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瞬間識破男人愛不愛你? 心理學家: 這3個細節最能體現

“春日遊,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思帝鄉·春日遊》韋莊

春日踏青郊遊,風吹杏花滿頭。田間路上是誰家少年,青春如花真風流。我想以身相許嫁給他,一生一世就此休。縱使他薄情無義拋棄我,也不後悔也不害羞。

如何瞬間識破男人愛不愛你? 心理學家: 這3個細節最能體現

點選載入圖片

引言

愛情

是美好的也是神秘的,無數少男少女沉浸又迷失在愛情中。玫瑰花的花瓣已無法預知他是否真的愛你,但心理學家告訴你,男人愛你的三大表現是這樣:

如何瞬間識破男人愛不愛你? 心理學家: 這3個細節最能體現

點選載入圖片

捨得在你身上花錢

男人來自金星,女人來自火星。女人在愛情中是感性的、衝動的、敏感的;而男人在感情中則可以時刻保持理智和清醒。愛情對於女人來說是婚姻是家庭,但愛情對於男人來說則是交易是投資。

男人不管是企業家也好,小職員也罷,在激烈的社會環境中靠智慧靠勞動換取生活的果實,而他願意跟你分享這份果實,那麼恭喜你他是愛你的。

但分享果實也會有一個標準和限度。一個男人掙100塊錢,他給你花90塊錢,你可以說他是愛你的;一個男人掙100塊錢,他給你花10塊錢,你可以說他沒那麼愛你但他心裡還有你一席之地;但如果一個男人掙100塊錢,他只給你花1塊錢,那麼你可以毅然決然地離他而去,因為他是在打發你,你在他心裡毫無地位。

如何瞬間識破男人愛不愛你? 心理學家: 這3個細節最能體現

點選載入圖片

很多女生講人格獨立,經濟自由,說女生不應該花男人的錢,只要男生花了錢應該下次還回去。殊不知男人是虛榮的生物,你不花ok,自然有人幫你花。

之前我們就已經說過,一段感情對於男人來說是交易是投資,只要男人付出了,那麼他一定會希望有所回報,不管是精神、肉體還是金錢哪一方面,他都在期待等值甚至超值的回報。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懂事”“賢惠”的女生,留不住自己男朋友的原因。

因為男生在你身上沒有付出,也就無所謂“投資失敗”。

如何瞬間識破男人愛不愛你? 心理學家: 這3個細節最能體現

點選載入圖片

但我們這裡講的“花錢”並不是指女生完全依靠男生而生存,我們講的“花錢”是一些戀愛的必要花銷。比如一頓晚餐、一束鮮花、一份禮物。

很多女生結婚以後認為錢要攢起來過日子,從此以後不買新衣不保養,下得了廚房卻上不去廳堂,受得住寂寞,卻創造不出輝煌。終於在日熬夜熬日夜熬之後,給自己熬成了黃臉婆,以前捨不得花的錢,終於花在了另一個女人身上。

絕大多數男人掙錢是需要炫耀的,他們掙的不是錢,是社會地位和自我價值的實現。男人需要被崇拜,男人的錢財需要被分享。

所以看一個男人舍不捨得給你花錢,是他是否真的愛你的表現之一。

如何瞬間識破男人愛不愛你? 心理學家: 這3個細節最能體現

點選載入圖片

捨得在你身上花時間

當有一些男人的成功金錢已經對其毫無價值,或者金錢並不是這個男人珍貴的東西,時間可以是另一個檢驗標準。

一個男人在剛開始追你的時候,可以早上六點買好早點在家樓下等你上班,也可以原本每天十點睡覺,卻為了陪你熬夜聊天到爆肝也沒關係。但隨著你們關係的確定及深入,在之後的日子裡,原本追你時候的那些陪伴可能會被“加班、沒時間”所取代。

可是他們是不是真的這麼忙?答案自然為“不是的”,他們只是懶惰了而已。

一段良好的感情需要兩個人的維護。很多男追女都是男生進入狀態快,女生卻很慢熱,等到女生進入狀態的時候,男生因為前期用力過猛已經疲於維繫已經建立並運轉良好的感情了。

但是維繫感情就像機輪的潤滑油,不是隻在剛開始使用的時候抹一次就可以,而是需要精心呵護、時刻關注的。所以當一個男生願意分出時間照顧你、傾聽你,是他對你們這段感情負責、沒有懈怠的表現,自然也是愛你的最佳詮釋。

如何瞬間識破男人愛不愛你? 心理學家: 這3個細節最能體現

點選載入圖片

會將你“公之於眾”

娛樂圈中很多明星由於為了維持形象都選擇隱婚,但現實中隱婚、隱戀的人也不在少數。可是真正的愛你的男人,是不會把你隱藏起來的,真正愛你的人,是希望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你。

回想一下我們父母的朋友圈,除了標題黨的分享以外,為數不多的照片應該都是你和家人;回想一下父母剛有手機的時候,相簿裡的第一張照片、手機屏保是不是都是你的自拍寫真照;

再回想一下我們小時候,父母不管走到哪裡,碰到熟人一定是逢人就介紹“這是我家囡囡,眼睛像我,鼻子像他爸”。

這就是愛的表現啊。

如何瞬間識破男人愛不愛你? 心理學家: 這3個細節最能體現

點選載入圖片

結語:

一個真正愛你的人不會對你摳摳搜搜,一個真正愛你的人不會跟你說沒有時間,一個真正愛你的人不會把你藏起來!

願天下所有好女子,都能等到那個踩著五彩祥雲飛奔向你的那個他!

作者|柏庸子

編輯|柏庸子

圖片|來源網路

參考資料|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相關文章