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和斑鬣狗:抓象不是太難,旱季我倆抓了不少,雖然大多是小象

文/萌露

1999年9月20日早上

5

點半,

萬基國家公園

9只成年斑鬣狗跟蹤一隻母象

2只小象——一隻

5歲

的少年象

另一隻剛剛出生

前一天母子三還在象群中悠閒淡定吃草,此時情況卻不大妙。

9只斑鬣狗

團團

圍住

母子仨

,向前跑

著,

試圖咬象腿。

象媽媽

其中

某隻斑鬣狗跑去,試圖將其從她孩子身邊趕走,但

效果不佳

。少年象儘量與媽媽靠在一起,

但還是太小了,

對兇狠鬣狗

無所適從,不知如何保護自己,更別說保護更小的弟弟了。

獅子和斑鬣狗:抓象不是太難,旱季我倆抓了不少,雖然大多是小象

(如無特別註明,配圖與文無關)

一次,新生小象被媽媽不小心撞到,斑鬣狗瞅準時機猛衝,但危急

關頭

,小象立馬站起

了。

還沒來得及緩口氣,

新一輪圍攻

繼續

5分鐘後,1只斑鬣狗咬住新生小象的尾巴,將其

到身邊。媽媽

立馬上前,

趕跑了這隻斑鬣狗,跟著它進入一個灌木叢近

10米遠。

都說窮寇莫追,顯然這是位經驗不足的新手媽媽,

媽媽不在場的幾秒,剩下的斑鬣狗繼續襲擊小象,

群毆之下

小象被嚴重咬傷,一隻斑鬣狗甚至咬掉了它的鼻子,可憐的小象。

少年象隨後

也與媽媽

分開,跑了

20米遠,

這次象媽媽吸取教訓,及時跟在身後

9只斑鬣狗繼續

捕殺新生小象

,連續咬下腹。不到

10

分鐘,

5點45分,它們

咬掉新生小象的一小塊肉,開始活吃!而

媽媽

與少年象仍舊站在

20米遠的地方,

它們已經無能為力

獅子和斑鬣狗:抓象不是太難,旱季我倆抓了不少,雖然大多是小象

大象是最大的陸地動物,成年象達

3—6噸,由於體型與親密的社群組織,成年象對大型捕食者免疫,沒有對手,然而大象生長期長,又喜水,小象成長過程中難免遭受不懷好意的捕食者侵擾。

獅子、斑鬣狗、非洲野狗甚至花豹皆有捕食小象記錄,如

1993—1996年在喬貝國家公園,一個獅群殺死74只象;

1998—2004年

萬基國家公園,獅子殺死

44只象,

獅子獵物總數的

22%;

2005年10月8日—25日波札那薩烏蒂某個超級獅群每三天就殺一頭象;2000年3月剛果北部

諾娃貝爾多基

國家公園,

1只雨林豹捕食1只8—10月大小象……

這些大型食肉動物為什麼放著尋常獵物,轉而捕食捕食大象呢?有什麼共性嗎,十幾到幾十、幾百甚至上千只的象群還護不住一兩隻小象嗎?

獅子和斑鬣狗:抓象不是太難,旱季我倆抓了不少,雖然大多是小象

若非年景不好,誰願意捕食大象?

1998—2004年,

萬基國家公園,獅子殺死

44只

象,

獵物總數

203

只,大象佔

2

2%,

僅在水牛之下,超過了角馬

2001—2004年

無證據顯示獅子

殺死大象。

而在其他幾年

獅子捕食大象也不是全年平均分佈的,集中在一年中最乾旱的時候,主要在

10月(旱季末)。而12月到3月(雨季降雨量達80%的月份)間沒有殺象記錄。

獅子和斑鬣狗:抓象不是太難,旱季我倆抓了不少,雖然大多是小象

1998—2004年萬

基每月被獅子殺死的小象數量分佈

捕食地點遍及整個研究區,但某些區域為

重點發生地,尤其是

內姆巴、蘇姆巴以及索瑪溫德拉水坑

。眾多大象尋找水源,

這些地區聚集,尤其是

公園剩餘水源十分有限的年份

更甚

研究發現,大象屍體數量與上一個雨季降水量一致,顯然獅子捕食大象與降水量緊密相關。降水量低於平均水平線時,獅子捕食大象數量明顯增加。

大象對水嚴重依賴,每天需

80—160升的水。到旱季,大象在水源附近聚集,永久性水源棲息地附近密度可達5。3/km²。因為大象主要是食葉動物(吃得比食草動物精細),日進食量很高,每天需進食150—300kg的食物,因此過高的大象密度能夠導致大量棲息地破壞。

獅子和斑鬣狗:抓象不是太難,旱季我倆抓了不少,雖然大多是小象

每年發現的大象

屍體與上一個雨季降水量對比,水平線代表萬基國家公園年均降水量

被殺象皆是7歲以下未成年,多為旱季獨行,偶從象群抓單

1998—2004年萬基國家公園被獅子殺死

中,皆是

7歲以下小象,平均年齡為2。4歲,88%小於4歲,近30%為1歲以下。觀察到的8只被殺象中,有7只是獨行小象,與家庭群失去聯絡;只有1只小象在離象群中成年象不遠處被殺。

