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居》原著“心比天高”的海萍:人到中年,才看懂她的虛榮

電視劇《蝸居》裡的海萍,被很多人討厭,大家都覺得,如果沒有這麼一個虛榮的姐姐,妹妹海藻不會委身宋思明,更不會墮落成那樣。

11年前看這部電視劇,我也如此看待海萍,她過於要強又沒有能力,若不是靠著海藻,恐怕還跟丈夫蘇淳蝸居在十平米的小房子裡,過著跟孩子分離的生活。

她的好日子都是靠海藻換來的,實在是個自私的人。

最近看《蝸居》原著,我發現海萍這個人除了可恨之外也有可憐的地方。

姑且不說海藻的墮落直接責任人是不是她,單看海萍的婚姻,不算幸福。

年輕時,愛好文藝,喜歡在校刊發表文章的她,不會想到結婚後為了省錢買房子,會為了“一塊錢”像個潑婦一樣痛罵丈夫,這場“撒潑”撕開了婚姻殘酷的一面。

《蝸居》原著“心比天高”的海萍:人到中年,才看懂她的虛榮

希望

誰也不是一進入婚姻就對婚姻失望的,總要在瑣碎中過幾年,把耐心磨沒了,才漸漸失望。

海萍就是這樣。

10平米的合租房,每月房租650塊錢,海萍和丈夫蘇淳在這裡住了五年,從結婚到生孩子,他們一直希望能夠省吃儉用存夠買房子的首付,然後一家三口過平淡幸福的日子。

平凡夫妻掙錢的途徑有兩個,一是努力工作存工資,二是省吃儉用多存錢。

所以生完兒子,海萍只休了三個月的產假便回去上班,孩子交給母親帶回老家養著,期待著能早一點存夠買房錢,買了房子把兒子接回來。

即使過得苦一點,一想到以後有自己的房子,孩子生活在自己身邊,所有的苦就都變成了甜。

《蝸居》原著“心比天高”的海萍:人到中年,才看懂她的虛榮

海萍對於新房子的幻想,原著裡有這麼一句話:

她似乎早已成竹在胸,要買什麼樣的房屋,什麼樣的朝向,怎樣裝修,牆是什麼顏色,家裡要添置什麼細軟,精確到在玄關安一面照妖鏡。

在10平米的小房子裡,如何度過這五年?

幻想是其一,有幻想就彷彿看到了希望;

其二是比下有餘。和二樓的老李家相比,同樣一間屋子,她的人均佔有面積比老李大多了,一想到這裡,海萍心裡就平衡了,畢竟還有過得不如自己的呢。

希望感,是海萍和蘇淳在擁擠的小屋裡生活下去的根本慾望。

心理學上有個效應叫“希望效應”,在逆境中,有些人靠著希望不斷和環境抗衡著,在改造環境中改善自己的生存條件和地位。

《蝸居》原著“心比天高”的海萍:人到中年,才看懂她的虛榮

打擊

期待著攢錢買房的海萍,在生了孩子後卻備受打擊。

先是承受了分離之苦,才和孩子相處了3個月就不得不分開,此後為了省錢,一週打一次長途電話,一年回家兩次。

再者就是錯過,孩子在三歲前最需要媽媽陪伴的日子裡,她不在身邊,錯過了孩子珍貴的成長瞬間。

孩子會喊人時,她回去看孩子,孩子不喊媽媽喊她“阿姨”,因為她看起來太陌生了。

更讓她心痛的是,站了12個小時的火車回去看孩子,卻發現孩子跟自己一點都不親。孩子慢慢懂事了,日夜與他相處的外公外婆是親人,媽媽呢,是每年來兩個星期的女人,是一個象徵,一個符號。

《蝸居》原著“心比天高”的海萍:人到中年,才看懂她的虛榮

哪個女人能夠忍受自己的孩子看自己像看陌生人?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母親對孩子的感情只有做母親的能體會到。

