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結婚3年,兒女雙全卻很痛苦,丈夫的這種做法拯救了她

雯雯在高中時,一直很努力的學習,她有一個願望就是考學遠遠的離開自己的家,找一個對自己好的人。

那時的雯雯總是想,

以後她嫁了人,她會讓那人做世間最幸福的男人。

很快,大學畢業後,雯雯在工作中認識了甲方一位銷售人員,那人對雯雯一見傾心,用心追求,很快,倆人便領證結婚了。

結婚的時候,雯雯想,

我一定會好好過日子,我絕不會像我媽媽一樣嘮叨,咒罵自己的丈夫。我的孩子也會有一個幸福的家。

最開始的時候,雯雯真的很幸福,丈夫能幹又疼她,從來不會對她說一句重話,懷孕就在家修養,3年裡生了一兒一女,是一個幸福的四口之家。

原生家庭|結婚3年,兒女雙全卻很痛苦,丈夫的這種做法拯救了她

但慢慢地,雯雯的丈夫發現她變了。

雯雯變得愛嘮叨,沒事老是愛找他麻煩,莫名其妙的發脾氣,讓人難以捉摸。愛罵孩子,他回來晚了雯雯嘮叨,炒的菜剩的多了她嘮叨,小孩愛鬧她也嘮叨。

晚上,孩子不睡覺,她就很生氣,用難聽的話罵孩子。有一次,孩子翻箱倒櫃把她最愛的一雙小羊皮高跟鞋弄髒了,雯雯把孩子抓過來一陣好打。

每次雯雯罵完孩子,打過孩子卻又自責又後悔又生氣,有時候她拿頭撞牆,有時候又生氣孩子,罵孩子不聽話,逼自己動手。

雯雯不想變成她媽媽的樣子,但結婚後,她還是變成了她媽媽的樣子。

原生家庭|結婚3年,兒女雙全卻很痛苦,丈夫的這種做法拯救了她

直到有一次,雯雯的丈夫進門看見,孩子哭著睡了,而雯雯呆坐在沙發上,目光呆滯,拿著鉛筆一下一下的扎著手腕。

雯雯的丈夫想起,以前沒結婚的時候,他聽雯雯說過,知道雯雯的童年很不幸福。

父母常年都吵架,相互咒罵,父親喜歡甩碗,甩筷子,砸暖水壺,砸桌子,在憤怒的時候破壞一切手邊的東西。而她媽媽罵不過爸爸,又捨不得砸東西,每次爸爸走後,媽媽就開始罵他們幾個孩子,罵的生氣了,就掐她的大腿,拿樹枝打她,雯雯記得好幾次她被媽媽打的小便失禁。

雯雯還說,

從小我就發誓,將來我有了孩子,一定好好待他們,讓她們做最幸福的孩子。

原生家庭|結婚3年,兒女雙全卻很痛苦,丈夫的這種做法拯救了她

雯雯的丈夫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立刻求助醫生。

雯雯被診斷為人格障礙,病因來自童年和青少年時期被歇斯底里和身體的暴力所控制。

這也是雯雯一心想逃離家庭,遠走高飛的原因。但逃離並不意味著獲得自由。恐懼、暴怒已經控制了她。

精神分析學家溫尼科特說過:

我們的人格形成是在看不見、記不得的力量下塑造完成的。這個力量就是我們的父母。

原生家庭|結婚3年,兒女雙全卻很痛苦,丈夫的這種做法拯救了她

我們的原生家庭裡,

有兩種關係對我們的一生影響極大,決定著我們發展經營親密關係的能力

第一,孩子與父母的關係。

家庭中幸福的親密關係需要穩定的情緒、對伴侶信任、能表達愛和感受愛、能夠理解他人等,這些能力都是在成長過程中,透過獲得足夠好的養育與關愛才會自然而然形成的。

主要是從孩子與父母或者長期養育人的關係中獲得,透過各種需要被滿足、被愛的過程中,孩子逐漸學會了如何去愛人,逐漸擁有了愛的能力。

但現實的情況是很多人從小獲得的滿足和關愛是很缺乏的,喪偶式育兒,留守兒童,隔代教育,保姆帶娃,我們根本得不到那麼多的愛,也就沒有那麼多的機會學習如何愛,也就沒有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

就像雯雯,她在和媽媽的相處中就是暴力,指責,謾罵,媽媽的行為已經內化到了她的內心,這種看不見的控制,總是會在合適的時候冒出來。

原生家庭|結婚3年,兒女雙全卻很痛苦,丈夫的這種做法拯救了她

第二,父母之間的關係。

父母是孩子學習最直接的模仿榜樣和觀察物件。

一對父母生活在一起,如何關愛對方、如何應對生活中困難,如何交流、如何處理衝突、從小到大幾乎天天都在給孩子做示範,孩子耳濡目染也會學習他們的相處方式。

即使孩子不喜歡這種親密關係的相處模式,但並不妨礙孩子模仿這種模式。在不知不覺中,孩子學會了這種應對方式,並伴隨著長大,形成於人格之中,等到需要的時候不經思索就用上了。

這也是很多人找物件,為什麼都特別在意對方的家庭背景,對方父母的人品的原因。還是很有道理的。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雯雯是幸運的,她遇到了一個好男人,一個對她全心接納,全心愛護的男人。如果不是帶2個孩子的辛苦讓她內心隱藏的痛苦冒出來,她可能會在丈夫全心的愛中慢慢的愈療自己,最終獲得心靈的自由。

原生家庭|結婚3年,兒女雙全卻很痛苦,丈夫的這種做法拯救了她

但即使這樣,她依然是幸運的,經過干預治療,她終於康復了。

這世界上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在這種心理的黑暗中生活,沒有獲得治療。或許他們會變成瘋狂的家暴者,或許會變成自虐者,這些心理創傷的根源都來自於我們本該安靜幸福的童年。

每一個已經在婚姻中的夫妻,應當終止彼此傷害,如果真心為孩子好,請多愛一點你身邊的那個人,或許她的歇斯底里下藏著一顆傷痕累累的心。她不是不懂愛,而是不知道如何愛。

不要讓你們的孩子也成為受盡傷害而迷失自我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