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會正確給自閉症孩子下指令, 喊破喉嚨也沒用

準確的指令有助於孩子提煉出語言資訊,抓住重點,也能為後續的仿說等打下基礎。那麼家長應該如何給孩子下指令才正確呢?

父母不會正確給自閉症孩子下指令, 喊破喉嚨也沒用

點選載入圖片

01給指令前,先獲得孩子的注意力 當孩子的眼神在飄著,我們和他說話,他肯定不會理會。從教學角度來講,我們首先要確認他的動機在哪裡,找到他想玩的玩具,他才更有可能關注到我們。 比如,當我很餓的時候,我的動機就在於吃飯。這個時候你如果讓我去做別的事情,玩別的遊戲,我肯定是不願意的。

所以,小朋友也一樣,我們給指令前,要先確認小朋友的動機,並且確保他的注意力是在我們這裡的。

02指令清晰明瞭,讓孩子能記住 我們要確保我們下達的指令,小朋友可以記住,還不是說他可以執行。例如,我們讓小朋友拿椅子去操場上課,但是這句話比較長,包含的資訊也很多,小朋友或許根本記不住我們說的是什麼。

但是,小朋友是可以單個執行每個指令的,我們說拿椅子,他可以做到,然後去操場的指令也可以執行。 這時候,小朋友有執行能力,但是他的聽覺記憶的長度不夠,記不住較長的句子,也不能夠完成我們的指令。

03能聽懂,能執行 小朋友能夠記住是一方面,另外就是我們下達的指令符合他的能力,他既可以聽懂,也可以做到。 例如:在教學中,我們教小朋友拍手,我們需要先教他什麼是拍手,他才能聽懂我們下的指令。當小朋友理解拍手是什麼意思後,可是他的肢體不允許他做這個動作,這個時候就是小朋友可以聽懂,卻執行不了。 我們在上精細動作的課程時,也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我們讓小朋友做一樣的動作,小朋友能聽懂模仿的指令,也能夠看到老師要做的樣子,但是他的手指不夠靈活,做不出這樣的動作。

這個時候,小朋友會拿另一個手按著手指頭做這樣的動作給老師看。那麼,這個動作對小朋友來說就比較困難,他在執行上會有難度。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希望孩子能夠執行我們的指令,那麼下達的指令一定要確保小朋友可以聽懂後還能做到。

04避免反覆下指令,需要及時給予輔助 我們在前面提到,當小朋友沒有及時執行家長的指令時,家長經常會重複下指令,那麼這個時候的指令都屬於空指令。還是以小朋友下課回家為例,媽媽會對小朋友喊“回家了”,但是小朋友沒有聽,媽媽會隔一段時間再次喊“回家了”,喊了很多次以後,小朋友依然沒有執行。 那更好的做法應該是:媽媽在第二次喊小朋友回家後,就應該及時上去拉他回去,給予及時輔助,避免出現重複下指令、空指令的情況,做一個言出必行的有“威嚴”的家長。

05讓孩子進行積極的選擇 有時候,小朋友不聽我們的指令,很有可能是因為我們下的指令太負向,我們可以嘗試從積極的選擇開始。 比如,問孩子你是要吃餅乾還是要出去玩?這兩個選擇他都很喜歡,那麼他肯定很願意去聽你的指令。

相對應,我們的教學都是從提要求開始介入,我們會拿小朋友喜歡的兩種東西讓他選擇,你要車還是要蘋果?小朋友可能會選擇某一樣,也就是小朋友是會聽我們話的。 為什麼他會聽話?因為我們做了他很喜歡的事情,我們所有的選擇都是他很喜歡的,這樣就是比較積極的選擇。

06讓服從指令成為既定事實 另外,將指令搭配順勢的行為,讓服從指令成為既定的事實也很重要。 老師在初期教學的時候,或者是新手家長下指令的時候,這一點是比較重要的。就是指我們下完指令後,小朋友就會去做這個事情。

我們不妨可以在看到小朋友馬上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及時的把下指令的聲音搭進去。 例如,小龍很喜歡將裝飾品插在沙盤裡,所以我每次都拿著裝飾品對他說“拿著”,小龍就會很快的接過來,為什麼會拿著?是因為他喜歡這個東西,但看起來卻像我在給他提要求,我把主動權握在了手裡,而不是他伸手搶到的。 小龍拿到裝飾品以後,我會知道他的下一步就會把裝飾品插在沙盤中,所以在他插之前,我就會及時的對他說“插上”。

但這不是我讓他插上的,他有這樣做的動機,但是我把我的聲音配在了他的行為裡面,潛移默化地讓他在我的指令下去做一些動作。 在初期,我們做的都是他喜歡的,逐漸可以泛化到一些中性的指令。

07讓孩子進行強迫選擇 讓孩子進行強迫的選擇與積極選擇其實是相對的,而強迫選擇就前進了一步。有時候,我們讓小朋友做一件他不願意做的事情,就需要用到這個辦法。 例如:我的一個學生生病後,媽媽讓他喝藥,但是他哭著不喝。這位媽媽就抱著孩子進來找我,我會問小朋友:“你是讓媽媽抱著喝藥還是坐下來喝藥?”我沒有給他不喝的選擇,但我又給了他選擇的空間,而這個空間是相對比較窄的,從而可以讓小朋友跟著我們的思路走。

08提供輔助,保證孩子執行你的指令 當小朋友不能完成指令的時候,我們就要及時的給予他肢體輔助,避免我們的指令變成空指令。 這種情況包括兩種:第一種是孩子的能力不夠,第二種是當小朋友不想做的時候,這兩種情況我們都要及時給予輔助。 例如,一個孩子有一次搶了我的玩具,我會對他說:“還給我”,但是小朋友不理解這句話的意思,當我第二次說:“還給我”的時候,就會有老師扶著小朋友的手完成動作。這樣我們的指令沒有失效,但是他的反應可能是需要在輔助下完成。 同時,我們也要去考慮,是小朋友沒有動機嗎?是我的指令太難了嗎?下次就要及時調整。如果我們的指令合宜合景,小朋友沒有做,那就應該給予輔助,如果小朋友不會,那我們就要去教他,也是要及時輔助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