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 (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

地球(英文名:Earth)為

太陽系

由內及外的第三顆行星,也是

太陽

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

類地行星

,距離太陽約1。496億千米(1

天文單位

)。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圍繞太陽

公轉

。現有45。5億歲,有一個

天然衛星

——

月球

,二者組成一個天體系統——

地月系統

。45。5億年以前起源於原始

太陽星雲

地球 (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

地球

赤道

半徑

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

周長

約為40075千米,呈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

橢球體

。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其中71%為

海洋

,29%為

陸地

,在太空上看地球總體上呈

藍色

大氣層

,主要成分為

氮氣

氧氣

以及少量

二氧化碳

氬氣

等。

地球內部分為

地核

地幔

地殼

結構,地表外部有

水圈

大氣圈

以及

磁場

。地球是

宇宙

中僅有的存在已知

生命

天體,是包括

人類

在內上百萬種

生物

的家園。

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與太陽的平均距離大約是1。5億千米(9300萬英里),每365。2564

平太陽日(365日6時9分10秒)轉一圈,稱為一恆星年。1990年,旅行者1號從64億千米(40億英里)拍攝到了地球的影象(暗淡藍點)。

地球 (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

地球相對於太陽的平均自轉週期稱為一個平太陽日,定義為平太陽時86,400 秒(等於SI86,400。0025 秒)。因為潮汐減速的緣故,當前地球的太陽日已經比19世紀略長一些,每天要長0至2 SI ms。國際地球自轉服務(IERS),以國際單位制的秒為單位,測量了1623年至2005年和1962年至2005年的時長,確定了平均太陽日的長度。

在南、北半球各自的夏半年中,

緯度

越高,晝越長,夜越短,在極圈內可能出現全天都是白晝的情形,稱為

極晝

。在極點附近,夏半年的6個月都是極晝;冬半年緯度越高,晝越短,夜越長,極圈內可能出現全天都是黑夜的情形,稱為

極夜

。極點附近冬半年均為極夜。

在一個迴歸年內,太陽直射點在南北迴歸線之間移動。直射點落在北迴歸線、南迴歸線上的那一天合稱

至日

。直射點會兩次越過赤道,稱為

分點

。在北半球,冬至出現於每年的12月21日前後,夏至出現於6月21日左右,春分通常出現於3月20日,秋分通常出現於9月22日或9月23日。在南半球,

春分

秋分

夏至

冬至

的日期正好與北半球相反。

地球歷史

非常久遠。根據

放射性碳定年法

的測量結果,太陽系大約在65±0。08億年前形成,

[8]

而原生地球大約形成於65±0。04億年前。從理論上講,太陽的形成始於65億年前一片巨大氫

分子云

引力坍縮

,坍縮的質量大多集中在中心,形成了

太陽

;其餘部分一邊旋轉一邊攤平,形成了一個

原行星盤

,繼而形成了

行星

衛星

小行星

彗星

流星體

和其他

太陽系小天體

星雲假說

主張,形成地球的

微行星

起源於吸積坍縮後剩下的由

氣體

、冰粒、塵埃形成的直徑為一至十千米的塊狀物。這些物質經過1000至2000萬年的生長,最終形成原生地球。

[9]

初生的地球表面是由

岩漿

組成的“海洋”。

地球 (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

地球提供了僅有的能夠維持已知生命進化的環境。人們認為約40億年前的高能化學反應產生了能夠自我複製的分子,又過了5億年則出現了所有生命的共同祖先,而後分化出細菌與古菌。早期生命形態發展出光合作用的能力,可直接利用太陽能,並向大氣中釋放氧氣。大氣中積累的氧氣受到太陽發出的紫外線作用,在上層大氣形成臭氧(O3),進而出現了臭氧層。早期的生命以原核生物的形態存在。根據內共生學說,在生命進化過程中,部分小細胞被吞進大細胞,並內共生於大細胞之中,成為大細胞的細胞器,從而形成結構相對複雜的真核細胞。此後,細胞群落內部各部分的細胞逐漸分化出不同的功能,形成了真正的多細胞生物。由於臭氧層吸收了太陽發出的有害紫外線,陸地變得適合生命生存,生命開始在陸地上繁衍。已知生命留下的最早化石證據有西澳大利亞州砂岩裡34。8億年前的微生物墊化石,西格林蘭島變質碎屑岩裡37億年前的生源石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