這對海萍的打擊太大了。

買房的念頭第一次如此強烈,回到上海後,她便開始安排丈夫籌錢,一刻都不想等,她要和孩子生活在一起,要看著孩子慢慢長大,做他心裡的親人,讓他覺得自己是可以依賴的。

海萍想買房,理由就是這麼簡單,為了不再和孩子兩地分隔。

原著裡對海萍買房前的心理描寫很到位,展現在你眼前的,就是這樣一位“沒有辦法”的媽媽。

你說她想買房是虛榮,是為了自己,好像也不全然這樣。

《蝸居》原著“心比天高”的海萍:人到中年,才看懂她的虛榮

瘋狂

一個人在看到幻想快要實現的時候,最瘋狂。

決定湊首付買房那一刻,海萍除了著急錢的事情就剩興奮了,要是房子買得順利,再忍不到兩年就能跟孩子生活在一起。

她跟自己的父母借錢,讓丈夫跟公婆湊錢,跟工作沒幾年的妹妹海藻借錢……借遍身邊能借的人,掏空能掏空的錢包。

湊錢帶來的焦慮,讓海藻對蘇淳的抱怨越來越多,經常把“沒用”掛在嘴邊,不管什麼事情,拐個彎都要怪到蘇淳身上。

逼得蘇淳去借高利貸,又因為湊錢還高利貸,明知海藻的賺錢能力有限,依然接下了她給的六萬塊錢,就是這六萬塊錢,讓海藻和宋思明徹底攪和到一起了。

蘇淳弄丟了一塊錢,海萍因為這一塊錢,把蘇淳罵得狗血淋頭。

《蝸居》原著“心比天高”的海萍:人到中年,才看懂她的虛榮

原著裡是這麼寫的:

你對這個家做過什麼貢獻?不掙錢還窮大方!1塊錢不是錢啊?你一個月能有幾個1塊被糟蹋?你這一輩子又糟蹋了多少錢?你抽一輩子煙就燒掉我半套房子!這兒丟1塊那兒丟1塊,你說!你能幹得了什麼?

氣得蘇淳奪門而出,要離婚。

如果不是買房,日子或許過得清貧,但好歹安寧,不至於失控到這個地步。

海萍的“瘋狂”把所有人都逼上了絕路,特別是海藻。

從這一點看,海萍是自私的,甚至很可惡。

《蝸居》原著“心比天高”的海萍:人到中年,才看懂她的虛榮

海萍錯在哪裡?

從希望到備受打擊,再到因為買房變得“瘋狂”。

她像很多婚姻裡的妻子一樣變得俗不可耐,早把溫柔拋諸腦後,被生活逼得為了一塊錢就能跟丈夫吵翻天,動不動就罵丈夫無能、窩囊、後悔嫁給這樣的男人,可她又不得不繼續過這樣的日子。

婚姻殘酷就在這裡。

原著裡,海萍這個人物很飽滿,不是單純的好人或壞人,她有自私的一面,也有無奈的一面。

說她虛榮吧,也不全是,她吃得了苦,連續一週吃掛麵,不見任何葷腥,她都能受得了,她唯一的軟肋就是孩子。

人到中年,才看懂她的虛榮。

貧賤夫妻百事哀,要說海萍錯在哪裡,想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不是她的錯,她的錯有三點:

第一,為了實現自己的願望,逼著身邊的人全都要為她考慮;

第二,從珍珠變成了死魚眼睛,俗氣得不能再俗氣,對生活束手無策,轉而把這股邪火發到丈夫蘇淳身上;

第三,心比天高,能力不夠,在大城市待不下去可以回老家,她卻不想認命。

《蝸居》原著“心比天高”的海萍:人到中年,才看懂她的虛榮

如果放在現實裡,海萍的脾氣極少有人能受得了,

原著裡表達得很委婉,蘇淳出事後海萍不停反省是不是自己逼他太緊,決定改變對他的態度,蘇淳卻說自己不習慣,讓她做回從前的她。

好像蘇淳已經習慣了那個“潑婦”海萍,被罵了這麼多年,不知道他對海萍的愛有沒有變。

現實中,攤上海萍這樣的妻子,大多數男人更想逃跑。

再老實的男人都有自尊心,天天被老婆指著鼻子罵沒本事、窩囊廢,誰都受不了。

生活有它殘酷的一面,大多數夫妻終其一生都在為了房子和孩子而努力。但恰恰是生活的殘酷,才讓婚姻裡的柔情得以展現。

我雖然理解海萍的瘋狂和虛榮,但依然抑制不住對她的反感。

今日話題:

你如何看待海萍這個人?

花影人間:專注解讀婚姻情感問題,在喧囂塵世中給你撫慰與溫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