獅子和斑鬣狗:抓象不是太難,旱季我倆抓了不少,雖然大多是小象

1998—2004

年萬基被獅子殺死的小象年齡

由於飼料與水的短缺,以及巨大的社群壓力,在缺水的年份,象群覓食與尋找水源時需長途跋涉。這種情況下,小象可能跟不上象群,落單走丟或是被遺棄。而旱季大型食肉動物的常規獵物也不足,因此落單小象極易被獅群和斑鬣狗捕食。

儘管大多數被殺象都被認為是獨行小象,但獅子偶爾也會試圖從象群中擄走小象。研究人員記錄了

2起獅子襲擊象群、捕捉小象的事件,1次成功,1次失敗。

一次,

4只雄獅與3只雌獅伏擊一小群大象。1只未成年象被抓,但拖了1只雄獅約10米後掙脫。與此同時,一隻剛出生的小象(1個月大)被捕獲並殺死了。根據研究人員的解釋,當遭受獅子伏擊並逃跑時,象群驚慌失措,無法保護小象。

獅子和斑鬣狗:抓象不是太難,旱季我倆抓了不少,雖然大多是小象

另一次,一個小象群在一個供水點周圍的灌木叢中遭到一群獅子(

1只成年雌獅、2只3。5歲的雄獅以及1只3。5歲的雌獅)的襲擊。

一隻雌獅跳到一隻落在象群后的5—6歲幼象背上。

2只母象回來保護小象,小象得以逃脫。

獵象集體出動,7獅、9鬣狗可殺小象,即便象群嚴防死守

1998—2004年

萬基公園

23次觀察獅子殺象中,偶爾單殺,更多的是獅群集體出動。獵象的獅子數量明顯超出平均獅群大小。

單殺小象

3

,全是雄獅

乾的

,年齡最大為

3歲,

事實證明雄獅真的不弱,更不是吃軟飯

。當

只有

雄獅

獵象的

平均群規模為

1。8

只;當只有雌獅在場時,獵象的平均群規模就要

7只,這再次證明雄獅的威力!而雌雄獅子混合的獅群獵象,平均每群需要雌獅3。6只,雄獅2只。

萬基國家公園獅群的平均大小為

2。5只成年雌獅,顯然獵殺大象的獅群大小明顯超過平均水平。

獅子和斑鬣狗:抓象不是太難,旱季我倆抓了不少,雖然大多是小象

捕食大象可能使得獅群成員傾向於留在同一地區。有證據表明,一些非常大的獅群(如舒巴水坑獅群——10只成年雌獅)在高於平均降雨量的年份分散行動,即使在旱

季獵物相對不均勻時也照常分開。而到了降水量低的年份,則集中起來獵大象。

另一方面,乾旱年份獅群規模過大,也可能是因為小獅群難以制服小象。獅子通常透過窒息的方式殺死較大的獵物(咬住鼻子或喉嚨),顯然這對大象來說不可能的。獅子殺死小象可能需要一段時間以及共同努力。因此,要想吃獵象這碗飯,獅子就必須集合成大群。

獅子和斑鬣狗:抓象不是太難,旱季我倆抓了不少,雖然大多是小象

除了獅子,斑鬣狗也會捕殺小象。

除了開頭講的例子外還有幾例。

1999年10月19日,一

9只斑鬣狗

的鬣狗部落在萬基公園

殺死一隻新生小象,被殺死的小象僅僅出生幾天。

這不是落單小象,附近有

25只

成年大象,儘管大象們焦慮不安,形成一個半圈,

但未能成功

趕走斑鬣狗。

遺憾的是研究人員晚到幾分鐘,沒有觀察到具體捕食細節。

1999年3月到2000年6月,

在萬基國家公園,斑鬣狗捕食小象時皆在

1999年旱季末

9月至11月初,

獵象的鬣狗群中成年斑鬣狗數量超過

7,而當地

鬣狗

覓食小隊一般為

1—5只。

獅子和斑鬣狗:抓象不是太難,旱季我倆抓了不少,雖然大多是小象

總言之,成年大象沒有敵手,但在降水量稀少的旱季,還是有不少大型食肉動物如獅子、斑鬣狗、野狗等會冒險捕食小象,特別是落單獨行的小象。而即使是小象也不是任人宰割的,例如在南盧安瓜國家公園,

1只勇敢的小象面對雌獅襲擊時堅決不放棄,勇猛禦敵,即使尾巴被咬掉也繼續奮力抵抗,最終成功反殺雌獅,自救成功。

然而,由於捕食者在旱季常規獵物缺乏、捕獵群規模更大,大象高度聚集且食物短缺、狀態不佳、小象極易落單等種種原因,智慧勇猛的捕食者自然不會放過大象。

參考文獻

1。

Influence of drought on predation of elephant (Loxodonta africana) calves by lions (Panthera leo) in an African wooded savannah

2。

Spotted hyaenas Crocuta crocuta prey on new-born elephant calves in Hwange National Park,Zimbabw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