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濁的河水,是怎麼變成自來水,流水千家萬戶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飲用水的源頭。

大家都覺得飲用水的源頭應該是清澈的河流或是湖泊。其實不然,在《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中,對水源的多項指標都有明確的規定,其中包括:色、味、金屬元素、化合物等,而渾濁度是沒有上限的哦~

因為造成水體渾濁的是肉眼可見的懸浮顆粒,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去除的。所以,飲用水水源不僅可以來自清澈的水庫,也不乏從天然河道直接取水的。

河水要變成自來水,根據原水水質的不同,處理流程可能也會有一定的差異,一般都離不開預處理、常規處理兩個步驟。甚至部分水廠還增加了深化處理環節。

我們分別來看。

第一步:預處理

預處理就像,我們洗衣服之前拿洗衣液先浸泡一會兒,軟化衣服表面的頑固汙漬,方便後面的清洗。一般是向抽取的河水中,新增氯、臭氧、高錳酸鉀等藥劑,透過化學反應,達到改善水體的色和味,去除少量重金屬離子,殺死藻類,降解部分有機物的目的。

這一步,是不能改善渾濁度的。

第二步:常規處理

懸浮顆粒怎麼樣才能沉澱下來,目前已經不是什麼難題了,只需要向水中加入,硫酸鋁、聚合氯化鋁等藥劑,並採用機械攪拌等方式,使其和水體均勻地混合,這些藥劑就可以透過粘結、吸附等作用,把水中的懸浮物凝聚成易於沉降的絮團。所以這個工藝也叫做絮凝。

絮凝以後的水會進入沉澱池,在幾乎靜止的狀態下,安靜地待上幾十分鐘,大量的絮團會在此產生,即使還有少量的剩餘也無所謂。因為接下來還有一個過濾環節,水體經過專業的濾料後,幾乎所有的剩餘懸浮物都會被攔截,這就很像我們洗衣服的過程了。透過搓洗和多次漂洗,就能得到一件乾淨的衣服。

至此,渾濁的河水就已經變得清澈透明瞭。但是還有隱患,就是那些看不見的細菌和病毒了。

所以常規處理的最後一個工藝就是防毒,只需要向水中加入液氯、氯胺、次氯酸鈉、二氧化氯等藥物,就能把水中的微生物消滅乾淨,經過防毒環節後,水就可以透過給水管進入千家萬戶了。

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細節,防毒加入的藥劑,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含有氯元素。其實前面所有環節加入的藥劑,都已經以固體或氣體的形式,從水中分離出來,唯獨最後加入的這些含氯藥劑,是溶解在水中的。

而且更奇怪的是,《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中,竟然給這些含氯藥劑規定了最低餘量,拿氯氣防毒來說,標準規定,出水廠中最低餘量為0。3毫克每升。管網末端最低餘量0。05毫克每升。水中的化學藥劑難道不是越少越好嗎?到了管網的末端都還有0。05的餘氯,豈不是最終進了我們的肚子。

那麼,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呢就是自來水從水廠到各家各戶,還有一個很不確定的因素——管網。

長距離的管網會因為鏽蝕等原因,滋生很多有害微生物,尤其是現在的一些高層小區,為了提高水壓,採用水箱進行二次供水,也為微生物的滋生提供了溫床。而餘氯的存在,可以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從而保證從各家各戶水龍頭出來的水沒有受到有害微生物的汙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