勳章分為3級,原因是模仿當時的英國巴斯勳章的3個等級。第1級和第2級都設有1枚星章和一枚主章,第3級只有1枚主章。3級別的主章都採用英軍古茲尼獎章(Ghuznee Medal,如上圖所示)的紅、綠綬帶。按姓氏英文字母的順序排序,亞歷山大·伯恩斯爵士位列1級杜拉尼王朝勳章的第一位。

自從阿富汗王國在1973年轟然倒塌,阿富汗國內不僅沒有了身穿時裝的年輕女子,像最高太陽勳章、杜拉尼王朝勳章這些國家榮譽,也一樣被取消,尤其是1996年之後的阿富汗,你再也看不到佩戴勳章的軍人,阿富汗的國家勳章和軍事獎章,也一直缺席了20多年,不知道未來的阿塔在國家建設中,會不會恢復這些不可或缺的國家榮譽體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